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要点:   最新数据显示,6月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环比涨幅为0。全国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指数自今年1月达到顶点以来,连续5个月下降,房价滞涨成为量缩之后楼市调整的另一主要信号。我们预计今年三季度全国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指数还将进一

  要点:
  最新数据显示,6月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环比涨幅为0。全国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指数自今年1月达到顶点以来,连续5个月下降,房价滞涨成为量缩之后楼市调整的另一主要信号。我们预计今年三季度全国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指数还将进一步下跌。
  6月份,我们重点跟踪的大城市中,上海、杭州、深圳、广州、武汉、重庆等地住宅成交量较5月明显萎缩,同比下降35%-50%。在传统5月销售旺季过去后,6月份全国楼市成交情况进一步恶化。我们预计,如果没有明显外部刺激,7月楼市销量仍将维持在6月的水平。若开发商普遍采取降价促销方式,则有望推动成交量回升。
  我们认为,造成近期地产股走势跌宕起伏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于紧缩货币政策会否放松的预期在变换闪烁。我们认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大幅放松和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都不大。若下半年紧缩政策松动,将增强资金紧张的开发商抵御楼市调整的能力,其降价销售的动力不复存在,间接后果是延长挤出房价泡沫的调整时间。此外,对房企的信贷松动,并不能改变房价过高、自住需求购买力不足的现实,同时未必能扭转大众对于房价下跌的预期,因此对改善楼市低迷的作用有限,难以实际增强地产公司的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近期市场对于政府是否应该出手救市的争议越来越大。我们认为,政府此时救市,有可能造成房价再度非理性上涨,楼市泡沫膨胀得更加剧烈,并最终导致崩盘的结果。我们认为顺应市场自身的调整才能使行业未来更健康的发展。
  至于另外两个促使地产股上涨的基本面因素:一是估值,二是部分公司公布了靓丽的中期业绩预告。但是这两个因素在市场悲观的情绪下并不能起到支撑股价的实际意义。
  今年3月,楼市周成交量的环比上升曾使地产股走出一波像样的反弹,但随后成交量的下降及行业其他负面消息的增加,又使板块屡创新低。也许,盯着楼市短期的成交量炒地产股并不是一种好的策略,但是赌政策松绑或者政府出手救市的投资风险或许更大。在目前行业基本面和政策面没有发生本质改变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坚持中期策略报告中的判断,维持对行业的中性评级。同时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现金充裕、在行业调整期能够灵活制定应对策略、保持销售通畅、并积极扩张的企业。
  一、长城视点
  1.1楼市6月“量缩价滞”特征进一步凸显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涨幅比5月低一个百分点,环比涨幅为0。新建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2%,涨幅比5月低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涨幅比5月低0.1个百分点;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新建住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全国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指数自今年1月达到顶点以来,连续5个月下降,房价滞涨成为量缩之后楼市调整的另一主要信号。
  鉴于去年三季度全国房价涨幅较快,我们预计今年三季度全国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指数还将进一步下跌。
  6月份,我们重点跟踪的大城市中,上海、杭州、深圳、广州、武汉、重庆等地住宅成交量较5月明显萎缩,环比大幅下滑15%-40%,而同比的情况是下降35%-50%。
  在传统的5月销售旺季过去后,6月份全国楼市在观望中成交情况进一步恶化。在销售极度冷清的情况下,北京、天津、上海、武汉、重庆、成都、厦门都出现了房价先降后升的震荡走势,总体上仍处于高位徘徊。此外,北京、深圳、广州和重庆今年以来新增供应量明显大于销售量,供大于求的局面必将延长楼市的调整。我们预计,如果没有外部的明显刺激,7月全国各大城市销量仍将维持在6月的水平。若开发商普遍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则有望推动成交量的回升。
  1.2赌政策松绑未必当前最优选择
  近期地产股的表现可谓跌宕起伏,从一周前整体上涨约20%,到本周集体下跌近15%,两周时间股价又重回起点。我们认为,造成地产股短期走势上窜下跳的主要原因,还是市场对于紧缩货币政策会否放松的预期在变换闪烁。
  6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物价指数和GDP增速双双下滑,国家领导人在江浙等地考察时,最新表态把保证经济平稳发展摆在了控制物价之前,因此被市场解读为下半年宏观政策存在放松的可能,尤其是信贷政策,从而对资金紧张的房地产企业构成实际利好。但另一方面,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快速上升,国际市场再度传来美国次贷危机拖累经济的严峻后果,同时建设部官员也表示近期出台行业扶持政策的可能性较低,放松紧缩政策的预期似乎再次面临落空。
  对于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否放松,我们认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大规模放松和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都不大。假如下半年信贷政策真的出现松动,无疑将增强资金紧张的开发商抵御楼市调整的能力,则降价销售的动力不复存在,其间接后果是延长挤出房价泡沫的调整时间。此外,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松动,并不能改变房价过高、自住需求购买力不足的现实,同时未必能扭转大众对于房价下跌的预期,因此对改善楼市低迷的作用有限,难以实际增强地产公司的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近期市场对于政府是否应该出手救市的争议越来越大。我们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良性的,并不会造成银行乃至整个经济的危机。如果政府救市,有可能造成房价再度非理性上涨,楼市泡沫膨胀得更加剧烈,并最终导致崩盘的结果。
  因此,我们认为政府不应当救市,顺应市场自身的调整才能使其未来更健康的发展。至于另外两个促使地产股上涨的基本面因素:一是估值,地产板块经过前期超跌,行业08年动态PE最低降至13倍,07年静态PE也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估值上具有吸引力。二是部分公司公布了靓丽的中期业绩预告,截至目前共18家地产股公布中期业绩预增,7家宣布扭亏,给投资者传递了尽管楼市在调整、但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未受影响的信息。但是这两个因素在市场悲观的情绪下并不能起到支撑股价的实际意义。
  一是经过反弹后,估值短期吸引力下降,且估值本身就是对市场预期和情绪的反映,估值降至历史最低不意味着封杀继续下跌的空间。而靓丽的中报业绩大部分反映的是楼市的过去式,由于预售和结算之间的时间差,去年末预售账款高的公司今年中报业绩较为靓丽;而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公司将因今年销售低迷导致中报业绩欠佳。
  今年3月,楼市周成交量的环比上升曾经促使地产股走出了一波像样的反弹,但随后成交量的下降及行业其他负面消息的增加,致使地产股屡创新低。也许,盯着楼市短期的成交量炒地产股并不是一种好的策略,但是赌政策松绑或者政府出手救市的投资风险或许更大。在目前行业基本面和政策面没有发生本质改变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坚持中期策略报告中的判断,即楼市调整时间将持续两年左右,继续维持行业中性的投资评级。同时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现金充裕、在行业调整时期能够灵活制定应对策略、保持销售通畅、并积极扩张的企业。
  二、政策及热点评述
  2.1建设部摸底房地产调控,紧缩货币政策会否放松
  主要内容及点评:
  日前有媒体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集了主要房地产开发企业,就目前房地产行业状况及开发商资金状况等问题举行了相关会议。与会消息人士指出,会议中得到的结论是目前的确出现了行业性的资金紧张,但尚未达到发生危机的程度。从紧货币政策今年可能仍会持续下去,专门出台行业扶持政策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与此同时,7月份以来,国家领导人在江浙、广东等地考察工作时,最新表态把保证经济平稳发展摆在了控制物价之前,因此被市场解读为下半年宏观政策存在放松的可能。尤其是信贷政策方面,可能放宽银行的贷款限额,以协助银根紧缩下的产业,特别是受困借钱难的中小企业。因此,饱受资金紧张之苦的中小房地产公司将明显受益。
  对于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否放松,我们认为,在政府仍把控制物价作为重要调控目标、且目前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快速上升的情况下,紧缩政策大规模放松不太可能;但同时鉴于宏观经济存在下滑风险,政府对于进一步出台紧缩政策也必然十分谨慎。另一方面,如果下半年信贷政策的确有所松动,则无疑增强了资金紧张的开发商抵御楼市调整的能力,降价销售的动力不复存在。我们认为,如此必将延长市场挤出房价泡沫的调整时间。同时,该政策不能改变自住需求因房价过高而购买力不足的现实,对于扭转大众对短期房价预期的作用难以判定,因此未必能改变销售不畅的局面,实际增强地产公司的盈利能力。
  2.2深圳官方研究机构呼吁救市引争议
  近期,深圳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布了由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撰写的《2008年上半年深圳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分析报告》,显示深圳房价已跌回一年前,而楼市的交易量今年很有可能退回十年前。面对今年以来的楼市衰退,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提出了减免交易环节税收、适度放松货币政策的“救市”建议。
  报告认为,去年以来的房价调整是对前两年市场过热发展的修正,其目的是使市场向理性轨道回归。但基于眼下深圳楼市的持续衰退,报告建议“减免房地产交易环节的营业税、契税、增值税等流转环节税收”,以降低交易门槛,鼓励和促进房地产交易,促进市场活跃。此外,报告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现行相关金融政策做一些调整,特别是结合近期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适度放松从紧的货币政策,鼓励生产、投资及消费;针对房地产方面主要是对首次购房者和90平房米以下购房者予以扶持,“应给予进一步优惠的贷款政策”以激发潜在市场需求,以及“给予各地、各商业银行一定自主权,因地制宜控制贷款规模”。
  我们认为,国家政策的目标始终是稳定房地产市场,处于短期调整中的房地产市场并不是处于崩盘的危机中,而恰恰是前期房价涨幅太高的结果,政府不应阻碍市场的理性回归。现在房地产市场短期的调整是良性的,并不会造成银行乃至整个经济的危机。其次,开发商在自身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仍不愿意降价销售,期待政策支持市场回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政府真的救市,有可能造成房价再度非理性上涨,非但使得前期调控成果化为乌有,同时亦将使房地产市场泡沫膨胀得更剧烈,其最终可能导致的崩盘结果相信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我们认为政府不应救市,顺应市场自身的调整才能有效释放房地产泡沫。
  2.3深圳楼市“断供”风波会否“绑架”银行
  近日,据经济半小时节目报道,深圳关外某楼盘业主在其所购房产价值不断缩水、欠银行的房贷数额甚至超过了房子现在的市场价,即已成为负资产的状况下,决定选择断供。深圳到底有多少购房者断供,目前尚无从知晓准确数字;但可以预计,若房价继续下跌,这一比例将会增加。因此,有人提出房地产挟持银行论,认为房价下跌将造成中国式次贷危机。
  但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房价下跌最为严重的珠三角,只有深圳和东莞出现了三分之一的跌幅,全国其他城市的房价下跌并不算严重,负资产的情况还极为罕见。其次,断供的也只是极少数现象。断供不但意味着首付和前期还贷的白白损失,还将影响到个人信用,使贷款者面临法律诉讼风险;同时断供并不意味着债务的消失,银行对按揭贷款具有无限追索权,因此一般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断供。据了解,目前部分购房者其实是在所购房产缩水严重的情况下,将“断供”作为要挟开发商补偿或者退房的手段。媒体报道的这起案例,业主在购房时仅付一层首付即获得了银行按揭贷款,因为开发商为促销替客户代垫了一成首付,因此业主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存在欺骗成分,实际上是无效的。
  香港房价泡沫破灭后,2003年6月处于负资产状态的按揭贷款达到22%,但对银行信贷违约和重组影响也仅在2%。有数据显示,到今年5月份深圳中资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不到2200亿元,不良率仅为0.67%。尽管总体房贷违约率略有上升,但没有出现大面积违约现象。预计下半年,如果深圳楼市仍未回暖,房贷违约率将有所提高,但是否会引发断供潮还有待观察。但至少从目前情况看,深圳房价的下跌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损害有限,还远不至于威胁金融安全。
  2.4三部委联合印发《2008年廉租住房工作计划》
  主要内容及点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2008年廉租住房工作计划》,提出了2008年廉租住房工作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并分解到各省(区、市)。
  计划提出,2008年底前,所有县城及以上城市都要根据国务院规定,对低保家庭中的住房困难户做到应保尽保,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扩大保障范围。2008年,新增廉租住房保障户数250万户(其中实物配租户数40万户),加上以前年度保障户数,累计廉租住房保障户数将达到350万户。计划要求,各地多渠道加大廉租住房筹集力度,重点落实在经济适用住房、普通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廉租住房的政策,推进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并积极挖掘存量住房房源,加强廉租住房分配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抓紧把任务分解到各市、县,并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切实落实土地供应和资金来源政策,确保实现计划目标。
  上述政策反应了中央政府对于落实保障住房政策的细化和监督,自24号文发布以来,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成为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首要目标。但从去年全国实际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完成投资额来看,远远没有达到预定要求。我们认为,贯彻落实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对于稳定房价、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2.5深圳调高土地增值税主要内容及点评:
  据媒体报道,从今年7月1日深圳土地增值税将按照普通标准住宅1%、别墅3%、其他类型房产2%的比率征收。此前,这一税率分别为普通标准住宅0.5%、别墅、度假村等其他房产1%。
  去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明确了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由原来的以预征为主的缴纳方式改为清算式缴纳,标志着房地产开发迎来土地增值税清算时代。但从具体执行层面看,由于大部分城市尚未出台土地增值税清算细则,因此土地增值税仍然按照预提比例征收。深圳此次提高土地增值税预征比例,从长期看对开发商的影响不大。但是从短期看,土地增值税预征额较前期增加一倍,别墅增加两倍,这会要求企业在项目开发时准备更多的周转资金,增加短期的资金压力,对于资金紧张和以开发高端物业为主的公司影响相对较大,同时对于企业短期账面利润有一定的影响。
  三、近两周楼市成交情况回顾
  3.1北京:供应量持续放大,成交量与前期持平
  供应情况:近两周北京住宅(期房)可售面积分别为1177、1184万平米,4月份以来北京住宅可售面积呈持续扩大趋势,短期供应量较为充足。
  销量情况:最近两周的住宅期房销售面积分别为24.2、16.6万平米,平均销量与前两周基本持平。
  成交价格:近两周,受高档住宅集中推出影响,内城区价格大幅上升,分别为21147元/平米、29161元/平米;近郊的价格也出现明显反弹,分别为14960元/平米、15025元/平米;远郊价格也逐步回升至6523元/平米和7286元/平米;外城区价格近两周平均价格与前两周基本持平,分别为17093元/平米、14512元/平米。总体上,北京住宅成交价格在前期下降的情况,近期有所回升,各区成交均价的反复与成交楼盘的差异性有较大关系。
  综合点评:6月份开发商加大了推盘力度,但成交量并未明显放大。6月份,商品住宅同比下降39%,1-6月份销量总体下降了45%。
  3.2上海:价格保持坚挺,销量萎缩情况进一步凸现
  供应情况:最近两周住宅可售量分别为605、609万平米,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升,可售房源区域仍以松江、浦东和闵行为主。
  销量情况:最近两周的成交量继续小幅下滑,分别为27和32万平米。
  成交价格:最近两周全市的成交均价分别为9833、9709元/平米,价格继续回落,但各区域实际价格仍在稳步上扬,外环以外住宅成交比重的回升是造成均价下滑的直接原因。内环以内最近两周的均价分别为32846、33125元/平米;内外环间的价格分别为14622、14685元/平米;外环以外的价格分析为6836、6859元/平米。总体看,上海房价一路上升的趋势并未改变,内环由于可售房源较少房价表现最为坚挺。
  综合点评:上海市场近一个月呈现明显的价涨量缩的情况,2008年6月,上海住宅成交量同比下降50%,为今年来同比降幅最大的月份。1-6月,住宅成交量同比下降扩大到27%。与此同时,内环以内和内外环间住宅成交均价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近60%和40%。
  3.3深圳:成交价格回落,市场低迷依旧
  供应情况:深圳在6月中下旬供应量激增的情况,近两周的新增供应急剧下降,前一周为687套/9.9万平米,最近一周没有新盘入市。
  成交情况:近两周的成交情况分别为788套/7.7万平米、599套/5.8万平米,由于没有新增供应,近一周成交量几乎下降到今年上半年最低水平。
  价格情况:6.23-6.29日,成交均价17088元/平方米,环比上升6.9%;6.30-7.6日,成交均价为14826元/平方米,环比下降13.2%。近两周随着豪宅的热销和转淡,成交价格先涨后跌。
  综合点评:6月份,在豪宅热销的带动下,深圳住宅成交均价反弹到12681元/平米,环比上升15%;但是剔除豪宅拉动的影响,6月份房价仅为11159元/平方米,基本与5月持平。6月新建住宅成交量为30.5万平米,环比下降21%,同比下降46%;1-6月住宅成交量同比下降54%,深圳楼市还远未走出成交低迷的困境。
  3.4广州:豪宅成交拉升均价,市场并未回暖
  供应情况:近两周的新增供应量在前周冲高后回落,分别为5549套/52.7万平方米、1434套/14.3万平方米,其中前周由碧桂园开发的楼盘占了总预售量一半以上的份额。
  成交情况:近两周的成交情况分别为473套/5.1万平米、346套/3.8万平米,成交面积较前两周下降。
  综合点评:近两个月,由于广州市中心高档楼盘成交量的增加,住宅均价重上万元,但是从二手房成交价方面,仍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同时,5月成交量并未因为旺季因素而有所放大,成交面积仅39万平米,同比下降34%,1-5月住宅同比下降49%。从供求角度看,今年以来广州楼市持续呈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市场并未回暖。
  3.5天津:价格再度回升,销量与前期持平
  销量情况:6.23-6.29日,商品住宅成交1156套/12.6万平方米;6.30-7.6日,成交879套/9.6万平方米,销量先升后降,平均销量与前期持平。
  价格情况:6.23-6.29日,成交价格为6353元/平方米,环比微涨1%;6.30-7.6日,商品住宅成交价格为7372元/平米,环比大涨16%,住宅房价接近前期平均水平。
  综合点评:6月份,天津住宅的周成交量基本围绕在略高于10万平米的周围波动,总销量约49万平米,较去年同期下降35%;1-6月同比下降27%。房价先跌后涨,再度回到前期水平。
  3.6杭州:价格高位运行,成交量继续低迷
  销量情况:6.23-6.29日,杭州市八大城区商品住宅成交370套/4.3万平米;6.30-7.6日,成交量为290套/3.3万平方米,维持在6月以来较低的周成交量水平。
  销售价格:6.23-6.29日,商品住宅均价为14019元/平方米,环比下降2.4%;6.30-7.6日,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5116元/平方米,环比上升7.8%。
  综合点评:杭州的住宅价格继续在高位运行,销量方面,5月过后,出现了明显的萎缩现象。6月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38%,同比下降73%;1-6月同比下降47%。
  3.7武汉:降价促销后,成交量明显放大
  销量情况:6.23-6.29日,武汉商品房累计成交1956套/18.6万平米;6.30-7.6日,成交1216套/12.3万平米,成交量较前期有所放大。
  成交价格:6.23-6.29日,商品房成交均价547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9.2%;6.30-7.6日,商品房成交均价为529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3.3%。
  综合点评:近两周,武汉商品房在价格显著下降的情况下销量有所放大。但总体来看,即便出现大范围降价促销,6月住宅成交量仍较5月明显下滑,环比下降近20%,同比下降50%;1-6月成交量同比也下降了50%。
  3.8重庆:房价回升,销量下降
  销量情况:6.23-6.29日,重庆商品房成交量为2202套/22万平米;6.30-7.6日,成交2153套/20.9万平米,较前期小幅下降。
  价格情况:6.23-6.29日,商品房成交均价4457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2%;6.30-7.6日,商品房成交均价为4501元/平方米,环比微涨1%。
  综合点评:近两周重庆楼市供应量上升,与此同时,成交量在房价再度回升的基础上小幅下降。6月整体成交量较前期大幅下降,环比降幅高达36%,同比下降40%,上半年成交量同比降幅扩大到20%,重庆楼市调整信号越来越强烈。
  3.9厦门:价量齐跌,市场极度低迷
  销量情况:6.23-6.29日,厦门商品住宅成交量为298套/3.3万平方米,环比增加;6.30-7.6日,成交216套/2.4万平米,成交较前期再度下降。
  价格情况:6.23-6.29日,商品住宅成交均价10429元/平方米,环比下降2.6%;6.30-7.6日,住宅成交均价8968元/平米,环比大幅下降14%。
  综合点评:尽管六月厦门楼市房价出现明显下调,但是成交面积并未随着放大,而是表现出价量齐跌的状况。楼市调整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
  四、上市公司动态
  4.1万科6月份销售数据点评
  2008年6月份,万科实现销售面积44.8万平米,销售金额43.7亿元,分别比0年同期减少38.0%和22.8%。2008年1-6月,公司累计销售面积265.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241.3亿元,分别比07年同期增长15.0%和38.1%。同时公司6月新增了位于苏州和沈阳的两个项目,新增项目储备权益面积63万平米,平均楼面地价2250元/平米,拿地速度较5月明显减缓。可以说6月份万科的销售数据并不理想,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无论同比还是环比都出现了20%-40%的下滑。但从销售均价来看,6月公司出售楼盘的成交均价为9754元/平米,同比上升24%,环比上升6%。6月份万科展现的销售情况与我们跟踪的全国重点城市的表现情况较为一致,公司下半年销售情况将对全年及09年上半年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基于我们对公司战略决策、及管理和营销能力的信心,暂时维持对公司08和09年0.76元和1.1元的盈利预测,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同时万科还公告了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奖励基金补充购入公司股票事宜。公司06、07和08年度奖励基金在07年分红派息后获得的现金红利于近日再次在二级市场上购入了本公司的股票,平均购入成本约9元/股,而前次6月购买成本约12.5元/股。股权激励基金选择在此时出手,反映了管理层认为目前股价被低估的态度。
  4.2保利地产6月份销售数据及业绩预增公告点评
  保利地产6月实现销售面积42.9万平方米,销售额40.53亿元,分别比07年同期增长30.8%和56.5%,与5月环比也分别增长81.5%和108.4%。保利销售额占上半年销售额的38%,主要得益于北京的百合花园、西山林语、长春的罗兰香谷三个新开盘项目的销售火爆。1-6月,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31.4万平方米,销售额106.99亿元,分别比07年同期增39.42%和34.53%。2008年,保利地产的目标销售额为240亿元,前六个月已完成44.6%。
  保利地产同时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与07年同期相比将有220%-270%的大幅增长。2007年上半年,保利地产实现净利润2.78亿元。中报业绩预增稍稍超出市场预期,主要源于公司在上半年结转进度加快。我们认为,保利地产能够在市场低迷之际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主要源自于重点项目在合理价位推盘实现了较好的认购额,这也是保利在土地成本方面的优势决定的。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目前楼市调整期仍未停止扩张的步伐,截止2008年7月11日,公司土地储备超2000万平米,公司08年新增土地储备权益建筑面积296万平米,涉及金额38.97亿,土地成本极为低廉,平均楼面地价仅945元/平米,新增土地储备主要位于二、三线城市,目前仅28%的土地储备位于广州,土地储备结构更趋合理。同时公司43亿公司债的发行将使公司正常快速发展无忧,即使短期内楼市不能回暖,保利依然能保持快速增长。
  预计公司2008年、2009年的EPS分别为1.18元、1.89元,对应7月11日市盈率分别为14.33、8。95倍,目前每股NAV为13.2元,具有估值优势,维持推荐评级。
  4.3金地集团6月份销售数据点评
  2008年6月金地集团共实现销售面积11.06万平方米,较上月增长42.89%;销售金额12.98亿元,较上月增长95.48%。2008年1月至6月,公司共实现销售面积47.6万平米,较上年同期销售面积下降11.97%;销售金额49.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9%。6月份销售面积和金额的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在该月的推盘量较大,市场目前并未出现回暖迹象。从整个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得益于房价上涨,公司销售金额有所上升,但销售面积却呈下滑的状态。金地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其产品质量、营销能力均优于一般的开发企业,由此可见市场目前处于一个整体滞销的状态。(作者:刘昆 长城证券)

分析趋势销售情况下降成交价格政策楼市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