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张沅:后三聚氰胺时代的奶业发展策略

  一、我国奶业发展概况

  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奶类产量、乳品加工量和城市居民乳品消费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奶业的生产规模、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奶业发展步入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为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2007年全国奶类总产量3633.4万吨,其中牛奶产量为3525.2万吨,奶牛存栏1218.9万头;全国乳制品企业1644家,其中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739家,企业职工22万人,乳制品工业总产值1349亿元;全国年人均占有量由1998年不足8千克,提高到2007年的近28千克。奶业的快速发展证明,发展奶业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优化国民膳食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全国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奶业已经成为一个惠及全国13亿人口的产业。

  二、“三鹿奶粉事件”对我国奶业的影响

  “三鹿奶粉事件”给我国奶业带来了的巨大冲击,消费者信心受挫、民族品牌信誉严重受损、生产企业陷入困境、奶牛养殖面临极端困境、奶农情绪不稳。据统计,“事件”曝光后短短两个月,全国就发生了奶农倒奶14万吨,仅此一项,损失就达到4.2亿元。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际奶业竞争对手乘虚而入,并以1.6万元/吨的低价向中国市场倾销奶粉,而国内生产奶粉的吨成本在2.5万元左右,巨大的差价使得国内许多乳品加工企业和食品企业纷纷大量进口廉价奶粉,仅去年第四季度就进口了7万余吨奶粉。由此导致了国产奶粉销量大幅下降,加工企业大包装奶粉严重积压。若这种现象再延续下去,其后果是造成国内局部奶源过剩,鲜奶收购价进一步下降,奶牛养殖业遭受重创,不利于奶牛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乳制品市场供应将产生严重影响。

  “三鹿奶粉事件”最直接的负面效应就是乳品消费市场的萎缩,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消费热情受挫,乳制品销售量已降到了最低点。据搜狐网做的有关消费者“是否继续消费牛奶”的网上调查,参加调查者的6807人,71.36%的调查者表示能不喝就不喝,17.23%的调查者表示减少喝奶,只有11.4%的被调查者表示照喝不误。很多业内人士和专家预测,2009年是中国奶业发展的生死攸关年,如果市场消费量得不到恢复,乳制品企业将减少原料奶的收购,奶牛养殖者“卖奶难”将会导致大量养殖者退出奶牛养殖业,奶农杀牛将极大地动摇奶牛养殖业的基础。由于奶牛的世代间隔长,一旦奶牛基本群体受到伤害,恢复期至少要4-5年的时间。这将造成我国奶业这些年大好发展的局面出现倒退,鉴于此,政府应采取“救市”措施。

  辨证地看问题,在论述了“三鹿奶粉事件”负面效应的同时,还应看到,“事件”的发生,可以激励我们冷静地反思,在过去“奶业大发展”中,在科学决策、发展模式、管理体制、监控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规”,认真的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科学的奶业发展规划,尽快恢复奶业生产,加快提高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和原料奶质量,促进乳品企业更加重视乳制品质量,提高政府主管部门监管力度和扶持力度。

  三、“三鹿奶粉事件”发生的根源

  在世纪交替之际,我国奶业进入超常规发展时期,从奶牛养殖到乳品加工全面发展,出现了迅猛发展的态势。但与之奶业发展相关的法规、管理体制、监管机制、科学技术研发队伍等滞后。乳品加工企业缺乏总体规划和布局,产能急剧扩充;而产业政策指导滞后,从原料奶收购到乳制品加工质量标准不完善;加工能力与奶源建设协调发展矛盾突出,奶牛良种覆盖率低,养殖工艺和生产模式落后,与现代化乳制品工业生产不适应。致使乳品加工企业相互争夺奶源、低价倾销、市场无序竞争,客观上为劣质奶源留下了投机生存的夹缝。

  “三鹿奶粉事件”深刻暴露出我国奶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此次“事件”问题突出反映了奶业完整的产业链被分隔在4-6个政府部门管理,各部门管理界限模糊,责任不清,尤其反映在原料奶和乳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上,导致此次“事件”发生最主要的节点,奶站却游离在一个“三不管”的管理空隙中。此外,在奶农、奶站、加工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连结机制上,奶农处于产业链的弱势地位,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会出于成本考虑减少饲养投入,降低原料奶质量;加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利润、轻责任”的倾向;奶站作为中间环节,欺下瞒上,忽视质量,奶站监管、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监管缺失,制度不合理,法治建设滞后,甚至使违法分子有机可乘。

  四、保护我国奶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1、切实保护奶农利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针对部分地区出现“卖奶难”问题,各级业务管理部门要协调工作,做好促进产销衔接工作,敦促加工企业增加原料奶收购数量,不让奶农遭受更大的损失,避免“杀牛倒奶”现象发生。鉴于目前政府对奶业生产链分割管理的现状,为了做好牛奶生产、收购和加工的协调工作,建议在奶业主产区由政府成立“奶业管理办公室”,协调各“涉奶”机构的工作。

  2、加强奶牛养殖过程安全监管。国家“食品安全法”已经通过,奶业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实施细则,全面贯彻实施。其中对奶牛饲料质量安全检查和奶站管理是保证牛奶安全的两个主要环节,建议在奶业主产区,由政府主持建立具有独立执法权的饲料质量检测中心和乳品检测中心,进一步加大对奶牛养殖实施全程质量安全监控。

  3、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奶牛养殖模式。鉴于目前奶牛分散养殖模式既不利于实施科学养殖工艺和严格的疫病防治措施,又不能保证牛奶质量安全,奶业管理部门应在加强对奶牛散养户的技术培训和奶源质量管理与监督的同时,新建奶源基地不应再发展散养户模式,并应有计划地引导现有散养户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过渡。

  4、积极开拓奶类消费市场。加大“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力度,完善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财政扶持政策,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饮奶实物补贴。普及乳制品知识,维护消费者权益,大力推广以传播乳品知识和倡导乳品科学消费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和其它公益活动。丰富乳制品品种,形成多样化产品结构,提高居民人均乳品消费水平。积极开拓中小城市和农村乳品消费市场,依托企业购销网点和“万村千乡”等工程,加大乳制品采购力度,做好配送工作。利用性价比优势巩固和扩大乳制品出口,延伸消费渠道,拓展海外市场。建议发放用于购买乳制品的奶券,拉动乳制品消费,从而带动乳品工业的复苏。

  5、加快乳制品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乳制品企业新建、扩建干酪加工生产线,以消化国内过剩的原料奶产量,重点增加干酪的产量,开发适合国人口味的干酪产品,使干酪在乳制品中的比例有一个大的提升,逐步解决一级市场上产品结构性过剩的情况。充分利用干酪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发展替代进口产品,如脱脂乳粉、乳清粉的生产。借助本次机会,协助国内乳业从产业结构上进行优化,培育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乳制品加工企业。

奶业三聚氰胺张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