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去年以来,各大影视公司竞相布局IP产业、收购明星资产,行业投资热情不减。上周,唐德影视高溢价收购范冰冰资产引发争议;光线传媒拟筹划重大投资,预计耗资10亿元至20亿元。在随后的机构调研活动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谈及公司投资业务:“已经投资50家公司,洽谈的有10多家公司,年内可能会投资70家左右。”
去年以来,各大影视公司竞相布局IP产业、收购明星资产,行业投资热情不减。上周,唐德影视高溢价收购范冰冰资产引发争议;光线传媒拟筹划重大投资,预计耗资10亿元至20亿元。在随后的机构调研活动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谈及公司投资业务:“已经投资50家公司,洽谈的有10多家公司,年内可能会投资70家左右。”
长期以来,现金流捉襟见肘的影视公司,为何能“买不停手”?
经营现金流转正
近期,影视上市公司陆续披露财报,大多数公司交出了“漂亮”成绩单。
以A股“影视制作+发行”龙头公司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为例,2015年,华谊兄弟挣了9.76亿元,同比上升8.86%;光线传媒收获净利润4.02亿元,同比上升22.09%。后者更凭借星爷的《美人鱼》,今年一季度净利预增逾40倍,3个月即完成相当于上年度一半的盈利。
而数页的年度报表里,一个容易忽略却异常重要的变化是,影视龙头公司的经营现金流状况出现明显改善。华谊兄弟201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27亿元,同比增长26倍,相较于2014年~2100万元的情况,有超过5亿元的增长,创近年来最高水平。光线传媒同期该科目也实现了转正,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3.98亿元。
对于年报经营现金流的改善,两家公司解释基本一致:华谊兄弟表示系销售回款良好,光线传媒披露因本期收回电影的票房分账款增加所致。
从公司运营角度看,2015年,华谊兄弟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为2.37,同比提高近四成,存货周转率(次)为2.51,同比增长超八成,可见公司营运能力有所提升。不过,光线传媒上述两个指标并没有出现明显改善。
长期以来,影视制作公司的经营稳定性风险一直高悬于顶。受行业独特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影响,一部影视作品从启动拍摄到实现销售并回笼资金,周期往往超过一年,普遍存在跨期现象;在制作发行过程中,资金持续流出,但无法取得现金流入,销售回款又往往在发行结束后数个时点获得,呈现明显的间歇性。因此,经营活动现金流吃紧在影视公司中较为普遍,而反映在财报上,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通常挤占了运营的大量资金,使公司不得不通过筹资活动来补充运营过程中的现金缺口。
艺恩分析师靳志超表示,目前影视公司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一方面要归功于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丰富,逐步形成了多元收入模式,资金流不再单纯聚集在某个内容。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资本逐热,影视上市公司资本运作频繁,加强了现金流入和输出的频率。
投资“疯长”
过去一年,影视上市公司的投资规模成倍增长。
年报显示,华谊兄弟2015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3.52亿元,其中投资活动现金流出42.89亿元,规模为2014年的3倍;同期光线传媒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1.82亿元,其中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为33亿元,而2014年光线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为9.18亿元。
行业内,影视公司投资布局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向“泛娱乐”开疆扩土,代表如华谊兄弟;一个是围绕IP布局内容端,典型如光线传媒。
去年10月至11月,华谊兄弟一月之内宣布3笔重大投资,一口气猛砸超过30亿元的现金。
其中,公司拟耗资7.56亿元收购浙江东阳浩瀚影视娱乐有限公司(艺人包括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70%的股权;拟以19亿元认购北京英雄互娱科技20%股权;拟斥资10.5亿元收购冯小刚旗下浙江东阳美拉传媒70%股权。
2015年,华谊兄弟完成了超过20项对外投资,涉及领域包括影视、实景娱乐、游戏、VR、创投等。
光线传媒也不甘于后,公司欲借投资打造完整的内容生态圈。董事长王长田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已经投资50家公司,有10多家公司正在洽谈中,年内可能会投资70家左右,且这些公司多集中在内容领域,如影视、动漫、游戏、出版、新媒体、互联网、音乐、基金、电商等。在他看来,“我们跟别家有很大的不同就是我们围绕IP组建公司,并且有运作的能力。IP方面,成立了一些专门的IP公司,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点击量前十的IP公司现在已经拿下三位,公司很有可能拿到前十名文学作品中的五部作为IP积累。当下销量最大的儿童文学作品《查理九世》也是公司的IP资源。”
靳志超预测:“未来影视公司囤积IP的热度还会非常高,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未来内容和渠道的捆绑会越来越紧。”
融资“春天”到来
2015年,在资本持续追捧下,影视行业迎来“融资春天”。
2015年年报显示,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约为48亿、17亿元,远超往年。在融资方面,影视上市公司以定增融资为主。去年,华谊完成近36亿元的定增。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公司对募资投资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共计9.11亿元,已使用闲置募集资金10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由于期内收到定增募集资金,公司期内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比增长近39倍,约为48亿元。
光线传媒2015年也完成了近28亿元的定增,其中阿里创投斥资24亿元参与公司定增。根据年报,截至2015年底,公司对此次定增募资投资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 12.89亿元,已使用闲置募集资金9亿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因定增收到现金增加,公司期内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比上升超八成,约为17亿元。
此外,期内华策影视完成近20亿元的定增、唐德影视宣布拟定增募资6.5亿元,华录百纳拟定增22亿元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票房证券化”这一现象渐受关注,并推动影视融资模式多元化。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铮认为,票房证券化是电影项目融资模式与资本衍生品设计发展的结果。
过去,电影产业融资主要通过版权质押银行贷款、私募股权融资、专项电影基金、合作拍摄、多方投资等途径实现;金融资本深度介入后,通过电影、电影版权预期盈利融资可扩充融资渠道、保证影片生产环节中的资金运作带来融资模式进一步多元化。
去年,票房近10亿元的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让参与该片众筹的投资者尝到甜头,也使得影视众筹获市场青睐,随后该类平台不断涌现。
不过,风险与收益同在,上月,由于《叶问3》票房造假,引发了金鹿财行兑付风波, A股公司神开股份也因认购了该片的票房收益权投资基金卷入其中。
王铮认为,我国对金融衍生品设计体系、风险控制能力仍然相对薄弱,电影金融设计目前投机成分较为浓厚,成熟的金融衍生品设计仍需探索;且投资者尚未成熟,难以理性估值电影收益权。在风险控制体系缺失的背景下,电影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光线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