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沼气建设发展与沼气产量的不断增加,沼气的利用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取暖、炊事和照明等,逐步向沼气发电这一新兴领域发展,而且发展速度很快。

 2016年中国沼气市场监测及市场运行态势

    (一)投资方式

    目前,沼气行业发展仍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和政府投资,投资方式主要是根据项目进行补贴。即先申报项目,项目通过审批后,国家为项目拨款。这种投资方式的优点是,根据国家预算确定每年建设多少沼气项目。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申报项目是否真实存在,项目建成之后工程质量如何,使用情况怎样,有无售后服务都无从探究。若了解申报项目的真实情况,又需要投入新的成本和精力。

    其他国家采取的方式则是后补助方式,即补效益和产品,这种方式值得借鉴。但是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第一,必须有明确和稳定的政策,新产品研发出来后,能拿到什么样的补贴,要有明确的标准,而且这个政策必须具有法律效应;第二,要有足够的资金保障,这需要对沼气产业的产能有准确判断;第三,这种补贴政策可以有效吸引投资者,使社会资本认为“有利可图”。以我国为例,为鼓励生物质能发电,国家在当地脱硫标杆电价的基础上,每千瓦?时电补贴0.25元,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首先要考虑可以建设多大的工程,该项工程可以生产多少电能,可以获得国家多少补贴,最后还要考虑谁将购买这部分电能。这些方面都考虑清楚后,如果觉得合算,投资者则进行投资,政府有法律规定和资金保证,投资者就比较愿意进行投资建设,而且工程建成以后,投资者会想方设法地让工程持续运行下去,并从中获利。这是一种比较合理有效的方式,这也是项目真正发挥效益比较好的做法。

    根据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的特殊情况,短时间内采用后补助方式存在一定的实施难度,目前主要还是采取补贴项目的方式。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必须有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保障,另外投资者和用户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和资金条件。其次,市场还不太成熟、终端用户受制约。尤其是农村户用沼气大多面向中等以下生活水平的农村百姓,甚至贫困人口,富裕人口更愿意选择方便的能源。另外,这种模式需要办理一系列认证、报销等手续,因此更没有多少人愿意投资建设沼气池。最后,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如果采用这种效益后补助方式,大批企业都来建设沼气项目,在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时,投资沼气建设而及时获得产品补助则存在相当大的风险。

    在当前的补贴方式下,我国投资推广和支持的重点虽然仍然以户用沼气为主,但投资结构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2007年之前,国家在沼气方面的投资绝大部分都用于户用沼气建设。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部分户用养殖模式逐渐转移到养殖小区、集约化养殖企业,这样使得部分户用沼气没有了原料,很多资源集中到养殖厂区、集约化养殖企业。针对这些情况,国家开始支持大中型沼气工程,目前国家投资沼气建设用于户用沼气的投资比例大概50%,20%-30%用于服务体系建设,其余用于大中型沼气工程。从国家投资结构的变化情况来看,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势头强劲。

    (二)市场空间

    随着对环保的逐渐加强,人们不断利用各种方式来减少工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生物质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近10年来得到较快发展,已建成2万多个大中型沼气工程,其中包括处理畜禽粪便及各种生产、生活污水、垃圾填埋等方法产生的沼气。

    我国工业发展给沼气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工业废水。我国目前发酵工业主要包括以味精为代表的氨基酸类、以柠檬酸为代表的发酵有机酸类、淀粉糖、酶制剂、酵母以及发酵甘油和特种功能发酵制品。在发酵企业排出的废物中,以发酵产生的有机废水危害最大。经过厌氧处理、随着废水化学需氧量COD的降低,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可以产生大量沼气(每消耗一吨COD大约要产生沼气0.55-0.65m3)。另外,我国每年还有大量沼气源于城市垃圾填埋。

    随着沼气建设发展与沼气产量的不断增加,沼气的利用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取暖、炊事和照明等,逐步向沼气发电这一新兴领域发展,而且发展速度很快。

    到2020年,我国工业伴生沼气的潜力将为215亿立方米,是2001年的2倍;农业沼气潜力将达到200亿立方米。如全用于发电,按每立方米沼气发电1.6度计算,仅工农业产生的沼气发电量就超过660亿度。今后,沼气热电联产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16-2022年沼气利用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