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白酒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十字关头,外临红酒、啤酒、黄酒、各类各样的保健酒以及含酒精饮料的打压,上有国家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的紧束,内有各地大小无数品牌的搏杀。 1、 白酒市场供大于求 目前,中国有37000多家白酒生产企业
中国白酒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十字关头,外临红酒、啤酒、黄酒、各类各样的保健酒以及含酒精饮料的打压,上有国家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的紧束,内有各地大小无数品牌的搏杀。
1、 白酒市场供大于求
目前,中国有37000多家白酒生产企业,30000多个白酒品牌, 中国白酒的产量经历了一个典型的波峰。从1992年开始,白酒产量持续走高,1996年达到了最高峰800多万吨,其后开始走低。1998年开始大幅度滑坡,估计这种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2001年白酒产量400多万吨。预计2004年2005年白酒产量肯定会有小幅度下降,稳定在400万吨左右。当然,其中也因统计口径不一致,如98年酒精度折合到65度计算,加上全国各地散酒及重复的计算:如邛崃的基酒到山东的秦池、秦池灌装后又进行计算,于是造成中国白酒市场几年时间内的巨大落差。未来3-5年中国白酒产量会保持在350万吨-400万吨之间。
白酒需求总体上中低档白酒呈现萎缩局面,高档和超高档酒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替代产品的快速增长,即作为白酒替代产品的啤酒、葡萄酒、软饮料快速增长,从而限制了白酒的扩张边界;消费群体的减少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国企改革的影响等等。
2、 白酒市场竞争激烈、残酷
较低的进入门槛让白酒行业本身的竞争就十分的激烈。上市公司业绩下降,很多新的企业集团面对2001年中国白酒产业大调整的机会,开始进入白酒产业,于是买断经营的现象成了一道风景,如娃哈哈集团、红豆集团、广东鸿森集团、重庆力帆、万达集团等。部分买断品牌也迅速崛起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如金六福、浏阳河、金剑南、剑南娇子等,其中金六福用不到四年时间就达到近20亿元的销售。一些小型酒厂开始趁机崛起,白酒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3、白酒的媒体宣传过度,失去信任
电视台的白酒广告喧闹非常,尤其是在白酒销售的旺季,广告更是铺天盖地。由于白酒广告信息的过度传播,消费者对产品失去信任感,对白酒品牌无所适从。巨额广告垒起了巨大的品牌泡沫,加剧了白酒低层次、低水平的竞争,单凭传统媒体广告塑造的白酒品牌价值显得无比脆弱。很多“资本大鳄”挟巨资涌入白酒市场,由于过于急功近利和自信,大多被市场很好的教训了一番。突出的例子是靠炒作掀开白酒业财富神话的“赤水河”,即使是中国最善于炒作的大师,也未能如愿以偿坐到“中国酒业大亨”的“宝座”之上。没有踏踏实实的通路建设,没有真情实意的消费者沟通,渠道不清晰,终端看不见,消费者既不会“冲动消费”,也没有因促销活动而逐步培养品牌忠诚,大多数炒作的结果,都是一个空欢喜!
4、众多子品牌纷纷出笼,让人眼花缭乱
近几年白酒业的二品名和子(孙)品名太多,让人眼花缭乱。一个酒厂(或者挂靠在酒厂之下)随便就有几十个品种,全国上万个酒厂,大凡有一点名气的企业,旗下都有很多个子品牌,很多子品牌的产生,只是来源于一个“好名字”的创意,或者看见别人一个品牌打响了,马上紧跟模仿一个。 众多子品牌纷纷出笼的结果,是企业产品价格没有区隔,通路没有区隔,消费者没有区隔,区域市场里面自家人乱作一团,经销商和消费者无所适从,市场越做越小。(来源:糖酒快讯)
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