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矿产资源是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是人类95%以上的能源来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国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总量大,但人均拥有量低;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合理;分布相对

矿产资源是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是人类95%以上的能源来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国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总量大,但人均拥有量低;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合理;分布相对集中,但与经济区域不匹配;在部分用量大的支柱性矿产中贫矿和难选矿多,开发利用难度大,利用成本高。



截至2004年,我国已发现矿产173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55种,是全球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我国已探明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3位。但是,我国主要矿产储量占世界的比例并不高,如铁矿石不足9%,锰矿石约18%,人均占有量也很低,如石油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1%,天然气不足5% ,化石资源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为世界第53位。在资源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和区带性:74%的煤集中于晋、陕、蒙、新4省区,而经济发达,用煤量大的东南地区则很紧缺,形成北煤南调、西煤东运的局面。70%的磷矿集中于云、贵、川、鄂4省,北方大量用磷则需南磷北调。从矿产资源的可利用性来看,我国铁矿平均品位为33.5%,富矿少,贫矿多,选矿难度大。



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我国是一个资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资源消费大国。但是,我国大部分资源的人均消费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更低。因为我国人口数量巨大,尽管人均消费不高,总消费量却依然可观。下面以铁资源的消费情况为例进行分析。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可供经济开发利用的储量不足。我国铁矿采选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具有年产铁矿石近 2.7亿吨能力的生产体系。2004年铁矿石产量3.1亿吨,钢产量2.97亿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业、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消费量逐年增加,2004年铁矿石消费量为5.19亿吨,并保持持续增长势头。可见,我国铁矿石尚不能满足钢铁工业需求,每年需要大量进口。



预计2020年我国钢产量为2.5亿吨,其中废钢产钢量为0.63亿吨,据此预测2020年我国铁矿石( 品位35%)需求量为5.34亿吨。2020年需要进口铁矿石(品位65%)1.58亿吨,钢缺口预计为3000万吨。



可见,未来我国矿产资源需求增长存在必然性。前人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程度与矿产品消费之间存在较强的规律性。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已经进入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加速增长时期,而且这一时期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GDP以年均约10%的速度高速增长。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带来矿产资源的巨大消耗,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呈现加速的趋势。



我国现阶段人均GDP约1000美元,大致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30年代、日本60年代中期及我国台湾70 年代中期,要在今后3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矿产资源的消费强度仍会像90年代后期那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后发优势”必然带来矿产资源“集中高强度”的消耗。



我国在珍惜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非常严峻。现阶段我国能源利用率只有30%,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率平均不超过50%,能源消耗系数比发达国家高4~8倍。



矿产资源浪费又给矿产资源和矿业发展带来危机。资源浪费的结局必将导致资源的大量进口和矿山资源的尽快枯竭。未来十年间,将是我国一大批大中型矿山集中闭坑和矿山接替紧张时期。这种情况更加剧了矿产资源供给的紧张程度。



矿产资源价格受国际矿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我国作为一个矿产资源消费大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国际市场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果没有充分的实力和准备,将直接导致我国经济损失和矿产资源的供给安全。



当前,资源开发“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5年8月底,中国从事跨国投资与经营的各类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具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2000多家。



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石油跨国经营是比较成功的。但非油气矿产资源“走出去”则不很成功。除少数企业外,我国矿业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投资能力弱,国外经营能力更弱,抗风险能力尤其弱,对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不够通晓,“走出去”的人才匮乏,资源开发领域一系列独特的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特别是西方勘查商业文化不通晓,缺乏外语好,既懂专业、又了解矿业跨国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难以适应复杂的国际形势。



根据目前这种情况,作者认为我国矿业跨国经营应该在近期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进行国际矿业投资环境评价,为矿业企业跨国经营提供宏观规划指导。第二,营造国内环境,创造海外投资条件,鼓励矿业企业跨国经营。第三,着力加强实力建设。矿业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至关重要。


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