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对行业内相关的专家、厂商、渠道商、业务(销售)人员及客户进行访谈,获取最新的一手市场资料;
- 艾凯咨询集团对长期监测采集的数据资料;
- 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的数据与资料;
- 行业公开信息;
- 行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
- 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 对行业的重要数据指标进行连续性对比,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专家咨询、小组讨论、桌面研究等方法对核心数据和观点进行反复论证。
报告简介: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02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手持船舶订单1921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2%;新承接船舶订单366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
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在其下发的2008年船舶行业管理工作要点中,确定了今年船舶行业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要点中确定了2008年船舶工业预期发展目标为: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造船完工量超过2200万载重吨,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800亿元,船舶出口金额实现160亿美元,利润总额增长2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15点。
2008年,美国华尔街危机不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现象,加上成本上升、效益下滑等因素,已影响到部分企业的投资意愿和能力,进而对消费增长构成制约。目前,中国的钢铁、电力、汽车等重要行业已呈下滑态势。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更加有力的扩大境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由于我国仍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但由于我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临近年末,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正在加深和蔓延: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持续加深,东南部地区大批企业订单持续减少,接不到订单的企业越来越多;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延伸;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经济层面向社会生活传导,表现最明显的是就业。尽管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但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加上危机传导需要一个过程,2009年我国经济所受影响可能更加严重,不可掉以轻心。
在中央的宏观调控之下,全国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保卫战。中国政府2008年11月公布的两年投资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在全球引起了热烈反应。此举将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中国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可有效扩大内需,弥补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不足。根据这一方案,到2010年底,中国政府将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用于包括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建设、民生工程以及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等在内的10大措施。同时,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双转向,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全国各地政府纷纷以重大建设项目为抓手,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总投资将超过16万亿元。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准确判断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如何深入了解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风险因素,如何全面分析我国各类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经营趋势,是船舶制造行业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十分关注的课题。那么,在当前金融危机爆发形势下,我国船舶制造行业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而我国船舶制造企业又该如何分析当前发展形势、制定应对策略呢?最重要的,又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呢?
本研究报告资料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本报告分析框架主要以产业经济学为基础,分析方法中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原理及经济预测模型,对我国船舶行业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竞争格局及近年来中国船舶市场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优势企业的发展、经营策略、竞争优势及发展前景也进行了详细研究与分析。希望本报告能够以严谨的内容、翔实的数据、直观的图表帮助船舶企业及投资实体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正确制定企业竞争策略和投资策略。
〖 目 录 〗
第一章 全球船舶制造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全球船舶制造业发展情况
一、全球船舶制造快速发展
二、中日韩三国鼎立
三、油船和散装船占主导
四、全球造船市场新造船价格持续上涨
五、2008年全球造船业发展
第二节 全球造船市场基本特点
一、成本和供需推动船价上涨
二、船龄结构调整与船舶技术升级推动新造船舶需求持续增长
第三节 全球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一、船舶建造技术不断更新,造船模式日趋现代化
二、船型趋向“一大、二高、三新”,船用配套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三、船舶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重组将日趋普遍
第四节 主要国家或地区发展概况
一、欧洲
二、日本
三、韩国
四、美国
第二章 2001-2008年中国船舶制造业运行回顾
第一节 2001-2008年船舶制造业发展环境
一、国内经济温和稳定发展促进行业繁荣
二、政府鼓励船舶钢铁企业联盟
三、《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四、国机国造支持我国造船业发展
五、船舶工业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和重点
六、世界造船产业中心开始向中国转移
第二节 船舶行业竞争结构情况分析
一、波特五力分析船舶行业竞争现状
二、企业分布状况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行为、策略
三、中国船舶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第三节 船舶行业企业运行基本面分析
一、规模状况与行业竞争力分析
二、盈利能力分析
三、偿债能力分析
四、成长能力分析
五、运营效率分析
第三章 中国船舶行业发展现状评价
第一节 国内船舶行业市场现状
一、船舶工业生命周期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2008年船舶原材料概况
三、我国船舶建造发展趋势:大型化、批量化特点
四、我国造船企业目前正承受成本压力
第二节 国内船舶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持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三节 国内船舶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分析
一、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矛盾
二、上游行业拉动不足下游行业支持不够
三、增量不增收现象严重
四、其它矛盾与问题
第四节 未来产业环境与发展规划:需要提高国际竞争力
一、自主创新已露“尖尖角”
二、以科学发展观缔造造船强国
第四章 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结构横向对比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一、长三角产业集群态势
二、长三角地区船舶产业发展展望
第三节 中部地区竞争优势情况
一、中部地区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二、中部地区船舶工业的竞争地位
三、发展战略分析与前景预测
第四节 重点省市发展概况与竞争优势分析
一、广东船舶
二、上海船舶
三、浙江船舶
四、福建船舶
五、江苏船舶
六、湖北船舶
七、山东船舶
八、辽宁船舶
第五章 2009-2010年船舶行业展望
第一节 行业发展概况预测
一、船舶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迅速
二、中国造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三、中国船舶设备配套国产化预测
第二节 世界航运发展对造船业的新需求
一、船舶产品的专业化
二、船舶产品的大型化
三、船舶产品的环保化
第三节 上游材料市场发展趋势
一、船舶用中厚板消费发展趋势及产品要求
二、2008年钢材供需及进出口形势预测
第六章 2009-2010年船舶市场供需预测
第一节 国际船舶制造业前景与趋势
一、世界航运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二、未来全球造船业市场前景看好
三、今后几年世界造船发展前景
第二节 全球船舶市场需求预测
一、世界造船市场展望
二、全球主要船队的船舶数量和构成
三、全球各船型新船订单分布趋势
四、支线集装箱船需求猛增
五、LNG船需求预测
六、2008年前国际船舶市场需求直线上升
七、未来十年世界造船市场趋势
第三节 影响国内船舶需求的经济因素
一、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与水运需求预测
二、中国海洋经济与宏观环境
第四节 国内船舶市场预测
一、散货船供求预测
二、船舶配套设备市场供求预测
三、市场规模
四、船价走势
第七章 优势企业经营与竞争分析
第一节 企业竞争概况
一、主要企业竞争力评价
二、主要企业按销售收入排名
第二节 中船集团
一、集团概况
二、生产经营状况
三、竞争分析
四、前景展望
第三节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生产经营状况
三、竞争分析
第四节 中船重工
一、集团概况
二、生产经营状况
三、竞争分析
第八章 投融资分析与发展战略
第一节 机会分析
一、订单量大幅增长,行业盈利能力上升迅猛
二、国际行业新规范带来发展商机
三、未来行业发展得到支持
第二节 风险分析
一、与重点关联企业发展不协调
二、行业将遭遇发展风险,成本压力将加速分化造船企业
三、防范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的风险
四、结构性矛盾不能解决,整体水平落后
五、船舶配套行业发展滞后,关键设备供应能力不足
六、部分船厂延期交船的问题开始出现
七、人民币升值加大企业经营风险
八、外部环境压力倍增
第三节 发展策略建议
一、发展战略分析
二、发展战略预测与建议
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