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船舶工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造船完工量、工业总产值、实现利润总额、船舶出口金额都实现了较快增长。   一、基本情况   (一)造船完工量、手持船舶订单保持快速增长   2008年1~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682万载


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船舶工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造船完工量、工业总产值、实现利润总额、船舶出口金额都实现了较快增长。

  一、基本情况

  (一)造船完工量、手持船舶订单保持快速增长

  2008年1~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68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0%;承接新船订单571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1%;手持船舶订单 2108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按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我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5.6%、38.8%和35.4%。

  (二)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2008年1~9月,全国1183家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完成工业总产值2846亿元,同比增长60%,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10个百分点;1~8月实现利润总额211亿元,同比增长91%,比上年同期增幅下降33.7个百分点。

  (三)船舶出口增长依然强劲

  1~9月,全国1183家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492亿元,同比增长63%;船舶出口创汇135.9亿美元,同比增长 55.8%。全国出口船舶完工量126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占造船完工量的75%。船舶产品出口到14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22个,新加坡、德国和中国香港仍然是我国船舶出口的主要市场。

  (四)船舶制造企业利润增幅有所下降

  1~9月,全国规模以上562家船舶制造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68亿元,同比增长56%,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7个百分点。1~8月实现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92.7%,比上年同期增幅下降92.3个百分点。

  (五)船舶配套加速发展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357家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3 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36个百分点;中船集团公司和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完成船用低速机178台、280万千瓦,中速机799台、104 万千瓦,1~8月实现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126.6%,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88个百分点。

  (六)船舶修理及拆船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248家船舶修理及拆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77亿元,同比增长65%,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7.3个百分点;1~8月实现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83.5%,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2.5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一)骨干企业乎持批量订单,3年任务充足

  1~9月份,造船企业利用航运市场兴旺、船价高的有利时机,承接了大量新船订单。其中,河北远洋运输公司向中船重工集团公司订造16艘18 万吨散货船,总计288万载重吨,总投资额11.4亿美元;大连海昌集团与九江银星造船公司签订了20艘6万吨级散货船合同,总造价达9亿美元;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与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中船集团公司以及中远集团签订了30艘、197.4万载重吨的散货船新船合同;南通中远川崎承接了13艘20.5万载重吨散货船订单及8艘13350TEU集装箱船订单;江苏熔盛重工承接了12艘矿砂船订单。目前,骨干造船企业订单饱满,生产任务已安排到2011年,有的排到 2012年。

  (二)企业手持订单首付款比例较高,财务状况较好

  今年以来,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船舶企业利用船市兴旺的契机,加大船东首付款比例。据了解,目前大部分船舶企业手持船舶订单的首付款比例为 20%~40%,有的达到50%以上。许多已完成基建及技改的企业表示在银行没有债务,各类存款累计余额较高。骨干造船企业自有资金充足,负债率较低,财务状况较好,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

  (三)面对全球金融风暴,船舶企业普遍有危机感

  面对全球金融风暴,船舶企业普遍有危机感。大部分企业表示,从8月份开始,随着航运指数下滑,船东询价减少;承接新的船舶订单比较困难。为应对船市下滑,降低风险,各船舶企业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一是调整生产配置,优先安排建造高价船,尽早把手中的高价船交出去;二是狠抓建造质量,防止因出现质量问题延期交船;三是调整市场结构,多承接海洋工程装备和国内及东南亚船东的订单;四是加大对船东预付款收缴力度,收缩基建技改投资规模,建立新的融资渠道,加大流动资金贷款力度,使企业保持充足的现金流;五是密切跟踪船东资信情况,对信誉不好的船东的订单,没开工的尽量暂缓开工。

  (四)船板价格下降,船企成本上涨压力趋缓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1~9月份我国船板累计产量为1546.23万吨,同比增加686.5万吨,增长79.9%。其中三季度产量为 495.51万吨,同比增长43.7%,环比下降14.4%。在资源增加与需求预期减少的情况下,从8月份开始,国内市场船板价格开始回落,9月份船板均价跌破7000元/吨,比8月份回落了近1000元/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航运市场供求关系出现逆转,新船成交量下滑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加剧,航运市场供求关系出现恶化,8月、9月全球新船成交量明显下滑。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8月份全球新船成交130 艘、1406万载重吨,比7月份分别下降54%和38%;9月份国际造船市场继续大幅下挫,新船成交量为93艘、696万载重吨,仅为前9个月月均成交量的42%,成为2006年年中以来成交量最低的月份。

  (二)造船企业产品结构不均衡,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我国船舶产品结构不够均衡,散货船所占比例较高,油船和集装箱船的比例较低。由于近两年散货船市场火爆,我国船舶企业承接的新船订单大部分为散货船,而且中小型船舶所占比例偏高,大型船舶订单所占比例较低,不利于船舶企业抵御市场风险。截至9月底,我国手持船舶订单21084万载重吨,其中散货船所占比例高达64.1%,油船和集装箱船所占比例分别为24%和7.5%。

  (三)部分新建船舶企业将面临严峻考验

  近年来,随着船舶市场的持续兴旺,出现了一大批新建造船企业,这些企业技术改造及基本建设有的即将完成,有的要持续到2009年或2010 年。但是,随着今年以来船市供求关系的变化,产能过剩、船价下跌在所难免,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也将日益暴露。这对生产能力形成不久、没有造船经验、缺乏市场基础、本身资金与技术实力有限的新建船舶企业将是严峻的考验。

  (四)银根缩紧,船企融资难度加大

  从9月份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主要从事船舶融资信贷的金融机构纷纷增强了对船舶信贷融资的风险意识。因此,船东融资难度显著增大,部分银行已将造船业列入高风险行业。据部分船企反映,金融机构提高了船舶融资的贷款利率,加大对船舶融资项目、付款保函的审查力度,船企从金融机构获取付款保函的难度也开始加大。

  四、预测与建议

  (一)预测

  近几个月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化、蔓延,全球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给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造成了重大不利影响。8月、9月国际航运费率出现,巨幅下挫,造船市场新船成交量持续走低,航运和造船市场下行的态势已基本显现。

  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国际造船市场将延续近两个月来的下行态势,2009年行情将继续走低。短期内,随着造船市场环境继续恶化和新船成交量逐渐下降,克拉克松综合海运指数出现深度回调,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大幅下跌,新船成交量明显减少,长期坚挺的新船价格开始下降,二手船价格大幅度下滑,造船产能过剩,船企之间的竞争会日趋激烈,2009年新船价格可能会有一定幅度下滑。

  (二)建议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这场危机已从金融领域逐渐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并将对以出口为主的中国造船业造成不利影响。中国造船行业应对此加以正视,并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进一步加强行业抗风险能力,将此次危机对船舶行业的冲击尽可能降低到可控制范围内。

  1.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和协调,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密切关注国际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关注船舶产业链相关产业发展动向,拟定保证国内船舶市场稳健运行的各项应对预案;联合航运、船检等行业和部门积极制定并及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推动出台老旧船舶和低质量船舶更新的规定,促进扩大内需。

  加大对优势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有限的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技术先进、管理规范、资金雄厚的企业兼并重组,抓大放小,做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的准备工作,转变发展模式,提高我国船舶工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2.各造船企业要重新对手中每艘船的合同条款、相应船东状况、船东授信的银行支付情况进行梳理与分析,尽可能发现问题订单,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概率;要加强管理,苦练内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要深入推进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加强生产计划管理和组织协调,缩短造船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手中订单按合同期完成。

  3.金融机构要坚定对船舶工业长远发展的信心。建议在目前国际市场剧烈动荡的特殊时期,国有政策性银行要加大对在建船舶抵押融资与船舶保函银团管理模式的研究力度,区别对待,扶优扶强,既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又确保银行资金安全,实现双赢。

  4.船舶行业中介组织要加强重大问题和共性问题研究,加大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力度;充分利用行业内的各种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国际航运及船舶市场动态,提前预警;及时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向政府提出建议,促进行业平稳发展,共渡难关。

  5.按照目前造船企业手持新船订单统计,2009年造船完工量将比2008年翻一番。在当前形势下,这将是严峻的挑战。因此,各企业必须抓紧做好明年的生产准备工作,包括资金、物资供应、劳动力的组织配备等

船舶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