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有关调查机构出具的一份企业人员流动状况的调查资料显示:在各种组合形式的企业类型当中,私营企业人才的“跳槽率”是最高的。很多私营企业一年甚至要走掉“几拨人”,这种现象在眼镜企业里表现得同样突出。这些人才大部分处于企业重要岗位
据有关调查机构出具的一份企业人员流动状况的调查资料显示:在各种组合形式的企业类型当中,私营企业人才的“跳槽率”是最高的。很多私营企业一年甚至要走掉“几拨人”,这种现象在眼镜企业里表现得同样突出。这些人才大部分处于企业重要岗位如销售、企划、客服等,与他们同时流走还有许多关系客户。
企业内部人员的频繁流失势必会造成人力资源上的缺口,出现严重“供血”不足,给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冲击。一个销售总监带队跳槽导致一家公司瘫痪的事例在眼镜圈并不鲜见,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和反思。其实私营企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因子,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相比它都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但为什么私营企业会出现留不住人的现象呢?
原因有四:
一、企业视人才为私有物品。工作环境较为恶劣
私营企业资产、资本均为老板私有、这就使老板很容易形成将整个企业包括职工均视为私有物品的心理,占有欲,控制欲非常强。以实现对人才的“全拥有”。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工作时间无休止。在深圳一家眼镜厂从事设计工作的小陈告诉我,他所在的单位是家中型规模的私营企业,工作起来从没有时间“概念”,不仅礼拜天、节假曰不明晰,就是一般的请休假也不会轻易批准。至于一天的工作时间,除了正常的上班,下班之外,晚上也经常加班。可以说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休息,基本上都在工作,平均工作时间是12——15小时。这种作息时间,让小陈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以致苦不堪言。“可能老板觉得我是个外地人,吃住都在厂里,所以加班很正常。但是我是个设计师,需要多出去接触交流,才能有新鲜元素。这些我都提了,但老板就跟我打哈哈。我觉得我的灵感已经枯竭了,我要崩溃啦!”
2、工作范围无界限。私营企业较为鲜明的特点还有一个:因为公司规模小,一般要求员工都一人身兼数职,随时听命企业临时安排。一个私营企业的营销人员,不仅在市场一线“冲锋陷阵”,回来后,还要干些行政、装车、甚至到车间充当“工人”的行当,让人不明白他们到底是营销人员,还是“装卸工”或“车间工人”。
工作时间、工作范围不明确,让人不得不昏天黑地、没日没夜地干,员工都有“有利用价值时被长期压榨,一旦没用时就一脚蹬掉”的感觉,久而久之,员工的厌恶反感之心顿起,人走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企业运营不规范,有“法”不依人茫然
私营企业的运营往往是有“规”不范,有“法”不依,让人不知所措,表现在:
1、机制不健全,有“法”似无“法”。很多私营企业不是没有“法’,而是也有一些零散于各部门的“法”,只不过这些“法”是摆设,没有用机制去“串”起来,实现“联动”而已。比如,有的企业制度不少,但缺乏执行力,责权利不清晰,同岗不同酬,奖罚不分明,执行没有组织,或者就是制度制定者、执行者同为一个部门,不能有效“传输”和公平执行,使企业看似有“法”,但实则无“法”。
2、人治大于“法”治。即人大于“法”、情大于“法”。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跑冒滴漏”,蔑视“法律”,而且企业内部运营也不是靠“法”治,靠机制、靠系统,而是个人靠权利、靠命令、靠指挥,来使企业正常运转。如丹阳一家镜片企业,从产值几十万到现在数千万,一直都是“人治”天下。不可否认,在创业初期,“人治”因灵活、决策阻力小而使企业。“船小好调头”,从而更容易获得发展机会,但在企业再上一个台阶和层次之后,“人治”大于“法治”便会暴露出诸多弊端:首先,用命令和指挥手段去操控企业越来越不灵,原因是企业大了,部门多了,命令有时“鞭长莫及”。其次,“人治”大于“法治”,员工会觉得迷茫,因惑甚至抱怨。再者“人治”加入了太多人的主观因素,难免会在管理上显得不够客观、公正,使一些员工产生越来越多的不满情绪,而不满情绪一旦加深,人,也就离走不远了。现在这家镜片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人治”给企业带来的种种危害,他们请专业的管理公司为企业诊断病灶,度身定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制度来管理约束人,更以制度来吸引激励人。
三、企业任人唯亲,人才“四面楚歌”
一位在某眼镜企业担任营销总监的朋友私下向笔者叹苦经,他现在干得很不开心,想跳槽。我有些惊讶,这位老兄一向很受老板器重,事业也做得顺风顺水,为何现??去老板对他非常信任,充分放权让他去做,现在老板娘接管公司后,一些部门要职开始被老板亲戚占据,他身边也被安排了老板娘的几个亲信。这些人不仅不听他指挥,还经常往上打“小报告”。弄得他不仅工作放不开,说话、办事都得小心翼翼,怕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他感觉他现在的处境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快要面临“四面楚歌”了,这让他很惶恐不安。与其被人逼走还不如自己主动走,现在他已把辞职报告递了上去。
在私营企业,类似这位朋友的遭遇很多,由于私营企业刚开始大多都是家族企业或合伙企业,为了“安全”起见,关键岗位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与企业负责人有“血缘”关系的“自己人”,这些“大伯、二叔”、“三姑、四姨”等等亲戚,一旦在企业担任职务,外面的人才便很难施展开来,理由是:
1、没有言论自由。基本上都处于被监控的状态,甚至连他们使用的办公电话都是串线或被“窃听”,使人“噤若寒蝉”,心里倍受压抑。
2、行为处处受限。每个人都想在新的企业、新的环境“建功立业”,而要想实现这一切,就必须要对企业的“诟病”大动“手术”,也就必然要触及一些部门及人员的利益。而私营企业由于各部门都是亲戚连亲戚,“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他们感觉有人动了他们的“奶酪”,便会联合起来,纠集一处,“群起而攻之”:或向老板打小报告、说坏话,或对其加大威胁和恐吓,以致让人“孤立无助”,最后不得不愤愤而含恨离开企业。
任人唯亲,是私营企业最大的特点,也是让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之一,正是因为任人唯亲,所以人才备感能力发挥无望,不得不“逼下梁山”,一走而解脱之。
四、企业用人”短视”、导致企业“恶名远扬”
一些私营企业之所以长不大,与这些私营企业老板的用人“短视”有关,他们在用人上的只看眼前,不顾将来,对人才“敲骨吸髓”,“民脂民膏”,使企业恶名昭著,臭名远扬。
有家企业,在对于人才的使用上,其“精细”程度可谓“空前绝后”:l、对在职人员,总是想方设法“克扣”薪水,“扣发”的原因林林总总,让人胸闷。2,对离职人员,即便薪水不高,也要让你“铁公鸡”拔出“三两毛”来。不是扣你培训费,就是罚你离职不提前打报告,要么就是让你三个月后来取工资,理由是看你有没有“遗留问题’,总之一句话,罚你没商量。而其“招数”之多,“罚没”之狠,真让你望而生畏而又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也正是这些短视行为,致使企业发展了十几年,仍然亦步亦趋,挣扎在濒死的边缘。
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企业用人上的短视行为,最终会使企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人才留不住,甚至人才也招不来,可谓咎由自取,失莫大焉。
编者按
私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但市场经济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私营企业只有摈弃用人机制上的管理“短板”,不断地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优化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才有希望,私营企业才能迎来欣欣向荣、万象更新的发展“春天”!
眼镜私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