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天下无贼”是马云的商业理想国,也是马云努力的终极目标,他坚信用互联网的技术与手段,可以实现这个理想国。

  理想国不是一天建成的,十五年过去了,假货、水货、山寨货等问题却一直困惑着马云,也困惑着中国整个电商产业。在传统时代,也有类似马云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希望做到“天下无贼”,却从没有成功者。马云会成功吗?

  12月3日,央视《焦点访谈》一档节目,曝光了广州白云区国大鞋城假冒名牌鞋行为;12月11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告称,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天猫、京东、1号店、亚马逊等电商“双11”抽检,6平台15批次样品属假冒或高仿,7批次样品质量不合格。这样看来,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电商模式离商业理想国尚有一段距离。

  在阿里巴巴首席风险官邵晓峰看来,阿里巴巴正在无限逼近这个商业理想国。邵晓峰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个季度,消费者投诉,权利人投诉合计发现问题商品约600多万件;而期内阿里巴巴共发现问题商品9000多万件。

  这是什么意思呢?90%以上的问题商品是通过阿里巴巴平台自动发现的,不到10%是权利人、消费者主动发现的。自查依赖的是什么?不是人力,而是技术,包括云计算与大计算技术。马云说,这证明了“DT的力量”。

  技术已经比人工更有效,这已经是一个事实。在2013年《中国商标战略年度发展报告》中,工商总局共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共8.31万件,查处网络侵权案件300余件。即使按照最高的399件计算,占比约为0.48%。而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占社会消费品总额的7.8%。网络侵权的比例远低于网络购物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

  零售行业研究专家张阔表示,假货的源头主要在线下,与电商贡献的GDP相比,线上售假的占比可以忽略不计。

  关于网络购物的假货问题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关注度,马云是这样解释的:线下是1万颗麻子长在1万家商家脸上,每家厂商只被一个消费者看到,看起来不显眼;电商是1万颗麻子都长在了平台商一家的脸上,还被所有消费者都看到,如果有100个消费,就放大了100万倍,事实上放大的倍数更多。

  技术是如何实现的?假货产生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制度的不健全。而这两项恰恰都是电子商务的强项,正好弥补网下治理的短板。一方面,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信息流,是信息的充分流动,自然是信息最为透明、公开和对称的领域;另一方面,在没有电子商务的时候,网下的交易信用是无法统计的,是碎片化的和不断被遗失的;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真正解决了交易信用的问题,使其得以浮出水面,“因为信任、所以简单”,使信用成为一种财产。

  在无限逼近那个商业理想国的道路上,除了充分利用电商技术之外,马云还利用哪些手段?邵晓峰认,技术手段只是一方面,还需要与外部环境配合,比如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甚至地方政府配合进行,才能逼得更近。

  以平台交易为主的淘宝为例,目前已通过运用大数据工具,形成了一整套线上打假的机制。网上开店需要18道审核的实名制;信用评价,形成全民监督;图片智能比对;第三方神秘买家抽检、十余套智能打假系统;基于物联网的一品一码计划,让所有商品可被溯源;侵权人配送地址锁定,配合执法部门提供证据等,对假货形成了有效震慑。根据统计,在淘宝的所有打假措施中,其主动出击的数量是被动受理投诉的20倍左右。

  未来这套系统会越来越聪明,因为大数据打假系统也在不断进化,物流数据、商品数据、交易数据物流数据、商品数据、交易数据、文字数据、图片数据、权利人数据、消费者评价数据、维权数据、举报数据、工商对接及社交媒体数据……随着数据的丰富而变得越来越聪明,马云会离自己的理想国越来越近。 

阿里“天下无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