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截至3月18日,化工行业已披露年报的42家公司中有36家公司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占比达85.7%。数据显示,化工行业的跌价准备合计6.01亿元,占存货总额的4.80%。其中,计提比例在10%以上的有9家公司,S*ST科苑以51.38%的计提比例排名第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截至3月18日,化工行业已披露年报的42家公司中有36家公司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占比达85.7%。数据显示,化工行业的跌价准备合计6.01亿元,占存货总额的4.80%。其中,计提比例在10%以上的有9家公司,S*ST科苑以51.38%的计提比例排名第一。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化工行业3月传统旺季到来,以及“去库存化”过程的深入,石化行业出现了回暖的迹象。但是,整个行业的景气持续回升需要整体宏观经济的持续好转。另外,全部A股上市公司2008年计提的巨额存货跌价准备有可能直接拉低营业利润7%-15%,而化工业的营业利润将因存货跌价下降15%-20%。

  库存消化贯穿全年

  化工行业的上游是石油。2008年国际油价上蹿下跳,化工产品价格又与油价密切相关,导致了不少化工企业一家四季的业绩大起大落,变动频繁。相应地,包括原材料和产成品在内的存货价值变动也不可避免。

  以*ST马龙为例,去年6至9月,油价大幅上涨,引起磷肥生产原材料硫磺大涨价,拉动了*ST马龙主要产品黄磷、磷酸、五钠价格的大幅上涨。到了第四季度,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石油价格和硫磺价格暴跌,*ST马龙主要产品价格也大幅跳水。*ST马龙去年综合营业利润率的变化,清晰地勾画出了其盈利能力受产品售价波动影响的轨迹。

  由于去年第四季度主要产品销售价格的大跳水,再加上需求严重萎缩,销量锐减,*ST马龙原材料及产品积压较多,公司不得不在年底计提较大金额的跌价准备。年报显示,*ST马龙全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8278万元,除1338万元坏账准备外,其余6940万元均为存货跌价准备,这也是该公司第四季度巨亏的一个主要原因。

  国信证券陆震认为,从化工产品产销量增速来看,在2008年9月份后,大量化工产品产量出现负增长,这说明化工企业正式进入“去库存化”阶段。预计化工行业的去库存化过程将至少贯穿2009全年。主要原因是,在需求始终不旺的情况下,不少化工企业通过调整产能利用率,维持较低的库存,库存同比增速仍将继续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化工业细分行业众多,各行业库存情况差异较大,如化纤、塑料产品库存增速已经大幅下降,而橡胶产品库存增速仍然维持高位。

  3月16日,中国石化协会发布2月份行业数据显示,石化行业工业总产值1月份达到最低值(同比下降21.4%),2月份回升(同比下降12.4%,环比上升7.4%)。子行业中,肥料制造、橡胶制造业、化学农药制造、涂料颜料等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等景气回暖,工业总产值环比上升10%以上。

  存货跌价拉低两成利润

  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后,该项计入资产减值准备,对当期营业利润产生直接影响。国泰君安章秀奇表示,去年上半年,除金融外上市公司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达398亿元,同比增长110%。

  数据显示,从2008年6月到12月,原材料和产成品PMI指数分别下跌15%和10%。章秀奇就此认为,按照原材料:在成品:产成品约为52:21:27的比例,大概估算截至2008年底,全部上市公司的库存约在15450亿元,较三季度18977亿元下降18.6%。

  他说,从历史上看,存货跌价准备/存货一直维持在1.5%-3%,而2008年上半年的存货跌价损失与当期存货比值为2.28%。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PPI均在去年下半年大幅下跌,预计2008年全年跌价损失占存货比值将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中性预计在5%左右。

  按照章秀奇的估计,2008年年报存货跌价准备压力最大的行业依次是:有色、钢铁、造纸、石油石化、建筑建材、基础化工、IT电子、家电、房地产、食品饮料(集中在伊利股份)等行业。他认为,2008年存货跌价可能直接拉低上市公司营业利润7%-15%。具体到化工行业,存货跌价的杀伤力将更大,有可能达到15%-20%。


到来准备存货计提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