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代表委员关注房价走势聚焦“住房难”   城市房价疯涨到几时?   地产市场需求旺盛,全国房价持续上涨。在此次全国“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度关注百姓的住房问题,如何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保障和实现“居者有其屋”,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代表委员关注房价走势聚焦“住房难”

  城市房价疯涨到几时?

  地产市场需求旺盛,全国房价持续上涨。在此次全国“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度关注百姓的住房问题,如何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保障和实现“居者有其屋”,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焦点之1

  抑制房价政府责无旁贷

  代表委员建议政府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房市

  未来房价还会不会疯涨?老百姓啥时候买房合适?政府还应该怎么做?代表委员为此召开了热烈讨论。

  今年房价涨跌难测

  “房价高涨,根源就在于资产价格上涨。而资产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又是货币供应过多”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吴敬琏的发言被媒体认为是“最专业的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彭磷基认为,影响房价的有三个因素:地价、材料价格、劳动力的成本。如果这三大主因没有控制好,房价上升的机会就很高,避免不了。如果控制得当,房价就能稳定下来,不会暴涨。对于去年政府的调控措施,他认为再过一段时间应该可以看到效果显现出来。

  “估计今年的房地产价格会有略微上涨的趋势,因为目前市场的供应量还不是很大,但需求方面比较强劲,而且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数量还不能够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所以从供求关系来看,房价可能还会有一定的上涨”全国政协委员、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说。

  不过,全国政协委员、宏宇集团董事长黄文仔却预测国内某些城市的房价今年已经涨到顶了。他坦言,房价上涨,房地产商也心惊肉跳。如果房价不稳定,国家随时都会有调控政策出台,作为企业,很害怕这样的不确定因素“作为一个房地产经营者,更喜欢房价稳定、适度、合理地增长。如果每年涨幅控制在3%~5%,是可以接受的”。

  建议市民不要逢涨买房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的第二天,在众多媒体记者的追问之下,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建议普通市民不要着急买房,承诺随着增加土地供应量、大量建设廉租房等调控措施的执行,房价肯定会降下来,不降也要把房价稳定下来。

  时隔不久,吴敬琏也表示,政府要保证百姓人人有房住,而不是要百姓都去买商品房。老百姓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决定是买房还是租房,“不要在房价高涨的时候把兜里的钱都给了房地产商”。

  高天乐委员也建议,老百姓要根据自身的条件买适合自己的房子。现在中央政府出台了很多调控房价的政策,在未来会发生一定的作用,房价疯狂上涨的可能性也在慢慢地受到抑制。

  不应让百姓做“房奴”

  不管怎样,如今已然高企的房价,需要政府的重点关注。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经贸商会会长李秀恒指出,内地“楼市”的“泡沫”已经显现。按国际标准,合理的房价与民众家庭年收入比例应为2.6:1,但目前内地的这个比例已平均高达7.6:1,一些城市更超过10:1“内地普通民众仅靠工资收入水平已根本无法追赶房价的升幅,楼价过高已使社会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

  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李东辉昨天提交建议指出,当前,城市居民买房难的问题显得非常突出。政府调控房价的政策效果还不明显,为了平抑房价,政府物价、国土、房管、规划建设等部门应联合出台措施,直接干预房价上涨过快。

  “政府有责任抑制偏高的房价,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减轻人们身上的沉重压力”全国政协委员郭松海表示,中国百姓不应该做“房奴”。他呼吁政府应该履行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责,引导房地产市场理性消费。全国政协委员、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表示,政府过度依赖经济手段调控房市是导致房价过高的根源,建议政府直接用行政命令对房市进行干预,而不是光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

  焦点之2

  全面推行廉租房制度

  代表委员建议给中低收入者直接发放住房补贴

  由于房价上涨较快,去年以来,温州、北京、深圳、重庆等地都相继成立了个人合作建房组织。深圳等地还出现了成功的先例。此次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对这个新鲜事物给予支持,并呼吁政府放宽这方面的限制,并出台相应的规范政策。

  立法鼓励合作建房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雷州市覃斗镇明珠虾苗场经理李明,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富润集团董事长赵林中都提交了关于个人合作建房的建议,呼吁立法允许和鼓励个人合作建房。

  “多数老百姓都支持个人合作建房”李明表示,个人合作建房是成本价,比购买普通商品房节省30%-50%以上资金,一方面对于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能享受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人群,个人合作建房无疑可以解决住房问题,另一方面较低的价格也能对抑制高企房价起到积极作用。

  李明在建议中呼吁,国家应通过行政立法,允许和鼓励城市居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个人合作建房组织,规范个人合作建房的发起和登记程序,确认个人合作建房的市场主体地位,将个人合作建房纳入法制轨道。同时,规范个人合作建房行为,确保个人合作建房的非盈利性质,防止变相为新的房地产开发。同时,政府应该鼓励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支持个人合作建房的发展,允许商业银行为合作者提供房屋建造贷款。

  防止单位借机建低价高档房

  赵林中代表则在《关于规范集资建房的建议》中指出,只有政府出面认可、规范集资建房,才能让集资建房真正通过部门层层把关。他建议,应将集资建房纳入住房体制改革和政府工作规划,并且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督下有序进行,防止个人集资建房成为一些单位建“低价高档”住房的机会,防止有的部门以权谋私,引发新的腐败问题。

  针对民间兴起的个人合作建房热,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此前曾表示,针对合作建房,建设部有相关的政策。但合作建房从来都是对困难人群讲的。一些非低收入群体或者一些本身已经有房子的人,如果来集资建房,这是要引起注意的“要警惕一些人打着合作建房的名义搞非法集资,对这种行为一定要当心”。

  建言献策

  吴敬琏:

  应该让市场调控起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住房作为商品,有两重价值,一是居住,二是投资。现在社会上货币过多,投资买房的人就把房价抬高了,而买房自住者买不起。但是政府干预房价一个时期内可能会有一定作用,调控得当,房价还是有下降的可能。但时间长了效果很难说。

  “房价由供求关系决定,它的涨和跌都与这个关系有关。从长期来看,房价最终还是由消费者决定的。所以政府应该尽量让市场调控起作用,不宜过多干预房价,免得顾此失彼,从而抬高其他方面的物价”吴敬琏说。

  李永忠:

  经济适用房不可

  企业家商会会长、广州永晟公司董事长李永忠指出,廉价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起到真正降低房价的作用。

  一是廉价房的推出对降低整体房价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购房者经济条件好转之后,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他可以购买第二套住宅并出租或出售第一套住宅,而且价格由市场和房屋所有者决定。这样并没有达到缓解供求关系的目的。

  二是廉价房制度的出台,并不等于地方政府都有财力建设足够的廉价房。在一些中小城市,廉价房的建设无法满足需求,原因就是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只能象征性地出资。只有制度没有结果,最终损害的是政府信誉。

  三是目前的廉价房购买有着诸多条件的限制,在大部分地区仅仅作为对拆迁户的补偿。而且廉价房购买条件的界定也有很多困难,其间容易滋生腐败等一系列问题。北京有媒体报道的开着宝马购买经济适用房现象,就是条件界定困难和监管无力的表现。

  洪可柱:

  提高房贷最低首付

  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建议将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提高到40%-50%,并停止实施商品房预售制度。他提出,可以先在全国部分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各选部分地方)试行将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由20%-30%提高到40%-50%,对购买多套住房(两套及以上)用于投资及投机的行为,原则上不实行按揭,或首付比例提高到70%以上。

  为此,建议研究制定实施对购买多套房屋的“累进”首付比例制度;并辅以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实名购房制度,对房产登记也应逐渐建立全国联网制度。同时,为防止开发商弄虚作假搞“假按揭”,对个人住房贷款还要实行担保制度,凡申请购房贷款,必须有人以财产或实物担保,以打击投机炒房之歪风,平抑房价,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同时,希望通过2-3年,逐步提高商品房的预售条件,如更过硬的法律约束保证,预收款项应计利息,小业主监督加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高度关注等,直到最后取消预售。让商品房与其他商品一样,具备真实的商品属性,真正实现现楼、现房交易。让购房者在选购商品房时,像买其他商品一样,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一手交钱、一手交楼。

  汪毅夫:

  重点调控经济适用房价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副省长汪毅夫认为,房地产市场价格调控政策的重点应放在经济适用房而不是商品房,要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保证其价格控制在中低收入阶层经济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超过的部分应由政府财政作为社会保障性支出加以承担

  他同时指出,还应严格审查购买经济适用房者的条件,使廉价的经济适用房真正落到中低收入阶层弱势群体手中。此外,还建议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查,对其中含有泡沫经济成分的部分及早作出处理;对超过产业平均利润率的房地产业也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查,作出处理或课以高额所得税或规定其利润率上限。

  郭松海:

  提高投资性购房贷款门槛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房地产经济所所长郭松海指出,政府应进一步调整房地产开发结构,引导一些有品牌、有实力的企业开发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限地价、限房价。同时,加强政策舆论导向,引导房地产市场的理性消费。包括对投资性购房提高贷款门槛,对购而不住的空置房实施征税措施等。

  场外声音

  2015年房价将下降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昨天在清华大学举行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预测,2015年后中国的房价将会下降。

  哈继铭在谈到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走势影响时说,从1980年代到2010年左右,中国处于工作年龄段的人占社会总人口比重很大,顶峰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2015年之后将大幅下降,老龄化社会趋势不可阻拦。届时社会储蓄将下降,资产价格也可能面临下降,包括房价和股价“现父母传下来的房子根本不够用,所以需求量很大;未来却是两对老夫妻面对一对小夫妻,所以可能会卖掉一套房子,另外一套自己住,甚至有的把两个都卖掉,所以将来房价会跌,而且小户型比大户型跌得惨”。

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