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兼并、融合与创新的大趋势下,通信产业度过了风起云涌的2006。而这其中最让人欢欣鼓舞的是技术与应用的逐渐靠近。在保持创新和高速发展的同时,通信技术真正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并越来越多的与应用结合,为体验经济营造出更加丰厚的土壤。 在回顾和整
在兼并、融合与创新的大趋势下,通信产业度过了风起云涌的2006。而这其中最让人欢欣鼓舞的是技术与应用的逐渐靠近。在保持创新和高速发展的同时,通信技术真正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并越来越多的与应用结合,为体验经济营造出更加丰厚的土壤。在回顾和整理2006的同时,更让我们关心的,是2007年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技术融合与应用创新的主旋律下,通信产业将会谱写出怎样的新乐章?
3G无疑将成为2007年最强的音符,随着商用的全面展开,在基站、室内覆盖等技术细节日臻完善的同时,4G也已经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与3G相比,在各国积极“卡位”的情况下,4G的“技术专利”分布将更为均匀,而在2007年,有关它的全球频谱规划等工作将得到实质性的推进。
另一方面,网络的IP化将会继续加大融合的力度,话音、数据、视频的融合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移动随之加入进来,为我们组成一个四维的网络“立体交通”体系。IP化的延伸也预示着应用创新的愈加繁荣,因为只有在一个开放的架构下,以客户为本以应用为先的优势才能真正得以发挥。
2007年,通信业将在融合的背景下迎来一个从技术向全面应用转型的时期。而这期间,如何以最务实的作风和最平滑的解决方案抓住客户,将是各通信企业甚至整个产业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根本。
2007年,通信技术将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又是哪些技术将成为市场的杠杆?设备市场是百家争鸣,还是异军突起?谁能真正把握住市场的脉搏?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联合业内权威专家和咨询机构,精心打造了这期“2007技术展望”专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使读者对2007年的通信技术路线图有一个全景式的认知。
主动融合
通信从2G发展到3G、4G,网络技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而网络的升级建设费用却节节攀升,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相比设备供应商更主动地寻求解决之道。欧洲的众多运营商从2001年开始投资3G,2005年刚刚开始收回成本,而HSDPA、WiMAX、4G、WiFi-MESH这些需要投资的新技术已经逐渐出现在议程里。有没有什么体系结构能够改变运营商这种被动状态,现在业界已经公认网络融合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虽然网络融合是长远的发展方向,但是众多运营商热情十足,纷纷投入设计与试验的潮流之中。2007年,网络融合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魅力?
网络融合不是一种新网络技术,而是一种架构,一种久分必合的思想。现在的通信技术投入商用,必然涉及到繁杂的垂直体系结构设计、规模巨大的网络建设与服务部署,更涉及到计费控制等诸多方面。这样的网络结构下,存在不同技术之间通信不便的困扰。2007年,对于运营商来说,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网络融合追求以IP为唯一承载核心的扁平化网络体系结构,保证对终端、物理接入方式与业务的隔离。网络融合能够提供不同终端的互联互通,保证业务和接入方式的平滑升级,保证新业务的快速引入。3G、HSDPA到4G的演进过程遵循这种IP扁平化发展规律,而WiMAX、WiFi-MESH更是一开始就以IP扁平化作为核心。
网络融合前景非常吸引人,尽管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朝着演进的方向,有很多工作需要在2007年完成。朝着这个现实方向,运营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开始前进,力争在即将到来的变革中掌握先机。
提到网络融合的进行方式,就不能不提FMC和IMS。同时具有“宽带化”和“无线化”的FMC是通信未来发展的重点趋势,其精髓是网络的业务提供与接入技术和终端设备相独立,允许用户从固定或移动终端通过任何合适的接入点,使用同一业务。用户具有唯一属性,各种业务在用户层面融为一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IMS的理想是建立与接入无关、能被移动与固定网络共用的融合核心网,即能够为使用2.5G、3G、WLAN和固定宽带等不同接入手段的用户提供融合业务。目前各个厂商所提供的IMS解决方案基本都是基于3GPP6版本,并融合了R7的一些特性。据中兴通讯首席架构师朱为勇介绍,IMS后期的商用版本应该主要基于R6、R7标准,但更倾向于R7。
作为整体系统出现的3G、WiMAX、4G等无线技术,在网络融合的框架下,它们被赋予了接入的定位,和其它固定接入方式一样,它们都是最终终端的通信通道提供者。而这些接入方式的不同,在经过IP化的封装屏蔽后,对于业务和核心网系统来说,它们都是透明的。
2007无线技术趋势之一——HSDPA体验年
2007年,HSDPA会在双重推动力的作用下快速发展。一方面,用户带宽需求已经超过WCDMA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带宽,新型数据业务也需要更高接入速度的系统支持,HSDPA进一步演进阶段标准出台,使系统峰值速率达50Mbit/s以上,已经能很好的满足用户和业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全球主要设备厂商的WCDMA产品在硬件上已经具备处理HSDPA的功能,只需要通过软件升级即可提供HSDPA支持,因此设备升级费用将大大减少。在这双重驱动力的作用下,运营商中WCDMA系统升级的多米诺骨牌已经出现。
面对市场需求和竞争,设备供应商积极准备HSDPA产品和解决方案,运营商已经开始考虑和正在实施引入HSDPA系统。中兴、华为、诺基亚、三星和爱立信等国际巨头对HSDPA的研发投入很早就已经开始,目前,相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具备较强的商用实力。GSA统计,截至12月10日,全球已有137个运营商计划在62个国家开展HSDPA商用,其中89个网络在美国、加拿大等48个国家已经商用。其中,有24个HSDPA网络已开通3.6Mbps的业务。在中国,TD-SCDMA的标准制定厂家和设备供应商已经能够提供完整的TD-HSDPA解决方案,专家推测,中国移动有望于今年推出HSDPA服务。中国移动高层在不同场合均表示将积极在3G网络引入新技术HSDPA、HSUPA,满足3G时代视频类和高速上网业务的发展需要。
从全球HSDPA网络规模数据看,HSDPA已经进入商用阶段。截止到2006年10月12日,全球在56个国家和地区共部署了123个HSDPA网络,其中在39个国家和地区共有67个HSDPA网络已经开始商用。WCDMA网络规模相当的大,全球使用WCDMA网络的运营商基本都将成为HSDPA潜在客户。新进入市场的新兴运营商,为了增加竞争力,在热点城市部署网络或者采用硬启动的方式在大部分地区快速部署网络,HSDPA都是不错的选择。
从全球HSDPA重大合同数据看,HSDPA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发展年。截至2006年9月,按合同数量计算,全球的重大公开设备合同共有130份,3G设备合同已占62%的市场,涉及HSDPA的合同(包括HSDPA独立的合同、WCDMA与HSDPA混合的合同)占据全球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合同的32%,随着合同的兑现,2007年,HSDPA进入规模商用阶段,为用户体验提供技术支持。
2007年,HSDPA全球遍地开花的景象应该是不难看到,随着HSDPA网络的建设和各种HSDPA的数据卡的提供,用户将能以低廉的价格体验HSDPA带来的高质量服务。
2007无线技术趋势之二——TD-SCDMA商用元年
去年TD-SCDMA产业链整体实力的提升标志着TD-SCDMA已经为商用做好最后准备,种种迹象表明2007年最终将成为期待已久的TD-SCDMA商用元年。成熟的TD-SCDMA产业链是商用的关键,目前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拥有众多实力厂家参与,国内已经能够提供芯片、终端、设备到解决方案的全方位服务。
设备供应商一直是中国TD-SCDMA产业强有力的推动者,他们的成就提升了TD-SCDMA产业链的整体实力。在芯片提供方面,T3G、展讯、凯明这三家芯片企业都具备射频与基带芯片,而且均在此基础之上提供了完整的TD-SCDMA终端解决方案。在终端设备提供方面,中兴、明基和英华达已经能够提供具备商用竞争力的TD-SCDMA终端。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也曾表示,现在产业已经拥有20个厂家的100多款TD-SCDMA手机终端。在基站设备方面,中兴、鼎桥和普天采用最新技术的基站性能良好,能够支持各种场合的组网规划。而在TD-SCDMA整体解决方案方面,目前有四家企业能够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在经过TD-SCDMA的商用测试证实后,TD-SCDMA商用准备已经完成,现在只欠东风。去年,TD-SCDMA进入全面验证和完善阶段,包括无线网络性能、运行维护、互联互通和一网漫游。通过试验,对TD-SCDMA关键技术和网络性能已经进行了全面的验证。之后,在可用性、安装、美观方面进行重点改进,这些改进都是为了TD-SCDMA在实际部署过程中的方便、隐蔽和美观,商用气息彰显无疑。
在TD-SCDMA完成商用测试之后,信息产业部相关部门给与了很高的肯定和支持,为TD-SCDMA的商用冲刺打了一剂强心针。在去年年末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明确表示:“我国发展3G的条件已基本成熟,要制订和完善相关的准入、业务、资费、监管、频率、建设管理等政策,确保3G发展平稳起步。”事实上,在去年年底香港电信展上,王旭东就曾表示,2008年奥运会时将提供3G服务。王旭东还明确表示,要继续做好TD-SCDMA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充分考虑电信网规模经济特点,遵循市场竞争规则,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发展”。
业界普遍预测2007年中国3G将破茧而出,成为TD-SCDMA商用元年。届时,随着TD-SCDMA商用发展,TD-SCDMA将逐渐为前期的投入带来回报,也为用户带来切实的3G体验。重要的是,在中国的成功案例将有助于TD-SCDMA走出国门,墙里开花墙外结,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标准。
2007无线技术趋势之三——WiMAX挑战3G的冲刺年
一直以来,WiMAX以技术优势弥补推出时间上的落后。相比3G技术,WiMAX技术的提出要晚很多年,因此在市场竞争上一直保持相对落后的地步,不过WiMAX以其本身拥有的“高带宽、移动性、低成本、易部署”的技术特质让业界对其情有独钟,一直保持较高发展速度,WiMAX已经成为3G的重要竞争对手,2007年会是WiMAX挑战3G的冲刺年。
2007年,WiMAX将在与3G竞争合作中发展壮大。尽管WiMAX技术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大优势,但是WiMAX也存在诸如频谱、市场应用和运营模式等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在经过与3G多年纷争之后,它与3G的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已经基本确立。采用3G系统切换、漫游、计费等优势技术弥补WiMAX的不足,同时利用WiMAX部署优点来完善3G覆盖,这种结合是WiMAX与3G合作的一面,WiMAX与3G在用户、市场份额争夺过程中又存在较大的竞争,必然产生竞争的一面。
而从2007设备供应商、运营商对的WiMAX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诺基亚、英特尔和摩托罗拉等诸多国际巨头纷纷推出相应产品,例如基站、手机、解决方案。而预计在日本2007年WiMAX产值在60亿日元,巴西的WiMAX产值将超过1亿美元。全球资讯机构JuniperResearch推测2007年移动WiMAX用户数将超过170万人。虽然相比2006年全球1亿的3G用户数只是很小一部分,但是相比2006年的16万WiMAX用户数来说,WiMAX后劲十足。
针对WiMAX本身存在的亟须解决的问题,2007年WiMAX论坛将继续频繁地与有关部门接触,推进WiMAX频谱资源的确定。针对WiMAX的频谱划分问题涉及多方的利益博弈,不过频谱划分在2007年的形势将逐渐明晰;同时WiMAX阵营将继续把WiMAX技术的TDD模式纳入IMT2000技术家族之中,力求能够得到全球统一的频谱资源,预计能够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2006年,IEEE正式批准802.16e标准,随着这个标准的正式启动,预计基于802.16e的移动宽带认证产品可以在2007年年初出台。在世界范围内各大企业商用合同的获取以及网络的商用,基本语音业务VoIP、移动语音增值业务、高速互联网业务、游戏业务、企业应用、流媒体业务、视频会议、视频电话、IPTV等合适WiMAX技术承载通信业务的开展,移动WiMAX将逐步成熟,产业链将进入良性循环。2007年,WiMAX必将进入挑战3G的冲刺年。
2007无线技术趋势之四——2007,4G正式启动
2007年将是4G元年。在今年10月份召开的世界无线电大会上,将讨论确定4G的全球性频谱规划。由于各国的频谱资源应用情形不尽相同,可以想见,围绕4G频谱划分问题,又将面对一个错综复杂的局面。
届时,我国也将参加此次大会。电信专家王京表示,此前进行的“FuTURE计划”(国家面向B3G/4G移动通信发展的重大研究计划)的测试结果可以支撑我国在此次大会上的频率提案。据了解,“FuTURE计划”目前已经被列入正在规划中的国家重大专项。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相关专家透露,国际上关于4G技术实际上将在2008年开始进行标准的评选工作,到时国际电联将开始向全世界征求4G侯选技术。我国也正在积极准备,“FuTURE计划”项目已经把提交国际标准作为面向2008年的阶段性目标。
目前,国际上对于B3G/4G的研究正如火如荼,日本的移动运营商NTTDoCoMo实现了基于MIMO-OFDM的2.5Gbps无线传输,而韩国有关设备厂商则将该纪录提高到3.5Gbps。据王京透露,我国目前侧重在移动环境下的100Mbps传输技术,“Gbps”量级的项目已经安排,2007年后将实现。与国外相比,“我国在技术层面基本保持与国外同步”。
根据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的资料分析,自2002年以来,有关4G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数量以每年500%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10年,全球将有近1万项4G技术专利,其中核心专利(系统结构型、频谱管理型、总体设计型等)将近2000项,非核心专利(产品型、标准定位型、生产型等)近5000项,其他为跨行业4G技术专利。
2007无线技术趋势之五——IMS:完善标准是重中之重
在2007年,IMS技术标准的推进工作依然刻不容缓。从设备产品方面来看,虽然目前国内外主流厂商都在进行IMS产品的开发,但是受到标准进程的限制,目前的产品还只是针对IMS某些应用,还不是完整意义的IMS网络产品,尚不能满足运营商大规模建网的需求。而根据有关咨询机构的预计,IMS的商用部署大致会于2007年到2008年展开。
目前,对IMS进行标准化的国际标准组织主要有3GPP和高级网络电信和互联网融合业务和协议(TISPAN)。TISPAN在许多文档中都直接应用了3GPP相关文档内容,3GPP对其文档内容的修改直接影响TISPAN,所以3GPP和TISPAN之间标准协调一致的问题需要探讨,但是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意见。另外,在设备互联方面,3GPP和TISPAN定义的与互联相关的功能实体之间还存在差异,因而两个标准组织之间的标准一致性问题仍在探讨过程中。这也是这两个国际标准组织计划在200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解决的一个问题。
QoS问题以及安全机制是目前运营商对IMS商用的两大疑虑,也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环节。
现阶段IMS在QoS解决方案等方面距离电信级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网络的QoS是端到端的服务质量,由终端、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共同保证。在IMS的框架下,核心网络的信令和数据都基于IP承载,而IP网络的QoS问题一直是困扰业界的一个问题,目前3G核心网也只能采用IP网络中通用的办法来改善QoS,所以3G核心网络的QoS有赖于IP网络QoS。
在网络安全方面,IMS已经定义了相应的安全机制,主要包括IMS鉴权和SIP消息的保护,移动终端接入IMS之前已经进行了相应的鉴权,所以安全性更高一些。但是对于固定终端来说,接入网络没有任何防范,所以IMS的安全机制显得尤其重要,关于IMS接入安全的规范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007无线技术趋势之六——五年规划助推RFID“中国式”成长
目前,在国际标准方面,RFID底层硬件标准已经基本接近成熟,现有的技术标准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我国也已经为RFID的技术和产业发展做好了准备。
“十一五”期间,根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安排,我国将推动“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领域全力起飞,科技部将拨款1.28亿元用于支持其研究应用,力争实现我国RFID领域技术突破与自主创新。
从科技部“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办公室正式发布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重大项目2006年度课题申请指南》中可以看出,国家“863”计划将围绕我国RFID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前瞻性技术、涉及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应用关键技术、典型行业或企业RFID技术示范应用以及RFID标准基础研究五大方向开展RFID技术与应用研究,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和健全我国RFID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公共应用服务体系和自主RFID标准体系,并将建设我国RFID产业发展的服务环境,通过实施RFID技术及产业化战略联盟等联合、协同的多种模式,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产业链。
其中涉及未来几年需要着力攻关的技术主要有:超高频RFID防冲撞技术、RFID中间件研究、RFID公共服务体系架构设计、RFID标签天线设计技术、RFID系统测试技术等20个方向展开突破性研究。
此外,“863”计划还重点突出了五个方向的RFID技术应用,分别是RFID技术在邮政行业、离散制造业生产线、物品安全追溯管理、酒类等物品防伪以及票证与金融管理方面的应用。
山东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钱恒认为,在2007年,基于900MHz的RFID读写器的国产化水平将会得到极大提高,同时,NFC也将进一步融入到主流的RFID应用中去。
据有关机构预测,二代身份证高潮过后,超高频RFID市场将启动,根据有关机构预测:2006-2010年中国RFID产业市场仍将呈20%左右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58.4亿元。
网络展望技术WiMAXRFIDTD-SCDMA商用已经HSD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