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数据显示,今年初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屡创新高,9月份的销量更是再次刷新单月历史纪录。但伴随新能源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纯电动汽车在实际使用中的矛盾也变得愈发凸显,无论是国庆期间高速公路上“一桩难求”的充电尴尬,还是“夏天不敢开空调”、“冬天不敢开暖风”的续航焦虑,都将电动车与充电效率匹配较低的难题拉到大众面前。

  在全球高度关注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期语境下,汽车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性变革,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与此同时,借力双循环、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东风,国内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上下游产业链,带动全行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趋势。

 

数据显示,今年初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屡创新高,9月份的销量更是再次刷新单月历史纪录。但伴随新能源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纯电动汽车在实际使用中的矛盾也变得愈发凸显,无论是国庆期间高速公路上“一桩难求”的充电尴尬,还是“夏天不敢开空调”、“冬天不敢开暖风”的续航焦虑,都将电动车与充电效率匹配较低的难题拉到大众面前。

保障民众公路出行,是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事实上,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迅猛,已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设施网络。但从整体来看,世界范围内针对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体系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尤其是现阶段纯电汽车充电时长和续航提升的实际成效,难以完全满足民众所需。

业内专家表示,在新能源汽车高速成长的过程中,遇到阶段性难题在所难免,只要相关部门从规划上统筹,在继续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不断改善充电体系建设,同时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就不会对新能源汽车发展产生长期影响。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开始添置第二、第三辆汽车,成为“多车家庭”。

数据显示,如今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相关市场的销量始终持续保持高位增长。今年1—9月,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215.7万辆,同比增长1.9倍,占生产企业新车销量的11.6%。

行业分析师李姝钰表示,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所有国家未来能源发展的宗旨。其中,作为实现交通出行领域碳减排的重要战略措施,合理化调整汽车产品结构、发展新能源汽车,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也由此拉开了全球汽车市场迈入产业转型调整的序幕。

近年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推动力度不断加码,利好政策密集落地,快速成长的中国市场和日渐崛起的汽车工业为中国车企发展带来机遇。受益于产品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核心技术的长期积累和质量水平的稳步提高,国内高质量新能源汽车产品层出不穷,民族汽车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加速形成,消费者信心大幅提振。

10月12日,中国质量协会发布《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为80分(满分100分),与燃油汽车持平。其中,纯电动汽车用户满意度指数为80分,再创历史新高,同比提高2分,连续6年增长。李姝钰认为,在传统汽车生产商和造车新势力的积极探索下,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的比较优势逐渐扩大,得到广大用户认可,将进一步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信心与良好发展氛围,对促进我国整个汽车行业的转型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排队充电引关注

对于纯电动车车主,或者有购买意愿的潜在车主而言,“里程焦虑”是始终绕不开的现实话题。有多名新能源车主反映,现实中,新能源车的实际续航和充能便利性还不能与传统燃油车比肩,尤其是在冬季,纯电动汽车电池续航大幅“缩水”问题也十分突出。此外,城市里充电桩分布不合理、接口标准不统一、利用率较低、监管维护不到位也都是常见的现象。

数据显示,今年10月1日,国内高速公路充电设施充电量达到142.92万千瓦时,接近平时日充电量的4倍,创历史新高。据了解,多数高公路服务区设有4—6个充电桩,以1小时的充电时间估算,若每个充电桩前有三辆汽车排队,完成一次充电大概耗时4个小时左右,长时间的等待让充电难的问题愈发凸显,极大影响了出行体验和心情。

事实上,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我国充电桩等基础配套设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周期。据工信部透露,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6月底,已建成各类充电桩194.7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92.3万个、私人桩102.4万个,换电站716座,已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设施网络。

虽然我国持续大力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却仍无法完全满足电动车增长后的差异化需求,而节假日大规模出行充电难所反映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相对滞后。华昇能源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田晓表示,节假日高峰出行毕竟不是常态,就此而言,若因此大量铺设充电桩,成本很难收回,供需关系很难得到平衡,预计未来部分高速公路和个别酒店、旅游热门地区的充电需求与供电服务不匹配的情况仍会持续。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也是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整体来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基本支撑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目前仍需加大建设力度,优化布局,来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

为保障今后新能源汽车的远距离出行需求,国家电网表示,将加快高速公路充电站建设,预计2025年实现东部地区高速公路充电站覆盖率达到80%,中西部地区达到60%。同时,也将对早期建成的充电桩升级改造,在京沪高速开展超级大功率充电桩建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通过新四化转型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机遇期。田晓指出,要解决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要求,就需要相关部门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发展,在新体系动力电池、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电驱动系统、高精度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方面加快补齐短板。同时,进一步发挥统筹协同能力,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合理调度,避免重复的无序建设,从而实现充电桩的均衡分布与高效利用,才能让新能源汽车突破仅仅囿于城市代步的藩篱,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