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前,中国已经有计划地分批推开PPP示范项目。焦小平透露,PPP第二批示范项目范围更广,包括市政基础设施、供热、高速公路、市政道路、水利、养老、医疗、水行业综合及杂项、垃圾处理等,“PPP模式是好苗不愁涨,但是要规范,要有耐心”。

财政部回应PPP“落地难”称需市场认可 

    中国城镇化对投资的庞大需求需要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合力。针对目前有声音认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落地难”,财政部金融司巡视员刘健12日在北京回应,“PPP项目不能仅是政府想做,市场认可才行”。他并表示,希望保险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加入。

    PPP模式正成为中国公共服务供给,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当天举行的“JIC投资沙龙——PPP领域投资与发展”上,中国财政部PPP中心副主任焦小平透露,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仅基础设施建设预计需要投资4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加上绿色低碳、环境污染治理需求,至少需要65万亿元,“政府不可能承担,只能靠市场”。

    “PPP模式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政府投入方式的重大变革。”刘健分析,传统机制上是政府投资,客观上造成重投入轻产出,重建设轻运营,重准入轻监管,影响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但PPP实现了政府投资带动社会资本投资。

    事实上,关于PPP的争论焦点更多集中在项目“落地率”。刘健回应,此前政府投资模式下项目100%落地,但PPP是市场决定机制,需要市场认可。目前,全国各省推出的PPP项目约1800多个,总投资是3.4万亿元。而可融资性是PPP项目面临的主要矛盾,“提高落地率,关键是对公共服务需求和未来变化有客观分析,提高项目可融资性”。

    就PPP的理想社会投资者,刘健称“希望更多的投资是保险公司、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由于PPP投资的资产主要是公共服务,具有稳定收益、抗通胀、抗经济下滑的特性,而上述机构投资者也需要长期、稳定、适度的回报。

    目前,中国已经有计划地分批推开PPP示范项目。焦小平透露,PPP第二批示范项目范围更广,包括市政基础设施、供热、高速公路、市政道路、水利、养老、医疗、水行业综合及杂项、垃圾处理等,“PPP模式是好苗不愁涨,但是要规范,要有耐心”。

PPP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