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07年,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表声明,两部门向世界银行确认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1745美元,而中国人均收入在2003年才突破1000美元。由此,权威告知:人民的生活消费逐渐从生存型向发展和享受型过渡。 同时,瑞典未来协会预计:中国人均收入将在2015

2007年,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表声明,两部门向世界银行确认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1745美元,而中国人均收入在2003年才突破1000美元。由此,权威告知:人民的生活消费逐渐从生存型向发展和享受型过渡。

同时,瑞典未来协会预计:中国人均收入将在2015年前增加一倍。这预示着,中国的经济水平和人均收入越来越高,与之密切相关的消费能力也将越来越大。在国内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中,鞋包消费所占比例达到人均消费的17.8%。鞋包产业市场商机无限。

现在,中国包饰消费每年以33%的速度递增,在2005年,创造的产值高达2300多个亿。而2006年中国消化掉了126亿个包包,市场总额更是迅速提升,令中国连续12年成为世界NO.1的包饰消费国。

包正成为继服装、鞋业之后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国际形势,刺激发展

女人从不怕包饰负担太多,“即便一个人拥有100个包包,也是合情合理的。”某著名时尚专栏作家如是说。包于女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早已不言而喻。特别在时尚大师们的大力推动下,包更俨然一个时尚前沿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时尚产业发达的欧洲一线城市,衣店、鞋店、包店的比例大约为2:1:1,二线城市一般也达到了4:2:1。但在中国,即使是在时尚前沿的广州、上海、北京、深圳,衣、鞋、包的店铺数量比例最多只有50:5:1。这两个比例,反映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中国要实现一衣一包,这条路还需要众多包包商家们群策群力。

困局现状,暗藏商机

包,就是包容一切。是家的延伸!美的体现!时尚、品位、个性的象征。包的精致个性、包的包容精神令人们感动更追逐。但长期以来,虽然包饰消费不断激增,可包饰市场却是困局不断,制约发展:

第一,国际大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因为运输、宣传、地址、装潢等非制造成本因素,造成它们做工精良同时价格昂贵,即便白领消费也要勤俭半年,因此为它们一掷千金的消费者少之又少,90%大众“无福消受”;

第二,传统服装店也开始添加包饰品,但大多为附加品,款式少,选择空间少,搭配性不强。在这个讲究搭配的年代,基本“无法消受”;

第三,还有那些过于泛滥的低端市场,它们散落于各种小商品批发城、地摊。80%的包饰为一些小工厂、小作坊做的低档产品。因为缺乏资金,诸多企业硬件生产设施和软件研发人才相对薄弱。造出的包饰没品牌、质量差、无设计、无个性、无保障,有的还运用大量有毒原材料,不仅不能妆点形象,甚至会导致疾病。总之根本无法满足都市人对生活品质的追区。

鱼龙混杂的现象给中国包饰市场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升级改造是市场发展的动力。


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