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对行业内相关的专家、厂商、渠道商、业务(销售)人员及客户进行访谈,获取最新的一手市场资料;
  • 艾凯咨询集团对长期监测采集的数据资料;
  • 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的数据与资料;
  • 行业公开信息;
  • 行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
  • 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 对行业的重要数据指标进行连续性对比,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专家咨询、小组讨论、桌面研究等方法对核心数据和观点进行反复论证。

报告简介:

2008年中国内河运输投资分析
  按我国内陆主要河流进行区分,我国内河港口主要包括:长江水系港口、京杭运河水系港口、珠江水系港口和黑龙江水系港口。
  “十五”期间,我国内河主要港口发展迅速,面貌有较大改观。长江、西江干线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成了一批内河集装箱、大宗散货和汽车滚装等专业化泊位,形成了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港区,港口的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内河航运的特殊优势将更加明显,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07年我国内河货物吞吐量共计82778.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7.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9336.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2.3%。其中苏州港以年吞吐量18129.5万吨名列内河港口吞吐量之榜首,此外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还有南通港和南京港,2007年货物吞吐量分别为12302.5万吨和10815万吨。
  《2008年中国内河运输投资分析》以翔实、客观的数据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我国内河运输业的发展规律,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本研究报告依据交通部、中国海关总署、国家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渠道数据,同时采用中心大量产业数据库以及我们对内河运输行业所进行的市场调查资料,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内河运输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


〖 目 录 〗

第一部分 内河运输2007年运行分析
第一章 2007年内河水路运输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07年内河运输运行指标分析
第二节 内河水路运输的分类及特点
一、内河水路运输的分类
二、内河水路运输的特点
三、内河水路运输船舶
第二章 2007年内河运输国内国际宏观经济运营环境
第一节 2007年宏观经济分析
第二节2008年中国经济运行预测
一、2008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
二、2008年经济预测
第三节 2007-2008年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一、美国
二、欧盟
三、日本
四、金砖四国
五、2008年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第三章 国际内河水路运输发展概况
第一节 欧洲内河水路运输业发展状况
第二节 内河航运欧洲运输中的地位特征
一、欧洲内河航运楷模:荷兰
二、德国注重内河航运作用加强水运建设发展
三、欧洲内河航运新趋势
四、欧洲内河航运政策与立法
五、西欧内河航运经验
第二节 国外内河航运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一、贯彻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
二、设立专门机构统一负责河流的综合开发和管理
三、沟通水系,建立干支相通、标准统一的高等级航道网
四、政府负责航道建设与维护
五、制定多种优惠政策,促进内河航运发展
第四章 内河水路运输业外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内河水路运输的管理体系
一、2008年我国公路水路春运管理措施
二、中国大规模整治内河水域船舶超载
三、交通部要求淘汰低标准船舶
四、航运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
五、国内航运法规建设
六、全国内河航道养护管理将全面受检
第二节 内河水路建设政策分析
第三节 内河集装箱运输政策分析
第四节 内河航道建设发展“十五”规划
第二部分 内河运输2008年发展预测
第五章 我国内河水路运输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内河水路运输产业综述
第二节 我国内河航道建设情况
第三节 我国内河港口建设情况
一、内河港口总体情况分析
二、我国内河港口建设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内河水路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情况
第五节 水运装备情况
第六章 我国内河水路运输运行状况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内河水路运输运行特点分析
一、长江干线水运有大幅增长
二、地区差异较大
第二节 我国内河货物运输情况分析
一、长江水系
二、珠江水系
三、京杭运河
四、黑龙江水系
五、内河各水系货物运输情况
第三节 我国内河旅客运输情况分析
第四节 我国内河航运公司和船队情况
第七章 我国内河集装箱运输情况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内河集装箱运输情况概述
第二节 内河集装箱运输环境分析
第三节 内支线集装箱运输市场情况分析
一、内支线活络中国经济动脉
二、内支线集装箱运输2007年情况
第四节 内河集装箱运输的地区结构分析
一、国际标准集装箱在内河运输市场的地区结构分析
二、国内自然集装箱在内河运输市场的地区结构分析
第五节 内河集装箱运输业的竞争结构分析
第六节 内河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方向
第八章 我国内河港口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内河港口的运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 完善港口布局推进内河航运
第三节 我国内河港口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六节 沿海港口和内河港口的比较分析
第九章 区域内河运输运行分析
第一节 长江水运运输分析
第二节 华东地区城市内河运输规划发展
一、上海内河航运规划发展
二、“十一五”南京内河航道改造规划
三、京杭运河发展动态
第三节 广东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一、广东强势发展水运优势
二、广东内河航道发展规划
第四节 西部内河航运发展建议
一、航道建设
二、港口建设
三、船舶建设
第十章 我国内河运输规划及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内河航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地位和作用分析
第二节 我国内河航运规划体系分析
一、内河航运规划及其分类
二、内河航运规划体系
三、内河航运规划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内河航运前景
一、内河航运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二、全国内河航运进一步发展思路的思考
三、内河航运的再定位
四、内河航运的现代化
第十一章 我国内河水路运输业的发展预测
第一节 长江水运发展预测
第二节 船舶大型化趋势
第三节 其他发展趋势分析
一、管理信息化趋势明显
二、多方协作形成合力
第三部分 内河运输发展竞争策略分析
第十二章 内河水路运输企业融资方式分析
第一节 2007年国家宏观投融资政策分析
一、2007年融资环境分析
二、《中小企业国际开拓资金管理办法》分析
三、深交所推出中小企业板块
第二节 内河水路运输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
一、内河水路运输企业IPO融资方式分析
二、内河水路运输企业债券市场融资方式分析
三、境外上市筹资方式——以香港创业板上市为例
四、风险资本对内河水路运输企业的适用性
五、中小企业板块融资
六、内河水路运输企业的其他融资途径
第十三章 内河水路运输业的投融资分析
第一节 总体情况简介
第二节 内河水运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与政策措施
一、融资体制重大变革浙江向民资开放内河航道建设
一、国家政策性银行支持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二、成立地方性内河水运建设投资公司
三、建立发展水运专项基金
四、积极吸收和利用外资
五、积极推进水运运价的改革
第三节 内河水运融资渠道分析
一、境内贷款
二、境外贷款
三、证券融资
四、BOT方式融资
五、融资租赁
第四节 内河水运建设资金分析
第十四章 内河水运上市公司分析
第一节 重庆港九(600279)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2007年经营情况
三、公司财务分析
四、公司发展规划
第二节 长运股份(600369)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分析
三、公司财务分析
第三节 亚通股份(600692)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亚通股份经营分析
三、公司财务分析
四、公司发展展望
第四节 南京水运(600087)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分析
三、公司财务分析
四、公司发展展望
第十五章 内河水路运输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 内河水路运输业的整体投资思路
一、产业规模的发展及资金需求量
二、产业总体效益判断
第二节 内河港口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 内河集装箱运输投资机会分析
第四节 从“十一五”计划看内河水路运输投资计划
第十六章 内河水路运输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内河水路运输业SWOT分析
一、优势
二、劣势
三、机会
四、威胁
第二节 内河水路运输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
第三节 内河水路运输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对内河水路运输的影响
二、西部大开发对我国内河水路运输的影响
三、铁路“瓶颈”对我国内河集装箱疏运的影响
四、燃油价格上升对于我国内河水运企业的影响
五、物流产业对我国内河水运业的影响
六、旅游产业对内河水运业的影响
七、水能开发对我国内河水运业的影响
第四节 内河水路运输业面临的风险分析
一、经营风险
二、行业风险
三、市场风险
四、政策风险
五、外汇风险
附录
附录一:我国内河航运的发展战略
附录二:《广东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表1.1 2007年全国主要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统计
表1.2 2008年1-2月全国内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表2.1 2007年1-11月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总值表
表4.1 2008年02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表5.1 2006年内河航道表
表5.2 2006年底我国内河主要港口码头泊位数
表6.1 2007年长江航运现状及2008预测
表6.2 全国水路旅客运输情况
表6.3国内内河运力规模前10名公司
表6.4 国内水上运输船舶统计
表6.5 国内运输船舶统计
表6.6 1995年-2003年我国内河船队运力发展
表7.1 国际标准集装箱内河运输量的地区分布
表7.2 中国内河运输业的自然集装箱数量统计
表8.1我国历年内河港口分货类吞吐总量表
表8.2 2007年11月止我国主要内河港口吞吐量情况
表8.3 2007年沿海港口与内河港口吞吐量对比
表9.1 2007年长江干线港口运输生产完成情况表
表12.1 部分获香港创业板保荐人资格的公司名单
表12.2 美国风险资本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投入的资金比例(%)
表14.1 重庆港九2007年主营构成
表14.2 2007年重庆港九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表14.3 重庆港九2007年主营业务及其经营状况
表14.4 重庆港九2007年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表14.5 历年重庆港九简要财务指标
表14.6 历年重庆港九每股指标
表14.7 历年重庆港九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
表14.8 历年重庆港九经营与发展能力
表14.9 历年重庆港九资产与负债情况
表14.10 历年重庆港九现金流量情况
表14.11 长运股份2007年主营构成
表14.12 长运股份2007年主营业务及其经营状况
表14.13 历年长运股份简要财务指标
表14.14 历年长运股份每股指标
表14.15 历年长运股份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
表14.16 历年长运股份经营与发展能力
表14.17 历年长运股份资产与负债情况
表14.18 历年长运股份现金流量情况
表14.19 2007年亚通股份主营构成
表14.20 亚通股份2007年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表14.21 亚通股份2007年主营收入分地区情况
表14.22 历年亚通股份简要财务指标
表14.23 历年亚通股份每股指标
表14.24 历年亚通股份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
表14.25 历年亚通股份经营与发展能力
表14.26 历年亚通股份资产与负债情况
表14.27 历年亚通股份现金流量情况
表14.28 2007年长航油运主营构成
表14.29 2007年长航油运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表14.30 2007年长航油运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表14.31 历年长航油运简要财务指标
表14.32 历年长航油运每股指标
表14.33 历年长航油运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
表14.34 历年长航油运经营与发展能力
表14.35 历年长航油运资产与负债情况
表14.36 历年长航油运现金流量情况
表一 2005-2010年广东省客货运量预测表
表二 广东内河集装箱运量及沿海集装箱吞吐量预测表
图1.1 2007年1-11月全国内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
图1.2 2008年1-2月全国内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图2.1 2003-2007年工业生产增加值
图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图2.3 2003-2007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率
图2.4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图2.5中日韩三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对比
图2.6 CPI指数和PPI指数
图2.7 物价满意度大幅度下降
图2.8 2006-2007年房屋销售价格
图2.9 2003-2007年收入感受指数
图2.10 2001-2007年美国营建许可及新屋动工数持续下行
图2.11 美国连排新屋动工数急跌
图2.12 美国房市供需缺口有所改善
图2.13 2001-2007年美国工业产出及产能利用率
图2.14 费城联储局制造业指数大幅下挫
图2.15 美国零售增速放缓
图2.16 2008年初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反弹
图2.17 2004-2008年1月美国首次申请失业保险人数
图2.18 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回调
图2.19 日本增长缓慢的收入难以支持消费
图2.20 2004-2007年日本消费者信心指数
图2.21 日本2007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反弹
图2.22 2005-2007年日本出口增速
图2.23 美国占日本出口比重减小
图2.24 日本Tankan企业景气指数处于高位
图2.25 日本产能利用率高企
图2.26 日本土地价格回暖
图2.27 日本房屋市场急速下滑
图2.28 日本GDP平减指数连续多年倒退
图2.29 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负增长
图2.30 日本国债占GDP比重持续增长
图5.1 历年内河航道里程变化趋势图
图5.2 我国主要内河港口分布图
图5.3 2007年底我国内河各水系万吨港口分布情况
图5.4 1995-2006年我国内河主要港口码头长度
图5.5 1995-2006年我国内河主要港口码头个数
图5.6 1995-2006年我国内河主要港口万吨级码头个数
图5.7 1995-2006年我国内河港口万吨级码头比重变化图
图6.1 各省市内河水运货运量图
图6.2 各省市内河货运周转量图
图6.3 2001~2007年长江水系完成货运量
图6.4 2001~2007年珠江水系完成货运量
图6.5 2001~2007年京杭运河完成货运量
图6.6 2001~2007年黑龙江水系完成货运量
图6.7 2007年内河各水系货运量分布
图6.8 2007年内河各水系货物运输周转量分布
图7.1 2006年长江流域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图7.2 国际标准集装箱内河运输量的前6名市场份额
图7.3 内河集装箱运输的类型结构
图8.1 我国历年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变化分析图
图16.1 行业进入退出壁垒综合分析

港口水路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