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9月28日宣布,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40%左右,最大降幅达到63%,是历次药品降价幅度最高的一次。本次降价对医药行业和上市公司影响几何呢?   一、降价幅度较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9月28日宣布,降低22种药品的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9月28日宣布,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40%左右,最大降幅达到63%,是历次药品降价幅度最高的一次。本次降价对医药行业和上市公司影响几何呢?

  一、降价幅度较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9月28日宣布,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40%左右,最大降幅达到63%,按这些药品现在的销售量测算,降价金额约40亿元。

  这次降价的22种药品共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选择这22种药品降价,是因为这些药品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价格虚高空间较大,也是各方面反映比较集中的品种。

  发改委强调,对于解决群众看病贵、药品价格高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都十分重视。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继续降低其他政府定价药品价格,加强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价格干预。同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本着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减轻群众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

  二、降价品种不多
  据了解,这次降价所涉及22个品种,都是临床使用量非常大的产品,主要是高档头孢类,以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抗生素为主,同时还有胸腺肽、干扰素、水溶性维生素等品种。但与15次降价当中最多的383种化学药来说,降价品种不算太多。

  三、总金额创出新高

  我们统计后发现,2001年下半年后,医药产品降价金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由于品种有限,本次降价的总金额只有40应小于去年。数据显示,1997年10月降价总额为20亿元,1998年4月为15亿元,1999年4月为20亿元, 1999年6月 为8亿元。而2001年7月为20亿元,2001年12月为30亿元,2004年5月更达到35亿元,本次降价金额为40亿元,创出历史最高记录,对相关药品销售的影响十分巨大。

  四、外资内资差别较大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这次降价的品种包括外资类药品和合资类药品,但其降价幅度却远远未及国产仿制药。这次讨论的方案中降幅最大的是国产仿制药品种,而同类原研药的降幅仅为30%。那些享受单独定价政策的原研药下降幅度仅在三成左右,而国产同类产品最高降价幅度却达到了六成。这将进一步拉大国内外制药企业在同类药品的价格差。

  降价所涉及的外资企业有辉瑞、礼来、上海施贵宝等,但他们受到的影响远不如国内企业。以头孢呋辛钠注射剂为例,同为0.75g/支的规格,国产仿制药定价为33.6元/支,而葛兰素史克的西力欣和礼来的力复乐售价在49.6元/支。以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平均降幅分别为30%和60%计算,差价将拉大到21元以上。无论从疗效还是从成本来讲,国产药和原研药都具有较大差距。实施新的降价政策以后,它们之间的差价将达数十倍。

  五、预计化学药景气程度将下降

  从1997年以来的15次降价品种来看,以抗生素和抗感染类药物为主的化学药是国家降价的重点,本次降价也包含16种抗生素,更凸显了这种特征,我们预计化学药的景气程度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如2001年12月,抗肿瘤药、循环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以及治疗精神障碍用药等医保目录内共383种化学药价格倍大幅下调。而到了2003年1月,消化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专科用药及诊断用药等医保目录内共199种化学药再次遭遇降价。本次降价后,低端化学药生产企业利润空间遭到进一步挤压,亏损面将继续扩大。

  六、国产药品受影响最大

  由于我国在2004年已经进行过一次大幅降价,本次国家的再次大幅降价将使得化学药的价格下降趋势进一步延续,对整个行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国产药品受到的影响最大。数据显示,在三大类药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中,国产类药品降价品种最多,在74个测算品种中价格下调的有40个占总测算品种的36.36%;合资类药品价格下调的有16个品种占总测算品种的14.55%;进口类药品价格下调的有6个品种,占总测算品种的5.46%。

  七、中药子行业凸显投资价值

  1)政策扶持力度大

  目前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投资亮点,而中药则是医药产业中的朝阳子行业。最新的国家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目录中,中成药由415个增加到823个,增加了98%,体现了国家对中药产业的保护和决心。一般中药优势企业都拥有独家品种或品牌产品来获得较高的毛利率,但相对营销能力较弱,如果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医院销售,会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国正在建立的中国特色新型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其指导思路是:以预防为主,城市中西医并重;农村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并行。通过国家投入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逐步使中医在城市能够与西医真正并驾齐驱,在农村则要发挥主体作用。由此可见,要建立这样的新型体系,中医药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次降价并未包含任何中成药产品,中药在未来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2)以医带药加强研发是长期任务

  数据显示, 目前全国2500多家等级中医院没有一家是真正的传统中医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据统计,全国等级中医医院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只占20%,西药则占80%。为提高中药在国际正规市场的竞争力,必须要以医带药,且应突出中药个性化用药的特色。

  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拥有1万多种中药资源和4000多种中药制剂,有毒副作用小、疗效彻底等特点,中医药产品出口稳步上升。目前全球有70多个国家制定了中草药法规,世界中草药市场的年销售额正以年均10%-20%的速度递增,但全球市场上每年高达400亿美元的中医药交易额中,中国仅占到6%到8%,日韩则占到50%以上。

  3)专利保护成为行业瓶颈

  1993年以前我国主要依靠行政立法保护药品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是指除专利商标之外,依靠行政法规对药品知识产权的保护。1993年以后我国修订后的中国专利法,开始对药品进行专利保护,实行两套系统并行。目前我国中药研究成果存在的保护形式有五个,包括:国家保密处方,如华佗再造丸;商标保护,如同仁堂;行政保护,如中药保护品种保护等。行政保护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它可能使企业对一种中药品种形成垄断,有利于促进个别企业的发展,但对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不利。

  因此,专利保护已经成为我国中药生产的一大瓶颈,也是我国中药走向国际化的一大障碍。国内90%的中医药专利申请都来自国外企业,国家知识产权局表示,《中药保护条例》即将修订,不与专利法冲突,不保护落后,制定合理的保护期限不超过10年,希望中药产业的知识产权流失问题将会逐渐得到解决。企业更多地选择采用司法形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并能够放心地加大中药研发投入,申报更多的专利产品。

  4)中药现代化是必经之路

  技术和市场将是左右未来中成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新工艺制造的先进剂型的中药产品大有逐步替代原有传统剂型品种的趋势。如在香港上市的同仁堂科技,业绩增长好于同仁堂。主要是由于其产品剂型好技术含量高。具备较完善的产品结构、营销能力较强的中药制药公司具有了相当的自主定价能力,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

  八、重点上市公司评级

  1)片仔癀(600436):定价能力强,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2)丽珠集团(000513):降价影响较大,维持“大市同步”评级

  4)复星医药(600196):收入受到影响,维持“大市同步”评级。

  5)三九医药(000999):股价取决于重组,维持 “大市同步”评级。

  6)鲁抗医药(600789):给予 “落后大市”评级。

  7)马应龙(600993):细分市场独特,维持 “跑赢大市”评级

中药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