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入夏后,不少市民选择在重庆本地避暑。他们大多已与本地某个避暑地结下了不舍情缘:或留恋仙女山的绿草,或爱上四面山的瀑布,或闻惯了红池坝的野花香……

  今年入夏后,不少市民选择在重庆本地避暑。他们大多已与本地某个避暑地结下了不舍情缘:或留恋仙女山的绿草,或爱上四面山的瀑布,或闻惯了红池坝的野花香……

  在他们看来,重庆可供选择的避暑地点多,家门口就有好去处。事实上,重庆避暑资源丰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山水之城,重庆许多区县立体气候明显,沟壑纵横的地理环境,自然不缺绚丽风景和清凉气候。

  业内专家认为,重庆的避暑产业有样板、有亮点,但和周边省市相比,短板也很明显。要让本地的避暑客不外流,目前要做的是,样板要叫得更响,短板要尽快补上。

  样板

  仙女山曾一天接待18万余人

  “我选择在仙女山避暑,一是这里凉快,二是这里的熟人多了。”对大量重庆人去外地避暑,家住渝北新牌坊的何云吉笑称自己是坚定的“留守派”。

  “如果要搞评选,我可算得上是仙女山的铁杆旅客了。”今年66岁的何云吉称,最近8年,她年年选择在仙女山避暑,最初是在仙女山镇租房住,现在索性在镇上买了一套3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每年在山上住3个月左右。8年来,仙女山成了她的另一个家。

  提及就近避暑,武隆仙女山是众多重庆本地市民的首选地:这里是我市最早开发的避暑地之一,离重庆主城区较近,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2℃,每年入夏,山上满眼碧草,朵朵盛开的野花,簇拥成一团团,像是铺了华美的地毯。

  经过多年发展,仙女山已是重庆避暑产业当之无愧的样板:坐拥森林33万亩,高山草原10万亩,跻身国家5A级景区。配套设施齐全,近几年已相继建成了市民广场、民俗赛马场、高尔夫球场、室内体育馆、登山步道等设施,星级酒店也比较多。

  家住南坪的肖侠也是仙女山的“铁杆旅客”,他已连续5年时间在仙女山度夏了。对他来说,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仙女山在配套服务等方面每年都是明显的改进、提升。

  “几年前,我们抱怨上山拥堵,没想到路况很快得到改变。”肖侠说,去年6月,土坎乌江大桥和武仙路复线建成通车,从重庆方向到武隆仙女山由以前的1条路增加到3条,现在往返畅通多了。

  还有一件事,也让肖侠一想起就很“暖心”。他们的住所附近无公交车营运,有时外出办事或买菜,显得不方便。没想到,他们反映后当地政府十分重视,今年他一上山,竟发现场镇上有了巡游出租车。原来,为解决避暑市民出行难问题,武隆区交委前不久召集区内的4家出租车公司,决定组建巡游出租车队,从7月起至暑期结束,由4家出租车公司安排10辆出租车常驻仙女山镇,为避暑市民提供出行服务。

  “我感觉到,近两年来仙女山度假的年轻人也多些了。”肖侠说,这得益于当地不断的推出特色活动。如今,年轻人来仙女山,可以在高山滑草场滑草,可以在草原策马,可以玩真人CS枪战,还可以驾驶山地越野车。而漂流、音乐会、篝火晚会、采摘等体验性项目,更是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据该景区统计,今年7月以来,景区最多的一天,接待避暑客人18万余人。

  黄水配套设施不断提档升级

  两年前,由重庆市旅游局等有关部门指导、商报参与调查发布的《重庆避暑休闲人气指数报告》被官方认为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在该报告上,石柱黄水、江津四面山、南川金佛山、巫山当阳大峡谷-葱坪湿地公园、万盛黑山谷、云阳龙缸等景区,都有极高人气。在很多重庆人眼里,它们也是不错的避暑之地。

  石柱黄水,是众多重庆市民避暑的首选地。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地处三峡库区腹地,距石柱县城63公里。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夏季平均气温在19.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50天,是理想的生态休闲康养旅游胜地。

  最近几年,黄水大力加强配套服务建设,建成了一批停车场,还与重庆医科大学合作,建立了黄水康复医院,让众多前来避暑的游客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在服务上,它也不断地提档升级。在那里,游客可以参与到草场露营派对、草场山地越野跑、土家风情灯会展、露天篝火晚会等精彩纷呈的活动。改版后的《天上黄水》大型演出每晚一场,极大丰富了游客朋友们的娱乐生活。

  而江津四面山,也是我市目前比较成熟的避暑地之一。

  四面山位于江津南部,至今保持着原始、自然、古朴的生态环境,它境内瀑布众多,有“千瀑之乡”之称。更重要的是,这里夏季气温只有22至25℃,非常适合避暑休闲。随着6月29日江习高速重庆段建成通车,四面山的区位优势一下子凸显出来,从主城出发,到四面山避暑只要1.5小时,成为离主城最近的避暑胜地之一。

  去年,市农委发布的全市避暑纳凉指南,全市的避暑纳凉点,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大巴山、渝东南武陵山、渝南大娄山三大区域,共46个片区。这些地方的一些“高山纳凉点”,稍加雕琢,都极易成为重庆避暑产业的“后起之秀”。

  短板

  资源是优势配套成短板

  重庆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但在配套上,短板也突出。说起重庆旅游产业的现状,重庆旅发委有关负责人一句话概括:“资源是优势,配套成短板”。

  短板1:起步较晚基础设施较差

  由于我市避暑产业起步较晚,而避暑地一般在高山,因此在道路、住宿、水电气供应、通信保障等基础设施配套尚需完善。

  以城口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该景区位于城口县庙坝镇境内,地处大巴山脉南麓,海拔2000多米。其自然资源丰富,有草场、瀑布、峡谷、溶洞、千年杜鹃等自然景观,年平均温度只有20℃左右,是非常适合避暑的地方,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再以供水保障为例,这是发展旅游业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可现实情况是,一些避暑地位于高山,本就缺水,加之夏季干旱,游客一多,部分地方可能就会出现停水、断水现象,而这些方面跟不上,对景区营运影响很大。

  再比如,医疗问题,连仙女山、四面山等这些已相对成熟的景区以前也只有乡镇卫生院级别的服务,直到游客频频反映,这些地方近几年才有改善。但在不少避暑地,医疗条件仍是不少游客所顾忌的。

  短板2 耍事单一难留“长住客”

  “四面山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可是旅游内容太单一了!除了气候凉爽,感觉可供客人参与的娱乐项目太少了!”从事教育咨询的李先生近日吐槽,他们上周和几个朋友去四面山耍了一趟,第一天还觉得新鲜,可第二天大家觉得没有什么感兴趣的“耍事”了,于是都懒得出门了。

  在调查中发现,在重庆不少避暑地,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品同质化、休闲娱乐配套不足、缺乏体验性等问题。而耍事单一,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留不住客,造成过路客多、长住客少,回头客更少。

  重庆的避暑业,仅靠气候凉爽的状况必须改变,要做大,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

  短板3 链条较短多是“断季”经营

  在调查中发现,重庆的避暑地,特别是中小型景区、高山纳凉点,大多还存在“忙一季,闲三季”的窘境,营销周期大多只有夏季的三四个月时间,资产、资源其余时间大多处于闲置状态,“断季”经营特征明显。在大多避暑地,“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的四季歌没有唱响,深层次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形成。

  短板4 营销不够有人乱打避暑牌

  坐等客来,对网上营销等不重视的现象,在重庆本地一些避暑地不同程度存在。而同时,一些旅游地产项目为了促销,乱打避暑牌,一些所谓的避暑地,夏天依然热得无法入睡,这无疑是砸重庆避暑产业的招牌。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我市避暑产业要后来居上,除了要尽快形成自己的特色外,还必须变等客上门为“引客上门”,主动出击找市场、搞促销,规范产业发展。

  声音

  网友吐槽避暑中的“小遗憾”

  网友“小眉小眼”:上周五随老爸去彭水“歇凉”,住进一农家乐,农房改成的房子隔音效果太差了,隔壁房间的人打麻将,声声入耳,搞得本小姐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头昏脑涨,游览兴趣全无了!

  网友“裸奔的蚂蚁”:前不久带我家老爷子去云阳龙缸耍,在一农家乐点吃“烧公鸡”,一再强调老人牙口不好,多炖一下,结果鸡上来硬得无法下嘴,老板竟辩解土鸡就是这样,无语!

  网友“盆盆妹”:上周去巫溪红池坝,正准备去看神奇的“夏冰洞”,孩子突然觉得恶心想吐,附近医疗条件有限,带着孩子匆匆往回赶,红池坝之旅就这么结束了!

  网友“三角树叶”:上周去奉节天坑地缝避暑,白天耍得很高兴,只是晚上房间和被子都有点湿润,还有点霉臭味,睡得不好!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