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循章而治,慧治而安。”走进富思特集团董事局主席章治安的办公室,抬头便是这句格言。访谈之间发现,这句格言不仅是章治安名字的来源,字里行间也隐含着经营智慧。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至于未来演变成什么样,经济学家目前也无定论。对于富思特而言

“循章而治,慧治而安。”走进富思特集团董事局主席章治安的办公室,抬头便是这句格言。访谈之间发现,这句格言不仅是章治安名字的来源,字里行间也隐含着经营智慧。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至于未来演变成什么样,经济学家目前也无定论。对于富思特而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感染潜藏着哪些风险?上周,记者专访了章治安。

  金融危机“传染病”

  金融危机对富思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原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二是原材料供应商的强势谈判地位。

  对富思特而言,将主料、辅料、动力、工资、福利、制造费用,财务、销售、管理费用(未含税收)等包含在内,企业的生产盈亏平衡点为4942.4元。

  近日,由于生产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聚丙烯塑料颗粒持续波动,价格从16000多元/吨降到现在5700元/吨,再加上产品售价滞后于原料进价40天至60天,使得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很难把握。如果企业在原材料价格高涨时购进过多,而当原料价格下跌时,企业生产就会亏损。

  对于烟膜生产企业来说,由于企业没有政策、资源、谈判、行业等优势,当原材料降价时,原材料供应企业要求富思特执行先前签订的价格协议,而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原料供应企业又不履行先前签订的价格协议。谈判处于弱势地位。

  包装产业的行业之困

  以前,9月下旬就进入了旺季,即使全部机器开足马力也仍然有10%的订单无法承接,现在不仅生产线不能全部运营,产能还超出订单的10%。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势?

  首先,整个市场疲软,供大于求。以BOPP薄膜为例,全国共有109家企业,213条生产线,设计产能224万吨,实际产能210万吨,而全国市场有效需求为175万吨,产能过剩。

  其次,国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提高了竞争密度。国外同行企业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感染,纷纷到中国寻找“乐土”,如日本、韩国、泰国等国的薄膜企业借此来中国应对经济冲击,化解经营风险,这也增加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

  最后,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是个松散的协会组织,协会企业自相残杀,未参加协会的企业诸侯割据、各自为政,很多企业以跌破成本价销售。

  现在,包装产业的格局是:规模小、产品创新能力差、核心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占1/3,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面临破产、倒闭的危险;规模适中、产品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一般的企业占1/3,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规模大、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占1/3,这些企业可安全渡过危机,变危机为转机。

  三招有助“脱钩”风险

  2004年,由于薄膜行业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就曾经历了一次类似“亚洲金融风暴”,当时富思特3条生产线停了2条半。为了应对冲击,富思特采取三招化解经济风险。

  产品差异化——调整产品结构,不生产大路货。目前富思特生产BOPP、CPP、BOPET三种系列产品,覆盖整个软包装行业产品系列。富思特用50%的产能生产了全国10%的烟膜,用5%~10%的产能生产了全国85%~90%的拉线膜,用30%的产能生产了全国80%~90%的镭射膜。剩下20%的产能,正在上马既节能环保又有发展潜力的项目。

  产业多元化——调整产业结构,向房地产业拓展。经营企业,现金为王。现金流的快慢决定了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为了用最少的资源撬动更多的资本,并获取现金流,富思特集团旗下设立了新南洋房地产开发公司。

  产品品质标准化——规范产品生产,肯德基、麦当劳之所以能够做大,其核心竞争力就是标准化。

  对于这次危机,章治安说,“企业要与外界风险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必须有战略、策略、措施,看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算别人算不清的账,做别人不想做的事。”


化解袭击富思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