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对行业内相关的专家、厂商、渠道商、业务(销售)人员及客户进行访谈,获取最新的一手市场资料;
- 艾凯咨询集团对长期监测采集的数据资料;
- 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的数据与资料;
- 行业公开信息;
- 行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
- 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 对行业的重要数据指标进行连续性对比,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专家咨询、小组讨论、桌面研究等方法对核心数据和观点进行反复论证。
报告简介:

一、2004年全球继电器市场
发展概述
3 (一) 发展现状
4 (二) 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概要
4 1、美国
4 2、日本
4 3、欧洲
5 4、亚太(除日本)
6 (一) 市场规模
6 1、总量规模
6 2、增长速度
7 (二) 产品市场结构
9 (三) 应用市场结构
11 (四) 品牌市场结构
13 (一) 需求分析
13 1、汽车及宽带产业发展迅速,带动继电器市场需求
13 2、市场竞争激烈,继电器产品价格有很大的下滑压力
13 3、中国客户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对继电器产品定制需求增加
14 (二) 供给分析
14 1、继电器厂商加强研发,不断推出高端继电器产品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16 3、加强产品研发能力,增强客户定制需求服务能力
16 4、多种策略并举,加强分销渠道力度
17 1、主要应用领域竞争格局分析
17 2、重点产品领域竞争格局分析
18 (二) 主力厂商竞争力分析
18 1、欧姆龙
19 2、泰科
20 3、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20 4、松下电工有限公司
21 5、东莞三友电器有限公司
21 6、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
22 7、阿城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22 8、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
22 9、许继集团
23 10、宁波天波港联电子有限公司
23 11、乐清东亚电子公司
24 12、合力顺公司
24 13、陕西群力无线电器材厂
25 14、国营群英无线电器材厂
25 15、万佳电器有限公司
26 1、通信、汽车及家电行业的持续发展
26 2、电力及交通行业投资强劲
26 3、新型技术的不断涌现
27 (二) 不利因素
27 1、来自各个大型OEM厂商的价格压力
27 2、低端继电器产品供大于求
27 3、部分产业配套格局对本地继电器厂商形成一定制约
28 1、电子产品数字化,对继电器产品尺寸及重量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29 (二) 渠道发展趋势
29 1、分销仍然是主要的渠道形式,分销重要性将不断突出
29 (三) 用户需求趋势
29 1、网络通信和汽车仍然是主要需求领域
30 2、电力、交通等行业需求成为新的增长点
31 (四) 服务发展趋势
31 1、继电器定制化需求不断增加
31 2、综合服务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32 (一) 市场规模预测
33 (二) 市场结构预测
33 1、产品市场结构
35 2、应用市场结构
37 (一) 产品策略
37 1、加强产品开发力度,满足电子产品数字化需求
37 2、开发固态继电器及组合继电器,积极应对市场需要
37 (二) 渠道策略
37 1、加强分销策略,采取多层次的模式
37 2、加强渠道本地化管理,充分了解客户需求
38 (三) 销售策略
38 1、关注电信及汽车领域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继电器产品
38 (四) 服务策略
38 1、供应商加强研发投入,满足订制元器件需求
38 2、努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提供一站式服务
6 表2 2000-2004年中国继电器市场规模与增长
8 表3 2004年中国继电器产品市场结构
10 表4 2004年中国继电器应用市场结构
11 表5 2004年中国继电器应用市场结构
32 表6 2005-2009年中国继电器市场规模与增长速度预测
36 表10 2005-2009年中国继电器应用市场结构预测(按市场份额)
7 图2 2000-2004年中国继电器市场规模与增长(销售量)
7 图3 2000-2004年中国继电器市场规模与增长(销售额)
8 图4 2004年中国继电器产品市场结构(销量)
9 图5 2004年中国继电器产品市场结构(销售额)
10 图6 2004年中国继电器应用市场结构(销售量)
10 图7 2004年中国继电器应用市场结构(销售额)
12 图8 2004年中国继电器市场品牌结构
32 图9 2005-2009年中国继电器市场销量与增长速度预测
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