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以电视机上网欲破广电壁垒   在无法获得广电系统颁发的牌照资源后,焦急的运营商干脆在发展IPTV的道路上另起炉灶,利用电视机上网来绕过广电系统,这是否预示着IPTV即将迎来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   在经过一阵疯狂炒作后,IPTV却在各种政策尚未开放的情形下

以电视机上网欲破广电壁垒
  在无法获得广电系统颁发的牌照资源后,焦急的运营商干脆在发展IPTV的道路上另起炉灶,利用电视机上网来绕过广电系统,这是否预示着IPTV即将迎来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

  在经过一阵疯狂炒作后,IPTV却在各种政策尚未开放的情形下止步不前,正当业界把IPTV当成水中月的时候,中国电信与四川长虹联盟,启动电视机上网的消息,又给了业界一个惊喜。

  2005年底,“中国电信——四川长虹电视上网暨千店营销启动仪式”在北京、上海、西安三地举行。尽管双方打的旗号是“联合推广电视上网等宽带互联网业务”,但明眼人看得出,这是中国电信实施IPTV(网络电视)策略的一步棋。

  据悉,双方先期在上海、广东、江苏、浙江、陕西5省市展开基于家电销售渠道的一系列电视机上网联合推广活动。长虹将在上述地区筹建1000个营销网点,用于推广电视机上网等宽带业务,而中国电信IPTV项目的试点恰好也是这5省市。

  这一次,中国电信利用电视机上网绕开了IPTV的牌照壁垒后,看来再也无法阻挡运营商向IPTV迈进的步伐!

  绕过IPTV牌照
  中国电信与长虹合作开展电视机上网,背后的原因是固话业务的萎靡,中国电信急于找到新的业务来弥补固话利益的下滑,而在迟迟得不到IPTV牌照的情况下,中国电信只能“曲线救国”。

  中国电信这一举措的思路是,在传统固话用户增长速度和收入逐年下滑后,宽带业务30%~40%的年增长率已成为固网运营商主要的增长源。但以目前的发展速度,如果不发展IPTV等新业务,一旦家庭电脑宽带用户饱和,其收入也会步固话后尘。

  但这种思路不可避免地受到广电对IPTV的限制。
  IPTV牌照发放权一直控制在广电总局手中,而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电信运营商主推的IPTV和广电系统推行的交互式数字电视存在竞争关系,广电总局至今仅发出一张IPTV内容牌照给上海文广。

  此举带来的后果是,由于IPTV前景不明,涉及太多敏感问题,上海电信和上海文广在合作发展IPTV之初,曾不得不3次推迟新闻发布会。但在电信和长虹看来,把电视机作为直接上网的终端,显然可避开IPTV内容牌照的限制。

  “IPTV主要是实现在宽带上收看电视节目,需要广电颁发的牌照资源。使用电视机直接用宽带上网却无需任何内容牌照,可任意浏览互联网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电视机上网的内容丰富度要远远大于IPTV,IPTV只是电视机上网的一部分。”长虹技术中心项目总监任飞称。

  任飞同时透露,虽然从升级成本来说,用户购买支持宽带上网的电视机,其成本要高于在传统电视上加装IPTV机顶盒,但相比IPTV每月60元~80元的包月费,电视机上网只需支付网费,其使用成本要低得多。

  此外,中国电信联合长虹开展电视机上网等宽带互联网业务,很有收获。此举将超过7000万网民的电信用户群扩大到全国近4亿电视机用户。

  “长虹有8000多万电视用户,全国有2万多个销售网点,这对于中国电信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中国电信集团副总经理孙康敏公开表示,和长虹合作推广使用电视机上网,可能会使中国电信把中国4亿家庭电视用户转化为其潜在的宽带用户群体。

  据长虹信息技术有线公司董事、总经理吴盛刚透露,长虹目前已在上海电信的IPTV试验网中提供机顶盒,在这个拥有数千用户的试验网中,用户可访问上海电信提供的互联网内容。

  既避开了IPTV牌照,又能扩展用户,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分食IPTV大餐
  上海文广还会是独享IPTV大餐的垄断者吗?
  作为国内惟一一家拥有IPTV牌照的电视传媒公司,上海文广一直是IPTV产业链条上竞争者争相献媚的对象。从2005年5月10日广电总局正式公告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得到国内首张IPTV网络电视牌照起,从设备系统制造商到电信运营商,大家纷纷同上海文广商谈合作事宜。

  手握牌照的上海文广如鱼得水,不仅积极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UT斯达康、英特尔等厂商合作,推动IPTV产品发展,而且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签订协议,开始IPTV试点。2005年11月底,经广电总局许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和上海市电信公司联合宣布推出IPTV业务。该模式由中国电信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合作操办,前者负责网络运营和维护,后者主要负责内容的管理和控制,最终收益由双方分享。

  但上海文广的好日子现在快结束了。随着中国电信电视上网业务的开展,以及IPTV美好未来的诱惑,上海文广现在的处境实际上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2005年12月,上海文广在浙江及福建泉州推广IPTV业务就受到过挫折。据两地的广电部门称,即使具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IPTV业务资质的单位,要在浙江或泉州地区开展IPTV业务,必须经地方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核,并重新得到国家广电总局认可后,才能开展相关业务。

  前有堵截,后面的“追兵”也不少。据世界知名市场分析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对IPTV市场总体收入和用户数的预测,预计2006年IPTV全球业务收入将达到80亿美元,用户数则将达到800万以上,2008年将达到2000万以上。

  如此诱人的市场前景,岂会让上海文广“独食”。首先,上海文广的对手中央电视台就不会让它好过。早在2005年上海文广拿到IPTV牌照前,央视就已经开始和网通、电信合作,在各地开展IPTV的试验。根据央视和电信、网通的协议,北京、上海、江苏、云南、新疆、河北、河南、黑龙江等8省市自治区的宽带用户,将首先可以通过宽带收看央视节目,收费标准则为每月30元。

  央视的追击,运营商的曲线救国,上海文广IPTV的日子将越发变得不好过。而这,也意味着IPTV这道大餐将不再成为某个垄断者的美食,转而变成产业链条上各方争夺的蛋糕。

  若要成功需过三关
  中国电信与长虹合作推广电视机上网,从短期来看只是一时应变之策。如何做大做强IPTV,从眼下来看,还需要跨过政策、标准和网络这3个难关。

  发展IPTV业务一直是电信运营商和广电部门寻求新业务收入来源的目标。与运营商相比较,广电发展IPTV的愿望更加迫切,这主要是因为广电部门收入来源单一,仍以广告收入 有线电视费的盈利模式为主。

  为把握住IPTV的蛋糕不落入运营商手中,广电总局规定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开展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集成运营业务,在集成平台上的所有节目,都要由经批准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负责组织和统一对外签约,直接提供给用户收看并做好播出监看工作;平台上的节目播放、版权保护、节目导视、节目计费和用户共享等5大系统,也由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负责管理与运营。

  在这一规定下,电信运营商欲主导IPTV产业链的意愿成为泡影。但如果电信运营商独立主导IPTV产业链,那广电传统的有线电视业务可能会面临困局。因此,究竟由谁来主导IPTV产业链将是一个长期的矛盾。这也会对电信运营商大规模开展IPTV业务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不过,这一政策壁垒将在今年打破。据本刊记者了解,中国电信及中国网通都属于国有控股企业,他们的盈利能力一直受到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密切关注,即使是股市上的小幅波动,往往都会引起国资委和信息产业部的高度重视。如果固网运营商在IPTV方面投入了很多成本,而广电总局一直不给固网运营商发放牌照,势必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巨额浪费,国家相关部门,如国资委等将很有可能出面与广电总局进行调解。

  而IPTV的标准也凌乱不堪,各个厂家推出的设备互不兼容,导致厂商生产的机顶盒数量不多,难以形成规模供应。现在,信产部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正在讨论制定统一标准,但由于问题涉及到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益,标准的出台时间仍然遥遥无期。

  此外,IPTV还需解决网络带宽问题。
  目前,国内宽带接入主要采用ADSL技术。受线路质量及设备的影响,该技术存在速率低、有效传输距离短、丢包率高及QoS(服务质量)无法保证、安全性差等缺点。此外,ADSL对组播功能支持有限,大多数只支持IPv4协议的路由器,不支持组播;而IPTV是一种宽带互动多媒体业务,对上行带宽需求大,ADSL却上下行不对称。

  也许,只有解决好了这3个难关,IPTV也许才能焕发出眩目的光彩。毕竟,电视机上网只能解一时之需,而用户是否答应也存在疑问。只有电信运营商和广电相互合作,IPTV才会迎来春天。

电信电视机成败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