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年来,洋浦南华、英糖等大集团在黑龙江纷纷落户,与北方产区当地糖厂强强联合,重点就是抓住资源,做大做强黑龙江糖业。北方做糖的业界老人戏称:强强联合的北方糖业迎来了“第二春”。进入“第二春”的黑龙江糖业在2008/09榨季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近年来,洋浦南华、英糖等大集团在黑龙江纷纷落户,与北方产区当地糖厂强强联合,重点就是抓住资源,做大做强黑龙江糖业。北方做糖的业界老人戏称:强强联合的北方糖业迎来了“第二春”。进入“第二春”的黑龙江糖业在2008/09榨季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黑龙江糖厂归属明确,资源优势突出

  黑龙江17家大大小小的制糖企业,已有14家分落两大糖业巨头麾下。一是洋浦南华糖业集团。洋浦南华糖业集团是一家跨地区的,集工、农、贸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全国制糖行业的龙头企业。旗下拥有50多家独立法人企业,总资产过百亿元,食糖产销量约占全国的17%;二是英糖集团。英糖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英国食品联合集团公司(ABF)的子公司,其主要业务是拓展海外与糖业有关的业务,在制糖生产上,世界排名位居第二。

  本榨季两大集团拥有糖厂数占黑龙江省糖厂数的85%,两大集团的进入,看中的就是黑龙江特有的气候条件、广阔的土地资源和自身的食糖发展潜力,抓住了黑龙江的优势资源,这一优势已经在2008/09榨季显现。

  强强联合,黑龙江糖业生机勃发

  黑龙江糖业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食糖产量曾经在全国排行第二,是中国重要的甜菜糖主产区之一,从1992/93榨季之后逐渐萎缩。1999年,国家对制糖行业结构调整后,黑龙江保留下17家糖厂,全省日加工量为26600吨,制糖期最多可加工甜菜400万吨,产糖近50万吨,但制糖企业规模小,成本高,缺乏竞争力。自两大集团进入后,黑龙江糖业强强联合,糖业生机勃发。

  目前,各制糖企业纷纷制定了各自的发展规划,为黑龙江糖业描绘了宏伟的发展蓝图,对内加强员工培训,对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让黑龙江业界人士又找到了当年糖业大省的感觉,也坚定了黑龙江糖业必能继续发展的信心。

  糖料作为农作物的特性决定了天气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往往容易造成事与愿违的现状,但黑龙江糖业由集团部属、规划和促进所呈现的生机已经显现。

  自然灾害影响下,黑龙江食糖产量仍稳中有升

  2008/09榨季从10月份开榨以来,黑龙江食糖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的情况越来越突出,前期的干旱造成的单产有所下降,南华集团有的厂单产仅1.2吨/亩,气候原因影响下,估产情况也有出入,这一出入主要与2008年8月25日前的估产有异。

  在11月1日东莞糖会上黑龙江糖协介绍:“2008/09榨季黑龙江预计甜菜收购268万吨,比上年增加30万吨,预计产糖35万吨”。即便在自然灾害影响下2008/09榨季较2007/08榨季的24万吨仍增加了11万吨。产糖35万吨是在南华等集团受干旱影响的情况下的预计数,否则按照预期将超过35万吨。估计黑龙江本榨季历时120天左右,具体而准确的食糖产量将在2009年2月份明确。

  黑龙江糖业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进入“第二春”之后的黑龙江糖业发展也非一帆风顺,除了天气的影响之外,企业自身的生产步入良好的循环需要一个过程。比如,各企业对甜菜大规模机械化的播种、耕种、收获有个适应的过程,即便引进了先进国家的先进设备,但由于操作方面缺乏人力资源支持,导致今年的生产和收获效果不理想。凡此种种,也是造成企业不能朝着既定的规划前行的一些障碍,或者说机械化的某些阻碍环节将推后黑龙江的机械化进程,也将对大集团进入黑龙江糖业的发展造成影响。

  据了解,2008/09榨季,两大集团都分别实现了旗下的两家厂资源合并的情况,但并非关闭,而是合并。主要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曲折不能阻碍糖业企业的发展,而是更加激起了他们攻克难关的韧劲儿,因为他们坚信,进入黑龙江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

  黑龙江糖业发展前景光明

  今年总体来看,黑龙江目前17家糖厂产糖情况好于去年,两大集团进入后,重点抓甜菜生产,大量引进先进农业机械,积极探索甜菜生产规模化之路,帮助农民增加单产,黑龙江甜菜收购价格均为340元左右,为的就是提高菜农的种植积极性,控制甜菜资源。

  以成本作比较,目前情况是:广西的甘蔗糖厂,日加工能力在3万吨以上的企业已有很多,大集团占了广西糖厂数的85%以上,其吨糖成本在3000-3300元/吨,而黑龙江省平均吨糖成本却在4000元左右。进入黑龙江的企业表示,困难是暂时的,前景是光明的。

  值得关注的是,黑龙江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后,成本有下降的较大空间;而广西由于土地的自然条件和甘蔗物理特性限制,大规模实现机械化的可能性不大,且砍工成本是上升的;这一降一升可明确南北方成本打平的可能性存在,长远来看,黑龙江糖业发展极具潜力,这也是两大集团进入黑龙江糖业的最大看点,也最值得业界期待,成本的竟争将在南北方糖业界展开。


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