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招行贷款五千万给《集结号》,打破“凑份子”旧模式;5银行为影视提供信贷 2008年的1月份天气很冷,蔡尚君导演一直窝在家里,反复修改自己下一部电影的剧本。尽管《红色康拜因》让他小有名气,但他下一部电影600万的投资仍差300万,他希
招行贷款五千万给《集结号》,打破“凑份子”旧模式;5银行为影视提供信贷 2008年的1月份天气很冷,蔡尚君导演一直窝在家里,反复修改自己下一部电影的剧本。尽管《红色康拜因》让他小有名气,但他下一部电影600万的投资仍差300万,他希望能在3月份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上碰碰运气。 蔡尚君戏称,这就好比古代宫廷的妃嫔们,要得到君王的临幸就得精心装扮自己,要想在投资会上找到投资人,那就得要精心准备一个好剧本。 蔡尚君并不是处于影视业融资苦恼中的少数人。偌大京城,影视业导演、制片人数量多如牛毛,蔡尚君也数不清现在有多少同仁有同样的苦恼。 尽管他们从事21世纪最时尚的产业,但是这个行业的主要融资模式还是最古老的“凑份子”。所幸的是,随着电影业的价值逐渐被银行业发觉,大批的资金开始进入这片只有冒险家才敢玩票的领域。 招行5000万力挺《集结号》 2007年年末,5家银行已潜入电影领域,只是到12月18日,当《集结号》吹响后,在宽大的银幕上方,赫然打着金融合作方———招商银行(爱股,行情,资讯)时,人们才意识到这一点。《集结号》整体投资8000万,获得贷款高达5000万元。 对于还不习惯独自承担风险的影视业来讲,这不是一笔简单的银行贷款。长期以来,电影制作方和融资方之间的关系是恩怨交织,悲欢与共。 制作方拿到融资方的资金拍成电影,赚了,大家“大秤分金、大块吃肉”,皆大欢喜;亏了,融资方独咽苦果,制作方虽然心存愧疚,也不必为亏空来埋单。 2006年夏天的一个论坛上,华谊总裁王中军与招行一名高管在一个会议上相遇,聊天中谈及《集结号》的拍摄计划,并提到了资金筹集事项,最后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合作。 但此次华谊公司游说招商银行对《集结号》投入信贷资金,意义就完全不同,无论是赚是赔,担子都压在制作方身上。 招商银行也不是没有压力,因为电影只是一种精神产品,被拍好再印成拷贝也只是一捆捆塑料带,没有多大抵押价值,而没有抵押品就无法确保未来贷款是否能够顺利收回。 《集结号》这次赢得银行信贷资金,招商银行也没有要华谊公司拿财产进行抵押,而仅是以该影片的版权作为抵押物,此举被誉为“业内第一家”。用银行业的术语来讲,这种贷款叫做“版权质押贷款(招行称之为‘无担保贷款’)”。 5家银行信贷资金进入影视业 招行此次贷款被看做金融创新而大受赞誉时,但交通银行(爱股,行情,资讯)听了之后,心里却泛起一阵酸涩。 交行北京分行的一名管理层对记者说,“交行才是第一家向影视业投入版权贷款的国内银行,目前已形成金融产品。” 交行表示,2007年10月31日,交行北京分行就以版权质押向大型古装神话电视连续剧《宝莲灯前传》投入600万元信贷资金,这才是国内银行业中的首家。 蔡尚君10年前还是编剧时,就四处散发投资计划书寻找资金,现在银行业资金注入到影视业,蔡尚君觉得是个好事,尤其是对于“版权质押贷款”。 以前银行贷款必须资产抵押,这让很多人连跨银行门的念头都没有。一个影视剧组,人员聚散不定,设备或租或借,没有像普通企业那样拥有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拿什么去抵押? 交行的“版权质押贷款”现在已成为银行业向影视业投入信贷资金的标准模式之一,目前仍在拍摄之中的电影《赤壁》,就是由刚刚本地化不久的渣打银行投入7000万美元的“版权质押贷款”。 这并不是渣打银行第一次为中国电影放贷,前年12月14日公映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以预售合同融资的方式获渣打银行融资约1000万美元。 除了招行、交行和渣打银行之外,深发展的资金早在2006年就进入电影业,为《夜宴》的拍摄提供额度1亿元的贷款,不过与“版权质押贷款”相比,这次贷款是以担保公司担保项下的融资合作。 北京银行(爱股,行情,资讯)旗下100多家网点在2007年年末也推出文化创意产业贷款,其信贷范围涵盖影视业、出版业、演出业、艺术品经营业、动漫与网络游戏业这6个北京市重点支持的行业。记者了解到,仍在拍摄当中的电视剧《鹿鼎记》向北京银行贷款3000万,占其总成本的3/4。 国有4大银行依然对影视业说不 目前将信贷资金投入到影视业的交行、招行、渣打银行、深发展行、北京银行,在国内银行业中处于第二第三梯队,第一梯队中的四大国有银行对影视行业融资依然是止步不前。 其实,最早和影视业结缘的就是四大银行中的中国银行(爱股,行情,资讯)。1992年《北京人在纽约》,由于在美国取景需要大量美元,而当时外汇管制很紧,后在北京市政府担保下,向中国银行贷到150万美元的信贷资金。 其他三家银行和影视行业从未“来电”,部分银行表示不会给娱乐业贷款。记者从建设银行(爱股,行情,资讯)内部获知,今年信贷资金紧张,建行要求全面停止娱乐业的贷款,作为娱乐业的支柱,影视产业自然首当其冲。很明显,在他们眼中,影视业的安全性和回报率都明显不及制造业、房地产业,暂时还不值得进入。 与别的银行认为影视行业缺乏商机的意见相左,招商银行、交通银行认为影视行业同样蕴藏着丰富的商机。 在欧美市场,电影是银行放贷的宠儿,影视公司可以直接到银行贷款,为好莱坞服务的银行就已拥有影视信贷方面的丰富经验,相比于国内刚起步的版权信贷,国际电影业早已经走上版权证券化的融资道路,如花旗银行先后以福克斯的两部《千禧年》、环球的两部《银河》、迪斯尼的《星座》5部影片的未来收入为基础资产提供了近42亿美元的证券化交易,摩根大通银行对《百万美元宝贝》、《美丽心灵》、《美国美人》和《角斗士》等影片发行过类似的证券化产品。 影视融资中小项目难分一杯羹 当前影视业的投资人中有两类,一类不求回报,只求影片出名;一类要求名利双收。对于电影制作方来说,投资难寻,前一种投资人寥若晨星,后一种投资人的门也不好进。为了迎合投资方,部分制作人不惜破坏影片的完整美,让投资人的广告或者客户出现在电影之中。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由于投资方手握财政大权,为了控制成本或者追求经济回报,对影片摄制横加干涉,与摄制方一言不合就威胁更换导演,令制作方也是敢怒不敢言。 与股权融资相比,银行信贷的进入有利于保证电影制作方的摄制自由。如渣打银行向电影提供融资,银行会细阅剧本,但不会要求更改内容。申请者只需提供包括导演、演员、卖片、发行等情况的详细电影计划,另外再签一份履约保证以控制风险,而不会出现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后干涉影视制作的事情。而招行在贷款给《集结号》过程当中,曾派信贷员全程跟随剧组,但目的也只是为了监管资金用途。 而在好莱坞,银行更不必操这样的心,因为他们看过摄制方的拍摄计划签订合同后,会雇用专业完片保证公司会在片场监督,完片保证公司不会干涉导演的拍摄计划,只有导演改变计划,与合同不符的时候才会招致保险公司的抗议与阻挠。 2007年11月23日北京银行宣布,即日起,该行已在旗下100多家网点推出文化创意产业贷款。从今年起,北京银行每年将为文化创意企业设立50亿元的专项授信额度。习惯数钱的银行信贷员,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将翻起剧本。 如同在其他行业“垒大户”,现在几家银行的信贷投放依然瞄准的是影视业领军企业和大牌导演,贷款规模也与导演和演员的身价直接联系起来。这对制作费在1000万元以下,请不起名导演和名演员的中小电影制作人来说,目前依然无法申请银行信贷。 即使现在能够申请,很多人也不会感兴趣。因为不像资源众多长袖善舞的领军影视企业和大牌导演,中小电影制作人最依赖投资人的不仅在于金钱,更在于渠道。他们拍摄好电影之后,还得依赖投资人的各种资源来进行发行,而这个优势是只管发放和回收贷款的银行所不具有的。 对于中小电影制作人来讲,银行资金进入影视业是让自己高兴的好事,但这种幸运暂时无法降临。等到春节过后,他们又得像飞鸟一样飞往全国各地,寻找其他让自己电影从剧本走向银幕的机会。 春节之后一个月,蔡尚君也要踏上飞往香港的旅程,为他第二部电影《漂流的年代》筹集资金。他笑称自己此行是去“坐台”。因为按照会议布置,他和另外24个亚洲导演将会被安排到会场的一个个小包间,坐等投资人上门洽谈。他的朋友宁浩,这位拍过《疯狂的石头》的导演,就是在上次亚洲电影投资会上获得了刘德华的青睐而成功“出台”。《漂流的年代》能否结束漂流,就看这次有没有“出台”的机会了。 本报记者 周鹏飞银行电影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