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历时9年多、经过22轮谈判,中澳自贸谈判昨日11月17日终于实质性结束谈判。
历时9年多、经过22轮谈判,中澳自贸谈判昨日11月17日终于实质性结束谈判。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会谈后,双方共同确认实质性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按照程序,接下来两国政府将签订自贸协定,然后提交立法机构,获得审批后,自贸协定就将正式生效。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称,如果中澳达成自贸协定,意味着澳大利亚5年之内,对中国所有产品的进口关税都将降为零。这为中国企业开拓澳大利亚市场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针对备受关注的农产品产业,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副司长孙元江表示,中澳和中韩自贸协定都对部分产品允许设立一定的保护,可以将某些产品作为高度敏感产品进行保护,实行部分降税,或者不参与降税。
两国高层见证谈判完成
在早间习近平和阿博特会晤后,在两国领导人见证下,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和澳大利亚贸易与投资部长安德鲁 ·罗布,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实质性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意向声明。
王受文说,中澳自贸协定结束实质性谈判对两国的经贸意义非常重大,将为两国经贸关系的深化创造一系列条件。中澳两国经济互补性非常强。中国在制成品方面向澳大利亚出口较多,澳大利亚在基础原材料方面对华出口较多。
目前,澳大利亚的贸易规模位列全球第21位。根据澳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中澳货物贸易额达1417.64亿澳元,同比增长20.71%。中澳贸易额占澳对外贸易总额的28.16%,中国是澳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国;澳大利亚则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于2005年4月启动,是继中韩自贸协定后,中国与亚太地区重要经济体另一个全面、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今年3月,高虎城曾表示,澳大利亚方面在自贸协定当中的最为关注是其农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准入问题。中方在自贸协定谈判中主要关注的,则是中国企业进入澳大利亚的资质和一些限制的条款等。
在服务业方面,王受文称,对澳大利亚关心的重点领域,中国已经决定给予最惠国待遇;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假日工作机制安排、对中国特设的劳务人员进入澳大利亚工作以及在投资项下投资便利化的人员问题也做了安排。“这些重要的内容,将对两国的经贸投资合作起很大作用。”王受文说。
根据谈判结果,在开放水平方面,澳大利亚对中国所有产品关税最终均降为零,中国对澳大利亚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在服务领域,中澳彼此向对方作出涵盖众多部门、高质量的开放承诺;投资领域,双方在协定生效日起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同时大幅降低企业投资审查门槛,增加企业投资的市场准入机会、可预见性和透明度。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十多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等“21世纪经贸议题”。
“高度敏感产品”可进行保护
从一位知情人士处得知,澳大利亚政府部门对签署自贸协定的意愿比中方更强烈。自去年澳大利亚新政府组成之后,澳方相关官员在和中国商务部官员会晤当中提出,希望在一年之内能够结束中澳自贸区的谈判。
原澳大利亚驻华大使芮捷锐称,中澳自贸区谈判的难点在于澳大利亚对华农产品出口。早在2009年,澳方就表示,即使中方向澳方开放农产品市场,澳大利亚也不会允许自己的农产品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
罗布称,两国高层要做一些“有困难的政治决定”。如今,在两国高层的推动下,中澳自贸协定终于实质性结束了谈判。
据报道,中澳自贸区和一些产品的降税时间表为:澳大利亚政府声明预计将于2015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澳大利亚出口至中国95%的产品将免关税,中国将在4年内取消澳洲奶制品行业关税;将在9年内取消所有中国对澳大利亚牛肉的进口关税,将在两年内取消澳洲对华出口的包括铝土矿、炼焦煤、动力煤等能源和资源产品关税。
据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奶农联盟主席泰伦·琼斯介绍,中澳自贸协定可帮助该行业在未来10年节省超过6.3亿澳元的关税额。
至于这个时间表是否属实、将会对国内产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副司长孙元江说,两国的政府部门还在对自贸协定的文本进行核定,具体内容还没有谈完,结果还不知道。
一位煤炭界人士说,未来对澳煤炭进口关税免除后,将对国内煤炭价格以及南方煤炭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对于农产品领域这一“难点”,孙元江说:“中澳和中韩自贸协定都允许对部分产品设立一定的保护,留出一定的比例来,双方都可以将某些产品作为高度敏感产品进行保护。这部分产品,要么部分降税,要么根本不参与降税。”
投资方面,澳方将中国企业赴澳大利亚投资的审查门槛金额从2.48亿澳元提升至10.8亿澳元。
澳大利亚国家党副主席、农业部长乔伊斯在今年4月称,国家党支持澳中签署自贸协定的前提是,该协定应与澳韩即将签署的自贸协定一致,对外资收购澳洲农业用地和农产品企业设置上限。
澳方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投资有争议,不过近期大部分中企投资都通过了澳方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审查,而美国企业和荷兰壳牌的并购被否决。
进口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