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石家庄从事煤炭生意10余年后,王骏(化名)的煤场在2013年被政府关闭了,虽然他也还没完全放弃这一行,但这两年的生意已经越来越难做。
从2013年开始,河北下大力度削减燃煤。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2017年河北需要减煤4000万吨,其中石家庄要减1500万吨。官方将减煤称之为“控煤歼灭战”,实行“责任到市”,各市再将分派的减煤任务层层下压。
王骏的客户主要是石家庄多个县区的供热公司,虽然生意难做,但一些老客户仍对煤有着不小的需求,“白天不敢烧煤,晚上偷偷地烧。”王骏说,有些企业被严令减煤,减少燃煤锅炉,但政府给的补贴不到位,只好“变通”对付上面的政策。
减煤任务,已经成为河北省诸多工业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整个河北省,面临着压减煤炭的重重压力,而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在于,如何为减煤导致的能源缺口寻找替补,河北也正在为整个中国探寻出路。
减煤压力
刘克勤终于松了一口气。去年,鹿泉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鑫水泥”)减煤10.8万吨,超额完成“十二五”减煤10.3万吨的任务。刘克勤是该公司环保能源部部长,负责减煤任务的具体统筹。对他来说,超额完成任务并不意味着压力减少,因为减煤任务肯定还会来。
鼎鑫水泥所在的鹿泉区是河北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区里的支柱产业是建材。鹿泉的水泥企业曾经大量“扎堆”,“每隔三五十米就有一家。而如今,小水泥厂已经大量关闭,160多家水泥厂目前只剩两家。
依据2013年10月中旬下发的《石家庄市削减1500万吨煤炭任务分解方案》,石家庄市正在对水泥行业实施综合整治,计划削减煤炭126万吨。
在新一轮的《河北省削减煤炭消费及压减钢铁产能任务分解方案》中,河北省已经将任务分解到11个设区市。石家庄在其1500吨的煤炭分解方案中提出:到2017年底,平山县、井陉县、正定县、栾城县、藁城市、鹿泉市、井陉矿区的煤炭消费总量比2012年净削减35%以上。
最终,鼎鑫水泥领到了10.3万吨的减煤量。虽然完成了去年的任务,可刘克勤却担心,“最先进的技术都用了,到了极限值以后,再要去节能就很难了。”
刘克勤透露,鼎鑫水泥近几年的年燃煤消费50万吨左右。水泥产能也由原来的年780万吨压至500吨左右。接下来将投入1.3亿元进行节能减排环保技改项目,并拟投资3.7亿元,建设四台国际先进的粉磨系统,可间接降低火电燃煤。刘克勤说,预计到今年底,鼎鑫水泥还能减煤11万吨左右,接下来的2016年和2017年,还没接到具体任务量,但按照这个趋势,燃煤消耗肯定必须一年比一年少。
减煤重压之下,为了保障减煤完成任务,河北省已经“责任到市”,每年年底进行年度工作考核,对有关单位领导进行奖惩,包括表彰和重用,以及约谈、调离或免职等。这种压力层层传递,最终会达到刘克勤这里。
煤补几何?
压减煤炭的任务全压在企业上,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有点儿不公平。河北省农村每年耗煤约4000万吨,每年消耗燃煤排放的污染物,比全省所有电厂排放量总和还要多。在广大农村地区,控制燃煤消费当然不可能,仅仅是提高燃煤品质,也面临巨大压力。
东良政村,是紧靠石家庄西三环的一个村庄。村民杜书义家的院子一角,至今还堆砌着半吨多的烟煤,这是这个冬季供暖剩下的。这样的煤他已用了三四年,每年要用四吨左右。但这种煤的烟雾很大,村里600来户居民大多数都在烧烟煤,每到采暖季,村里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烟雾。有村民曾用过低硫煤,相比烟煤,低硫煤“耐烧、烟小、干净”,但一年四五千元的消费,还是让村民们咋舌,只好用更便宜的烟煤。
2013年,石家庄市政府在该市二环和三环之间的52个村、3.4万户居民中推广低硫煤,拿出6500余万元补贴购煤居民,每吨400元。
低硫煤的含硫量为普通煤的一半左右,可以大大减少对空气的污染。2013年,西良政村在补贴范围内,村民买价格每吨900元至1200元的低硫煤只需500元。这样的“煤补”政策,让隔壁东良政村的村民们羡慕不已。
推广低硫煤在2014年进一步扩大范围。根据2014年8月初下发的《石家庄市2014年城乡居民分散采暖燃煤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在巩固二、三环路之间52个村分散采暖燃煤污染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加大洁净型煤推广力度,扩大治理范围,推广使用洁净型煤38万吨,到2017年全市洁净型煤使用率达到90%以上。
河北省也意识到治理农村燃煤的重要性。到2017年,河北省将推广优质型煤和优质散煤2100万吨。从去年开始,河北省在全省推广生物质能源、地热、太阳能、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到2017年,清洁能源将替代农村1500万吨燃煤。
有数据显示,石家庄市城区周边及藁城、鹿泉、正定、栾城约有900多个村,年燃煤需求量约为121万吨。而如果仍以每吨400元的价格补贴,对地方财政将形成巨大的资金压力,于是在2014年推广时,补贴幅度已经缩小。2014年,西良政村的煤补政策还在延续,村民大约用520元购入一吨低硫煤。
尽管补贴在持续加力,但在广阔的农村,想要依据提高燃煤的品质,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河北为此制定了包括予以补贴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省级财政投入了6.5亿。河北省农业系统的一名官员表示,这笔资金仍有点“捉襟见肘”。
寻找替代能源
企业的压力、农村燃煤的窘境,对于河北完成减煤任务,提出了挑战,而更大的挑战或在于:减掉4000万吨煤后,能源缺口如何填补?“煤改气”,曾一度是河北省追求的路径,2012年,河北省提出“气化河北”工程,但“气短”一直存在。曾有河北当地专家表示,在天然气整体不充足的情况下,河北曾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更多的“气”,但未能成功,因为天然气的供应要首先保障北京。
在接受经济观察报的书面采访中,河北省发改委表示,河北目前正在推进张承风电基地建设,承德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唐山乐亭菩提岛海上风电项目前期积极进展,并加快发展光伏发电,2014年底光伏发电装机150万千瓦。
寻找替代能源,已经成为河北压减燃煤之后的必由路径。在天然气得不到充足保障的情况下,河北很多地方开始尝试诸多新技术。
河北经贸大学正在探索一种路径:发展太阳能跨季节蓄热采暖工程。
位于石家庄的河北经贸大学,同样也有减煤任务。作为主管学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刘建平也面临减煤压力,因为河北经贸大学一直以来都采用传统的燃煤锅炉供暖,校园供暖和热水供应都离不开煤。
学校曾经对替代供暖方式做过多次探讨,寻找过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等方式来替代燃煤,但应用起来成本太高,最终未能实施。准备“煤改气”时,又面临气源不稳定的问题。最终,学校和承包商商定建立一种太阳能、天然气双支撑的复合式供暖体系。这一项目由四季沐歌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尝试利用太阳能实施跨季节蓄热采暖。
由于是吃“螃蟹”,这一项目推进得并不很顺利。对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刘建民最大的担心是:“万一供暖供不上,老师学生会不满,这是涉及校园安全稳定的大事。”
全程参与工程的四季沐歌集团总工程师焦青太也有压力,因为这是迄今为止太阳能光热行业最大的季节性蓄热采暖与热水利用综合项目。“难在这么一个大工程,如何让甲方相信有技术能力做起来?”对企业来说,这是事关企业形象的大事。
实际上,光是沟通及修改技术方案,前后花费了几个月时间。到2013年11月,这个积热面积1.16万平方米、总储热容量2万吨的项目正式完成并开始供暖。刘建平忐忑地度过了两个取暖季,直到这个取暖季结束,才稍稍松了口气,因为项目在两个供暖季都表现不错,“学生和教职工反映温度不比过去低。”
折算下来,这个全国最大的太阳能跨季节蓄热采暖工程一年可节约标准煤近10000吨。四季沐歌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晟耀认为,人们对新技术的接受总是需要过程的。而四季沐歌为了这个项目,也设计了一些预案,例如,工程中需要建造228个89吨的水箱作,万一项目不成功,可作为压力容器回收进行保值。
对这个新技术的应用前景,刘建平认为:或许还需要经历五六个采暖季后,才能最后验证,包括暖冬、冷冬和正常的冬天,其真正的收益也将明晰起来,为减煤后进行能源替代提供借鉴,具备一定的推广意义。
不过,在巨大的减煤压力面前,河北其他部分高校已心动,组织了考察团前来取经。在河北经贸大学试验后,如今四季沐歌的跨季节蓄热采暖已经在河北其它地方的一些商业项目中应用起来,市场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大学这样的事业单位。
“我们和河北其他高校也有对接,但这个项目投资额太大,学校一般非常慎重。有个学校,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经做了很多,但在校党委会上被否掉了。”张晟耀说,如果由四季沐歌自己投资,压力也很大。他希望河北省各级政府能予以政策支持,帮助学校下定决心,也给厂家更多信心,把这项有利于压减煤炭和节能减排的技术尽快应用起来。
作为国际太阳能学会会员,焦青太曾参与制定国家20余项太阳能标准。他说,河北省日照资源不错,又是能耗大省,有条件也有动力去运用太阳能。太阳能光热在河北的适用范围很大,除了跨季节采暖,还可应用于工业和农业,“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但相比发展不错的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发展不够。焦青太说:“从政府层面来说,接触太阳能光热也比较少,民众的认知度也不高,这需要加大力度发掘和开发。”
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