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 中国水泥工业运行状况 水泥是重要的投资类基础原材料工业,其产值约占统计口径建材工业40%左右。截止2005年,全国统计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共有5149户,资产总规模4000亿元,从业人员140万人左右,水泥生产能力约12亿吨。水泥行业市场化程度高、竞
1 中国水泥工业运行状况水泥是重要的投资类基础原材料工业,其产值约占统计口径建材工业40%左右。截止2005年,全国统计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共有5149户,资产总规模4000亿元,从业人员140万人左右,水泥生产能力约12亿吨。水泥行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性强,目前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成份仅占30%左右,除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外,其它方面行政性限制措施很少。
1.1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状况
(1)产量高速增长。
“十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21%;“十五”水泥产量年平均增长12%。五年总量净增4.6亿吨;2005年水泥产量10.64亿吨。
(2)技术进步显著。
(3)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热耗、电耗分别降低5~10%和10~15%,系统运转率超过9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当代国际水平。
(4)竞争力日益增强。
(5)与国际水平差距明显。
1.2 宏观调控成效
(1)投资增长势头得到遏制。
2001~2003年水泥行业曾连续3年投资增长100%以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高达435亿元;200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3亿元,比上年下降5.1%;符合产业项目的政策继续得到支持,一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停建缓建;2005年建成投产NSP生产线110条,新增熟料生产能力10137万吨。
(2)结构进一步优化。
1.3 2005年运行情况
(1)生产增减。全年水泥累计产量10.64亿吨,比上年增长9.4%,增幅回落3.3个百分点。
(2)市场销售平稳。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 608亿元,同比增长16%。平均产销率为97%。
(3)效益大幅滑坡。全行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81亿元,比上年131亿元减少了50亿元,降幅为38.7%。规模以上水泥企业中亏损企业达到1 851家,亏损面35%,亏损额48.9亿元,同比增加74%。
(4)水泥行业效益下降的原因。
投资增幅下降,市场需求合理回归。水泥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销售收入同比增幅回落;原燃材料涨价,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煤进厂价平均较上年提高75元,较2003年提高125元;电价提高0.04元/度;总量供过于求,市场无序竞争。随着水泥生产能力的扩大,落后水泥能力退出缓慢,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水泥行业整体效益下降是非正常利润的调整和回归,也是结构调整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抑制局部地区的投资过热,促进企业加强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2 主要问题
落后生产能力退出缓慢;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行业集中度低;低标号水泥使用过滥;行业及市场进入门槛过低;发展循环经济亟需政策配套。
3 结构调整目标(2010年)
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由40%提高到70%;累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5亿吨;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提高到40万吨左右,企业户数减少到3500家左右;前10位企业生产规模达到3000万吨以上,生产集中度提高到30%;新型干法水泥吨熟料热耗由130kg下降到110kg标准煤;采用余热发电生产线达40%,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25%;减少粉尘排放量50%;工业废渣(含粉煤灰、高炉矿渣等)年利用量2.5亿吨以上;石灰石资源利用率由60%提高到80%。
4 政策措施
加强总量控制,实施分类指导;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支持大企业集团的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制定和完善政策,严格市场准入;鼓励国内水泥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加大对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