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中国化肥领域,一直存在着让市场放开的呼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市场放开看得更为清楚,认为化肥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迫在眉睫。在充分肯定《改革和完善化肥价格调控机制的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同时,对于国家新政策的出台充满期待。   

  在中国化肥领域,一直存在着让市场放开的呼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市场放开看得更为清楚,认为化肥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迫在眉睫。在充分肯定《改革和完善化肥价格调控机制的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同时,对于国家新政策的出台充满期待。
  
  “市场属于每一个人。”一个化肥企业的老总认为,《征求意见稿》让化肥行业看到了一场更为彻底、更为公平的竞争即将来临,在这个市场中,每个人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也面临着同样的机遇。
  
  中小企业的两种心态  
  在中小企业的内心深处,虽然并不留恋逐渐远去的计划经济,但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市场冲击,作为“受影响最大的一部分”,他们却保持着两种心态:压力沉重与平静镇定。
  
  “我们现在用电是每度两毛八,取消优惠电价将上升到五毛以上,仅电费一项就增加生产成本300元/吨左右,再加上运费和税收,成本整体将增加400元/吨左右。”因此天津腾飞化工总厂厂长石柏年认为,在市场竞争上,小企业没法与大企业竞争。中石油、中石化下属的企业油和气都是用自己的,相比之下便宜很多,许多大型化肥生产都与煤炭企业联营了,煤炭供应从量和价上都相对稳定,而小企业则是“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很难找到愿意与之联营的原料生产企业,小企业用的煤都是经过几道中间商倒过来的,走的完全是市场价,单从原料成本上就没法与大企业相比。
  
  “给一块糖,就想限制一个人的自由,那是不可能的。”长山化肥集团三江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凤祥对于国家优惠办法与限价政策的形象比喻再次证明,先前的系列政策并不符合市场规律。毛凤祥认为,新政策将对中小企业带来重大影响,国家应该从化肥资源总量平衡上多加考虑。
  
  河北冀州银海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盛久对中小企业的未来表示担忧,他认为,受成本上升的影响,市场价格将会上扬300元/吨左右,这个价格农民能不能接受。另外,大企业规模大,能耗低,一般都有自备电厂,总体下来生产成本较低,小企业都是用市场电,设备能耗又相对较高,造成产品成本高,很难经受住价格竞争的冲击。李盛久说:“供求关系决定企业的存亡,一旦市场供大于求,对于一些缺乏竞争力的小企业来说,就不是限产不限产的问题,而是关门不关门的问题了。”
  
  “取消优惠政策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碳铵行业来说,取消优惠意味着成本将提高50-60元/吨,市场价格必然攀升,另外,随着国内肥价的上涨,国外的化肥将大量涌入,国内的碳铵生产企业能不能经得住国际市场的冲击还是未知数。”河南延化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升建议,取消优惠政策应该缓行,国家应再扶持一段时间。
  
  “市场中不能承受之重。”这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面对改革的同样心情,但是,依然有一些企业能够心情坦然,镇定自若。
  
  张家口双环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有兴乐观地认为,在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也有自身优势,主要体现在市场应变能力强,企业操作灵活性强,区域性的品牌优势明显。中小化肥生产企业作为一种区域市场的补充,绝对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理由。面对变革,同样平静的江苏扬州高华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单国华说:“把计划经济的手段放到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去实施,最终伤害的还是市场,还是政府。是市场经济就要有竞争,有竞争必然有优胜劣汰,这些都是市场规律。”
  
  中小企业的两种心态并不能将市场引向两种方向,在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必将遵循同一市场规律。
  
  流通企业的一致观点  
  在化肥行业,流通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市场变革在深刻影响到化肥生产领域的同时,也在为流通企业带来新的市场命题。对于《征求意见稿》,大多数流通企业观点保持一致,十分赞同改革方案,希望政策尽快出台。

 “计划经济能给我们饭吃,但我们希望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吃得更好。”浙江省农资集团公司董事长郑军对于此次改革非常赞同,他认为,只有市场经济才能鼓励国内优秀企业的成长,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他建议,政策出台不能犹豫,越快越好;应当尽快放开国内市场的准入制度,让优秀企业能够竞争设点;打开块状经营体制,实现供销社农资企业跨地域重新竞合。
  
  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董事长杨邦宁在赞同改革的同时认为,改革将为流通企业带来新课题,流通成本将上升,企业经营风险将加大。“完善储备制度,确保总量平衡,当前来讲尤显重要。”经历过红色岁月的杨邦宁这样感慨:“在改革的同时健全相应配套措施非常必要,改革要有具体办法,毛主席说过,政策和策略都是党的胜利”。
  
  黑龙江省供销联合社副主任张永埔认为,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但是市场放开应该分步骤实施,肥价、电价、运价等应当按步骤放开,每一次放开,都要有相关的调控措施及时到位。
  
  “市场放开是个好思路。”河北省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立军说:“原来的限价政策不但让政府失去公信,而且农民也没有得到实惠。市场化让企业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政策上,而转向生产、经营、服务上去,让企业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市场当中。”
  
  陕西省农资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满红用“肯定、赞同、欢迎”表明了对新政策的积极态度,他认为,从长远看,市场放开后化肥价格一定会回落,当前重要的是寻找行业健康发展的新思路,在探索的同时要学会反思过去,多用经济杠杆调控市场。“希望国家尽快出台改革方案,越早越好。”康满红语气坚定地说。
  
  对基层市场相对熟悉的内蒙古通辽市农牧业生产资料公司总经理师永军说:“国家的限价政策在下边没有发挥预想的作用,市场竞争就是质量与价格的竞争,物价局管不了,放开价格是市场的真正需求。”
  
  在化肥行业,许多流通企业已经具备了市场化竞争的能力,而且,他们也在时刻准备着。在关于行业变革的政策上,流通企业对于市场放开的呼声更为整齐;针对取消优惠,他们希望国家能保持一种谨慎态度,三思而后行;在农资直补的问题上,与农民交情深厚的他们希望:政策能够制定合理,补贴能够落实到位。山雨欲来风满楼,流通企业对于改革方案的一致态度客观表明,化肥行业市场化是众望所归,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市场化竞争将成为化肥行业的共同选择。

化肥产业的全新机遇  
  《改革和完善化肥价格调控机制的方案(征求意见稿)》给化肥行业市场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深处化肥行业的每一个人从此将要迎来一种新的生活。“这次行业变革将成为化肥产业的一次全新机遇。”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这样说。
  
  《征求意见稿》的出发点是调控化肥产业,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改革主旨是针对中国化肥产业的,并非指向某一领域,也并非指向某一类企业,国家政策在保护了行业大利益的同时,难以照顾一些企业的小利益,在维护“三农”大局面的同时,难以保全产业内部的小局面。要想有所获得,就必须有所放弃,国家政策的制定也暗合了这样一种中国式逻辑。
  
  价格放开、取消优惠、农资直补,每一项政策都将影响到许多企业、许多人,然而,任何人面对的都将是一个基本公平的政策,而且这个政策有着良好的愿景。作为行业的一次全新机遇,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政策制定的科学、全面以及可操作性、可持续性上来,让化肥行业能够顺畅地迎接这次市场化变革,在全球化竞争尚未彻底来临之际,让我们的企业能够在自己的市场中迅速成长,从而挺进国际化肥产业的广阔阵地。
  
  从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迅速崛起开始,中国市场经济的脚步便越走越快,且逐渐成熟。作为中国农业强大根基的化肥产业,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振兴民族化肥产业,走向国际产业融合,也将成为政府与企业面临的共同任务。
  
  许多国内化肥企业都有着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这种积极的心态将会使中国化肥产业在前进的道路上更加自信而稳健。
化肥全新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