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3年我国焦化市场发展预测

         第一,传统产业技术亟待升级。“十二五”期间,我国焦化行业从2011年起,用了3年左右时间,使常规炼焦企业的煤气中H2S含量≤250毫克/立方米,热回收焦炉企业双碱法脱硫比例达到70%,半焦炉企业煤气中H2S含量控制在100毫克~150毫克/立方米。但是,中小焦化企业落后的回收加工工艺比例较大,比如蒸汽等劣质能源和高能耗换热设备的大量使用,严重地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氨—硫循环洗涤煤气脱硫工艺(AS法),虽可生产高品质硫黄,但脱硫效率偏低,难以稳定达到脱硫后焦炉煤气中H2S含量低于250毫克/立方米的基本要求。同时,我国焦化企业普遍采用的HPF或PDS脱硫工艺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脱硫过程中产生的NH4SCN和(NH4)2S2O3等盐类缺乏有效的处理工艺。二是硫膏纯度为80%,质量差,销售困难。此外,焦化企业的煤气脱硫废液提盐技术也普遍存在运行工况不稳、设备腐蚀严重、精盐纯度低的难题。


        第二,只“焦”不“化”矛盾日益凸现。在煤、焦价格严重倒挂趋势延续的状况下,焦化企业长期积累的只“焦”不“化”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纯炼焦工序处于亏损,只能靠化产品来补亏。但是,焦化企业在化产品深加工上研究开发力度不够,没有立足于“焦”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化”的潜能,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与钢厂之间的能源互补优势尚未完全释放。因此,建议焦化企业进一步开发新产品,扩大产品品种和品级,开发出附加值高的洗油深加工产品、蒽油深加工产品和沥青深加工产品等;对附加值低的残油,在满足炭黑生产的同时,可采用加氢催化裂化、加氢裂解等技术,使其转化成为高附加值的汽油调和油、柴油调和油。

        2013-2017年中国焦化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五大方向指引技术发展

        第一,推广高效实用的工艺技术。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力度,如负压脱硫、负压蒸氨技术,合理利用煤气的温度梯度,减少能源浪费,使脱硫效率提高到95%以上;利用导热油替代蒸汽进行苯精馏的新工艺技术;推广先进高效的换热器、垂直塔盘和填料,延伸化产专业产业链,向煤炭→焦炭→钢铁→化工等产业一体化和相关多元化方向拓展,促进整体技术装备的大型化、集约化和设备国产化、高效化发展。

        与此同时,彻底淘汰耗能高、污染严重、装备水平落后的间歇蒸馏、间歇酸碱洗涤、间歇结晶加工技术和污染大的沥青成型工艺,进一步推动我国煤焦油加工的集中处理,建设几个规模大、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世界一流煤焦油加工企业;推广以蒸汽为热源的间接蒸氨、用煤气管式炉加热的间接蒸氨或负压蒸氨工艺;焦化企业应大力采用热导油代替蒸汽负压精馏等能源高效利用技术,理顺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温度梯度和关联产品精细深加工技术。

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