导读:世界石油市场总是扑朔迷离。在油价不断高企的今天,人们对未来石油市场的变化尤为关注。人们经常可以见到各级能源机构、基金会、能源专家甚至专业预测人士对世界石油需求量、生产量、炼制能力和油价走势的种种预测。这些预测总是让人感到困惑,而

世界石油市场总是扑朔迷离。在油价不断高企的今天,人们对未来石油市场的变化尤为关注。人们经常可以见到各级能源机构、基金会、能源专家甚至专业预测人士对世界石油需求量、生产量、炼制能力和油价走势的种种预测。这些预测总是让人感到困惑,而除了依据这些数据和预测之外又别无选择,最后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一桶石油的价格很贵,而且会变得越来越贵。

  不可靠的数据和预测已经困扰油气行业几十年了,但近两年随着需求量和油价的不断攀升,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如果实际需求量高于预测,那么一个很小误差都会引起世界石油市场的动荡,因为目前的石油行业已不能像1990年代那样能够迅速增加供应满足购买者的冲动,而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署(IEA)是经合组织国家(OECD)的能源监测机构,它提供的数据和预测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但就是这家机构也总是在频繁地修改它们的预测。该机构每月石油市场报告编辑指出,它们的数据和预测都是根据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成员国报送的资料以及其他政府和研究机构的资料得出的。可以认为是石油行业最全面的报告,但也要每月修改这些预测,有时还有相当大的改动。它们的预测最终会在时间和准确性之间寻找平衡。预测误差有时甚至比石油行业富余生产能力的减少量还要大。据计算,全球富余生产能力(全部在欧佩克国家)到去年年底已经减小到100万桶/日,占全球8300万桶/日供应量的1.2%,而它们对石油需求的预测误差远大于这个数,达到了3%。

  美国石油市场被认为是规模最大透明度最高的市场,美国能源部的能源信息署(EIA)保存有最可信的美国石油消费和库存数据,但这家机构关于石油需求的预测也常常令投资者们感到困惑。该机构的一位经济学家指出,它们每个月对需求量预测的误差都可能在10至50万桶/日之间。

  国际能源署的经济学家持续在其他机构预测经济增长率的基础上评估全球的石油需求,并根据各国的差别进行调整。然后他们再将这些预测数据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预期供应量加以拟合,而供应缺口则由欧佩克的估算供应量和世界石油库存来调节。但在去年,国际能源署和大多数石油行业预测者都低估了实际石油需求。

  而世界石油市场又总是受到像气候异常、管道破裂、恐怖袭击这样突发事件的影响,所以石油需求和供应的实际数据会突然增大。这种突然增大的局面会使对经济增长的中长期预测处于变化中,而经济增长又是评价能源需求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石油预测常常被戏称为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具有许多变化因素的复杂艺术。

  最近几家世界著名的能源分析机构公布了对2006年世界石油市场石油供需量的首次预测,但各机构的预测数字差距很大,这就更加加重了石油消费者和投机商的不确定心态。国际能源署认为世界对欧佩克的石油需求将会少于其产量,但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则认为对欧佩克的需求还会增加,而欧佩克维也纳总部以及像华盛顿PEC能源这样的私营咨询公司的预测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世界各家预测机构最近都对今年四季度石油需求进行了预测,但预测的分歧很大,远远超出去年的分歧。一般来说,随着四季度的接近,预测结果会趋于一致。但今年,预计的分歧在扩大。对于欧佩克需要供应多少石油的预测,不同机构之间的差距已达到320万桶/日,而去年为260万桶/日,其中预测值最大的是巴克利(Barclay)投资公司,为3220万桶/日,而预测值最小的是国际能源署,为2900万桶/日。

  可见,对世界石油市场的预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即使是最权威的预测机构也存在着偏差,况且还存在着许多突发的不可预知的事件。这种预测的不确定性会随着需求量和油价的不断高企而变得更为突出,存在着近似性、概率性和风险性,因此我们需要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这种预测,对那些投资家们来说更应如此。
石油能源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