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具通讯功能之PND出现 过去几年来,PND着重在成本控制、操作接口、图资详细度与景点资料量上,但当这些因素与竞争者甚至是替代品之差异逐渐缩小的情况下,面对二线厂商的杀价竞争造成品牌大厂不得不改变发展策略。于是对现有产品进行大幅度架构之改变成为掌握

一、具通讯功能之PND出现
过去几年来,PND着重在成本控制、操作接口、图资详细度与景点资料量上,但当这些因素与竞争者甚至是替代品之差异逐渐缩小的情况下,面对二线厂商的杀价竞争造成品牌大厂不得不改变发展策略。于是对现有产品进行大幅度架构之改变成为掌握下一代PND市场之必要策略,因此塑造产品差异化,着重内容服务的次世代PND将是2008年的市场发展重心。

相较于第一代PND主要着重在独立导航(Stand-alone)、单机运作、单向传输等模式,第二代PND的特点为双向通讯与消费者参与,因此IEK将下一代PND称为PND 2.0,并定义为:具有双向通讯能力,并允许消费者参与主导或辅助服务内容之可携式车用导航系统。其2.0的意义为同时具有双向通讯及Web2.0概念之服务。而传统独立式PND则称为PND1.0,具备单向广播接收的称为PND1.5。

PND2.0目前已上市的仅有TomTom及Dash,其它厂商预期在2008年底之前也会发表PND2.0产品。

二、更准确的实时交通信息
PND 2.0可利用Cellular通讯技术,以基地台定位方式判断手机用户之车辆是否遇到交通拥挤,并将这些交通信息传送至交通数据处理中心,再由Cellular网络传送交通信息至PND上。此模式可提供较传统RDS-TMC高5倍之更新频率,高10倍之路况信息涵盖区域。

三、实时追踪与沟通
PND2.0能透过Cellular网络让PND2.0用户在路途上互相寻找对方位置。亦可透过PC与Internet,将任何位置信息,包括地址、详细坐标或景点传送至任何一台PND上。此模式能让朋友互相交换位置信息,便于寻找对方或分享景点位置信息。

四、媲美嵌入式车机的安全操作模式
TomTom今年发表一款PND,随装附赠一支蓝牙遥控器。驾驶人将此遥控器安装在安全操作的地方,能让用户不需要停车用手触控远方的PND而造成危险。这种遥控器的操作接口必须非常简单,因此PND的操作选单也必须符合此遥控器。此模式相当类似BMW的iDrive系统,该系统仅利用一个旋钮与按压动作即可操作复杂的多功能车机。因此未来PND操作接口势必朝更简单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五、陀螺仪不再是车载机专用
过去在嵌入式车载机才有内建的加速侦测器(或称陀螺仪),在2007/2008年开始有厂商导入至PND上。加速侦测器能透过侦测车辆的加速度,判断车辆的移动状态。主要应用于车辆进入隧道或GPS收讯不良的时机。若是PND2.0机种,可在侦测到严重加速现象后,直接传送求救信号至救难单位,实现第一时间报案功能。

六、紧急按钮
在Telematics上常见的E-Call钮也出现在PND上。目前PND能够在用户点选特定按钮时,直接秀出目前的GPS位置、最近的医院/警察局、最近的路口名称、最近的加油站、最近的避难点等等。若是PND2.0机种甚至可直接传送求救信号到最近的救难单位。

七、PND与Telematics车载机功能差距缩小
根据本文分析,在PND2.0架构及许多功能附加下,新一代的PND功能上已经逐渐追上嵌入式Telematics车载机。

基本的道路导航、实时路况、影音播放等功能PND都已经足够。需要通讯连结的警急救难与道路救援也在PND2.0下可以实现。事故通报则可利用加速侦测器仿真出类似的功能。其它需要连接汽车计算机的功能如远程诊断、失车追踪、远程控制等,则是PND目前还未能渗透的地方,这是可携式产品的缺点,但同时也是造就低价优势的优点。未来若能透过蓝牙连接车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则可实现远程诊断功能,但失车追踪与远程控制则是短期内PND所无法实现的功能,这也是车载机能维持的最大优势。

八、PND的低价优势挤压中低阶Telematics发展
PND领导厂商TomTom及Mio近两年已开始发展车载机产品,而日本车载机制造商Panasonic与Sony也发展PND,其中TomTom的产品更是整合PND,可一机两用。可见厂商并未压注单一市场,显示这两者在价格上的差距造成的市场重迭性并不高。因此PND并非取代车载机市场,而是填满过去低价导航的市场空缺。而由于汽车电子的认证与长期维护成本居高不下,PND的价格优势将继续维持。因此预计未来中低阶Telematics车载机市场将受到来自PND2.0的挤压,汽车制造商也将衡量两种产品对目标客户的价值进行分析,选择适当的OEM产品。

车载强力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