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对行业内相关的专家、厂商、渠道商、业务(销售)人员及客户进行访谈,获取最新的一手市场资料;
  • 艾凯咨询集团对长期监测采集的数据资料;
  • 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的数据与资料;
  • 行业公开信息;
  • 行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
  • 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 对行业的重要数据指标进行连续性对比,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专家咨询、小组讨论、桌面研究等方法对核心数据和观点进行反复论证。

报告简介:

中国港口“十一五”发展预测
〖 描 述 〗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建设164个深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80%以上,其中集装箱泊位69个,新增能力1940万标箱。2010年全国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将增长到72亿吨。同时,港口安全情况力争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港口已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战略资源。目前中国外贸进出口额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2%,外贸进出口货物的90%通过港口由海运完成。
据交通部统计,到2006年,中国已经拥有1400多个港口,包括12个世界亿吨大港,沿海港口的总吞吐能力已达到33.85亿吨。2006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6亿吨、集装箱9300万标准箱,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位。
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港口建设行业的高速发展,对特定港口而言,其腹地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当地港口的建设;《港口法》的实施,鼓励了国内外经济组织或个人对港口的依法投资、经营,拓宽了我国港口投资建设的渠道,为我国港口建设投资、经营主体多元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法律的保障;预计2010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6亿TEU,今后集装箱专用码头建设将是港口建设的重点;今后沿海港口建设布局:围绕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宁波两港为主体的长三角与东南沿海港口群;围绕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香港、广州、深圳三港为主体的华南区域港口群;围绕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大连、青岛、天津三港个自形成特色发展为主体的环渤海区域港口群。
《中国港口"十一五"发展预测》以翔实、客观的数据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我国港口业的发展规律,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报告内容包括:产业发展环境预测、产业供给能力预测、产业市场需求预测、产业效益预测、产业竞争态势预测以及产业投资机会和经营建议等六大板块,是政府、企业制定"十一五"发展战略、银行等金融机构制定投资策略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研究报告依据交通部、中国海关总局、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渠道数据,同时采用中心大量产业数据库以及我们对港口行业所进行的市场调查资料,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中国港口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


〖 目 录 〗

第一部分2006年港口建设产业概述及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章 港口建设业概述
第一节 港口的分类
第二节 港口的组成
一、港口水域
二、港口陆域
三、港口陆域设施
四、码头泊位
五、货场
第三节 港口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十一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十一五”期间我国规划发展目标
第二节“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预测
一、“十一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二、“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政策取向展望
三、“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分析
第三章 我国港口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分析
第一节 我国港口建设投融资体制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股份合作
二、国际合作
三、国内合作
四、部分合作
第二节外资进入对我国港口建设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十一五”期间外资进入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一、外资大量向国内港口转移
二、外资进入对我国港口建设的影响
第四节 港口建设多元化筹资方式对今后港口业的影响
第二部分 港口建设现状分析及“十一五”期间供给能力预测
第四章 港口建设现状分析
第一节 港口建设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一、港口建设发展历程
二、港口建设投资现状分析
三、对我国港口建设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 我国沿海港口建设现状分析
一、总体情况
二、泊位结构
三、主要货种布局现状
四、主要货种布局规划
五、分区域布局规划
第三节 我国内河港口建设情况分析
一、总体情况
二、我国内河港口建设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十一五”期间我国港口业供给预测
第一节 港口建设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我国水运部门新增港口吞吐能力和码头泊位分析
第三节 十一五期间我国港口新增吞吐能力和码头泊位预测
一、“十一五”港口新增能力分析
二、“十一五”国内主要港口规划分析
三、“十一五”我国沿海港口区域规划分析
第六章 中国港口运行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06年港口行业运行指标
第二节 中国港口行业成熟度分析
一、港口行业的成熟度分析
二、港口行业的垄断程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港口行业周期性分析
一、港口行业自身经济周期分析
二、港口行业周期性与宏观经济周期性相关性分析
三、港口行业增长性与波动性分析
第四节 2006年我国港口经济运行分析
第五节 “十一五”我国港口建设展望
一、“十一五”港口建设发展思路
二、“十一五”港口建设展望
第三部分“十一五”期间港口建设需求预测
第七章 我国主要港口吞吐量分析
第一节 我国主要港口吞吐量统计分析
第二节 沿海主要港口分货类吞吐分析
一、沿海港口原油吞吐情况
二、沿海港口煤炭吞吐情况
三、沿海港口铁矿石吞吐情况
第三节 内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分析
第八章 港口建设的“十一五”需求预测
第一节 港口运量影响因素分析
一、入世对港口业的影响分析预测
二、宏观经济对港口业的影响分析预测
第二节 我国港口运量“十一五”预测
第三节 我国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预测
一、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概况
二、“十一五”期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集装箱码头建设预测
三、集装箱港口业务分析
第九章 我国主要地区港口建设需求预测
第一节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港口群环境比较分析
第二节 '十一五'期间环渤海地区港口建设规划及主要港口吞吐量预测
一、环渤海地区港口优势分析
二、历年环渤海地区港口群吞吐量分析
三、“十一五”期间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吞吐总量需求预测
第三节“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港口建设规划及主要港口吞吐量预测
一、长三角地区港口优势分析
二、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历年吞吐量分析
三、“十一五”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预测
第四节“十一五”期间珠三角地区港口建设规划和主要港口吞吐量预测
一、珠三角地区港口优势分析
二、珠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历年吞吐量分析
三、“十一五”期间珠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总量预测
第五节“十一五”期间三大港口群货物吞吐量增长速度比较
第四部分 “十一五”期间港口业效益预测
第十章 我国港口建设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第一节 盈利性与成长速度
第二节 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第三节 港口建设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以及其风险性分析
一、我国港口建设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分析
二、我国港口建设业的市场退出壁垒分析
第十一章 港口业内主要企业及上市公司分析
第一节 天津港
一、2006年天津港经营情况
二、“十一五”投资分析
三、天津港建设及前景分析
第二节 上港集团
一、2006年上港集团经营情况
二、“十一五”上港集箱投资分析
三、上港集团建设及前景分析
第三节 盐田港
一、2006年盐田港经营情况
二、“十一五”盐田港投资分析
三、盐田港建设及前景分析
第四节 深赤湾
一、2006年深赤湾经营情况
二、“十一五”投资分析
三、深赤湾前景分析
第五部分“十一五”期间港口业竞争态势预测
第十三章 港口行业竞争分析
第一节 运输方式竞争分析
一、货物运输方面
二、旅客运输方面
第二节 周边国家(亚洲)港口的竞争态势及主要港口介绍
一、韩国——釜山港
二、中国台湾——高雄港
三、新加坡——新加坡港
四、日本——横滨港
第三节“十一五”期间国内港口业竞争分析及预测
一、市场前景将引发激烈竞争
二、港口竞争意识增强从而促进竞争激烈化
三、政策支持将加剧竞争程度
第十四章“十一五”期间行业竞争结构预测
第一节 未来我国主枢纽港口布局规划
第二节 体制改革将促进行业整合
第三节 港口行业国际竞争与合作
一、国际企业、国内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二、入世后港口需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竞争策略
三、国际企业和国内企业的合作
第六部分 投资机会分析及经营建议
第十五章“十一五”期间港口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 港口业供需平衡分析及产业总体投资机会的把握
第二节 港口业政策调整及相关投资机会
一、对港口业体制改革思路进行投资机会分析
二、对港口发展政策进行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 我国港口建设业投融资渠道以及投资机会分析
第四节 各地区港口业投资机会
第五节 港口业投资特性及风险分析
一、港口建设周期过长以及所带来的风险分析
二、港口建设投资高资本成本所带来的风险分析
三、资本回收程度不充分所带来风险分析
四、行业发展受经济周期、区域经济影响的风险
五、高效的港口带来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港口投资特性之一
第十六章“十一五”期间港口产业经营策略建议
第一节 总体经营策略
第二节 我国港口企业的竞争策略选择
第三节 港口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势在必行
第四节 港口企业上市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一、港口企业上市过程中系统性风险分析
二、港口企业上市过程中非系统性风险分析
第五节 企业经营风险及防范策略
附 录
附件一:世界100大港口排名(2006年)
附件二:中国主要港口集装箱码头公司

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