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信息产业部组织的3G外场测试初步告一段落,关于布署3G网络的议论又被提出,而在国际上,和记黄埔、NTT DoCoMo、KDDI、SKT等运营商在3G业务发展上的新进展又为3G在中国的发展引发了诱人的前景,一个个由国际协会、厂商、政府研究部门以及投资银
随着信息产业部组织的3G外场测试初步告一段落,关于布署3G网络的议论又被提出,而在国际上,和记黄埔、NTT DoCoMo、KDDI、SKT等运营商在3G业务发展上的新进展又为3G在中国的发展引发了诱人的前景,一个个由国际协会、厂商、政府研究部门以及投资银行等组织的有关3G的论坛今年也异常火爆,似乎3G的大规模推广与应用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同样的热情我们在三年前也感受过,当时欧洲国家也曾为3G时代即将到来而欢呼,但其后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巨额的牌照拍卖成本、“孤岛式”的网络覆盖、差强人意的手机质量以及乏善可陈的业务应用,几乎使各大运营商丧失了对3G的信心,国际资本市场对3G的投资也一直持负面态度。事隔三年之后,当3G卷土重来之时,中国通信市场准备好了吗?不妨让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3G热潮中的各方及其利益点
1.通信设备制造商
在为3G的来临而大声疾呼的所有声音中,来自设备制造商的声音无疑是最响亮的。2002年以来,全球的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增长缺少亮点、资本性开支放缓,设备制造商为促进3G的早日大规模推广而进行了一系列活动,上至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游说,下至对消费者兴趣的宣传,可以说推动3G尽早商用是高度统一的。
设备制造商们当然有非常过硬的理由,那就是他们为3G的标准、技术和设备所投入的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必须要取得回报,而且越快越好。为使政府和运营商能够接受3G技术和设备,不仅在技术开发和外场测试中积极主动,而且即使是以往壁垒森严的标准之争也可以有所妥协——这就是所谓“3G混合组网”。
客观而论,今天的3G无论是从标准、技术、系统设备和移动终端各方面来看,确实已经比两年前有了巨大进步,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展3G商用,这种进步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和黄去年底在香港刚推出3G服务时只有MOTO和NEC的两三款手机支持,在外观、尺寸、功能、质量、电池寿命等诸多方面比2G手机均有较大差距,而Vodafone在英国今年下半年一推出3G服务就组织了9款手机。不仅在功能和质量上,即使在价格上,由于产量的上升,3G手机的价格也开始向2G手机靠拢,在高端市场上,3G手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
国内的设备商在2G时代由于起步较晚,错过了中国市场大规模投资建设2G网络的时机,市场份额上落后于国外厂商,但在3G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上,国内厂家已经具有相当的实力,如果能推动政府开展3G网络的建设,不仅能提高他们在国内通信设备市场的份额,而且有助于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
2.运营商
3G产业环境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运营商。自从欧洲运营商由于过于乐观地接受了政府3G牌照的发放方式,以上千亿欧元的成本竞投牌照从而造成巨大的财务负担以后,世界各地的运营商们都明白了推广3G原来也可以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从而对3G的大规模商用变得谨慎起来。这其中中国政府和运营商的表现是值得称道的,事实证明,当初信息产业部面对来自各方压力所严守的谨慎观望原则避免了中国重蹈欧洲覆辙,是一项英明的决策。对运营商而言,身处中国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服务同质化、竞争以价格竞争为主线、用户低端化、ARPU不断走低,以数据业务的开发与推广来开展差异化竞争、跳出价格战的泥潭,同时用数据业务ARPU的增长弥补话音业务ARPU的降低,这是移动、联通两家移动运营商的战略思路。而中国电信和网通对3G牌照的渴望主要是借机正式进入移动业务市场,为公司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3.用户
不论制造商和运营商如何努力去催生,3G产业如果缺少了用户的支持,仍然不可能获得成功,毕竟用户是最终的消费者,也是为3G的庞大开支最终的买单人。用户主要关心业务的吸引力和价格的吸引力,对任何一项全新的产品或服务,性价比永远是用户选择与否的重要考虑。
4.政府
政府在3G商用中的角色是一个协调者,制订规则并以监管的方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同时为推进国家在全球化竞争中的竞争力,政府还负有推进技术进步、保障本国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的责任。
在目前的三大3G标准中,由中国提出的TD-SCDMA标准的前景引人注目。在欧洲、美国分别力推WCDMA和CDMA2000的时候,中国政府对TD-SCDMA的态度可谓是该标准成败的重要前提,这不仅关系到TD-SCDMA产业群体的利益,也是国家利益的体现,政府对此不可不重视。
中国政府还具有一个特殊的角色,那就是在所有“4+2”家运营商的背后,政府同时也是最大的出资人,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管部门,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政府的这一特殊角色事实上增加了其3G决策的复杂性。
中国3G商用道路上的障碍
3G发牌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影响重大的决策,牌照发放前必须尽可能明确以下事项:
1.标准、技术和设备的成熟程度
如果从技术的角度来看,3G技术和设备的成熟程度不论是在实验室、外场实验还是商用环境来看都是比较成熟的,中国3G的测试结果也即将公布,不出意外的话,其结果也应该是积极的。从运营商方面来看,选择WCDMA的Vodafone、NTTDoCoMo、和记黄埔(欧洲、澳大利亚和香港)等运营商今年的业务发展顺利,超出了资本市场分析师的预测,而CDMA2000EVDO在美国和日韩市场上的成功更是让分析师增强了信心,大部分分析师均预计2005年将是世界范围的“3G年”。
2.终端的成熟
在3G时代,终端的成熟程度比起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这是由于为使用户能够充分享受3G业务的方便快捷与丰富多彩,必须将网络、业务、应用与终端统筹考虑。传统的网络运营商与终端制造商各自为战的模式将不适应今后3G业务的发展。
这种网络与终端功能的协调问题事实上已经出现,中国联通在推广CDMA1X业务时就经常遭遇终端配合的问题。在香港、日本、韩国,目前的3G网络已经能够很好地承载视频业务,但恰恰是由于终端的局限———屏幕尺寸小、电池使用时间短等,使得视频业务的推广还不成熟。由于今后业务种类的极大丰富,可能会为支持不同业务定制不同功能的终端,这对于网络运营商和终端制造商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
3.业务的成熟
什么是3G业务?这是一个难以清晰回答的问题。是上网浏览还是高速下载?是商务办公还是休闲娱乐?是移动定位还是电子邮件?这些都是3G业务,但又不是3G独有的。事实上,在KDDI和SKT,甚至中国联通的CDMA1X网络上,都能很好地提供这些类业务,甚至日本的KDDI还凭借这些2.5G的业务一再领先于借助WCDMA网络的NTTDoCoMo的FOMA的用户增长,成为近两年来日本移动通信的焦点。
目前看来,能使3G与2G和2.5G网络有所区别的主要是以可视电话为代表的视频类业务以及流媒体、高速无线数据接入等高速数据类业务,但由于终端局限、娱乐类内容的版权保护以及高速无线数据业务提供成本等问题,要成为“KillerAp?plication”,形成如同SMS这样的广泛应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市场培育过程。
4.商务模式的成熟
在投资建设3G网络之前进行细致的投资回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意见认为,与2G网络相比,3G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质量和业务方面,但从商业的角度看,这些优势还是不确定。
电信产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如果是规模相同的两张网络,3G网络在业务提供成本上会比2G网络具有优势,但在3G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前其平均造价很难与已经非常成熟、规模巨大的2G网络相比。投资银行估计3G提供语音业务的成本可能要在大约5年以后才会比现存2G网络为低。
另一方面,2G网络经过十年左右的建设和优化,网络覆盖、通话质量均已达到很高的标准,3G网络初期很难比拟。如果是采用“孤岛式”建设方案(先期在大城市建设3G网络,其他地区用双模手机实现语音漫游),3G至2G网络的切换和漫游结算仍然存在问题,习惯了2G网络高品质服务的用户可能不适应。NTTDoCoMo和香港和黄均是在网络覆盖完善后才获得用户认可。
3G时代是数据增值业务极大丰富的时代。与2G时代由运营商主导业务提供不同,3G产业的成熟需要由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业务开发商、终端制造商和用户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共同推动。如今的“移动梦网”和“联通无限”模式可以说是为3G增值业务的开展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但还不能说已经确立了成功的模式。为了从内容的适用性、使用的方便性以及价格的透明性等方面尽可能地对用户造成吸引,今后运营商将有必要对业务内容和具体应用进行选择和打包,增值业务提供领域将出现一轮整合。
3G在中国推广之影响分析
从2003年开始,中国政府、运营商、制造商均为3G牌照的发放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从标准、技术、设备以及业务各方面考虑,中国发放3G牌照的条件均已基本具备,不出意外的话,3G牌照将在2005年下半年发放。毫无疑问,3G牌照发放将使中国通信市场进入一个全新的纪元,对运营商、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及普通用户都将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3G产业链条中的各方,有必要认真研究各自的角色,尽早制订应对策略。
1.中国通信运营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市场得到重新划分
虽然大部分分析人士均认同明年将会发放3G牌照的预测,但对于发出几张牌照这一问题并不统一。基于对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的格局分析,笔者认为发放四张牌照的可能性较大,理由是:一、中国现有四大运营商,而且都是上市公司,都有移动业务运营经验;二、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3G技术选择上分别倾向于WCDMA和CDMA2000,如果只发给这两家运营商牌照,TD-SCDMA在中国将失去大好的发展机会;三、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虽然十分激烈,但中国联通经过10年的竞争,综合实力仍然有待加强,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加入将增强与中国移动的竞争;四、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仍有相当增长潜力,可以容纳四家运营商的发展。
如果发放四张牌照,移动运营商由目前的两家变为四家,则各个运营商在竞争战略上必将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在网络建设、业务开发、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各方面去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2.运营商可选择的3G策略
A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是移动市场上的领导者,但近两年联通的CDMA网络升级到1X以后,给中国移动造成了不小的威胁,来自各省子公司对网络升级的呼声日益高涨。预计3G发牌后,中国移动会以最快的速度开始3G网络的建设与业务开发。
从目前各方面信息分析,中国移动有可能会选择WCDMA技术。根据国外其他运营商的经验,建设WCDMA网络一般会采用“叠加网”的建设方式,首先选择在大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建3G网,提供3G服务,而对3G网络覆盖以外的地区则依靠2G网络实现话音的漫游。这种做法可以节约网络建设初期的投资,但坏处是用户对网络覆盖不完善会产生投诉。中国移动在以往的宣传中已树立了企业网络覆盖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形象,如果由于3G网络覆盖不完善而引起用户大量投诉,会对企业整体的品牌形象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中国移动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形成全国范围内的覆盖,维护自已在网络上的优势,以避免对手可能的攻击。
用户发展策略上,为使3G网络和业务尽快被用户所接受,尽快形成一定的用户规模是必须的。考虑到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已有3亿多的用户、一期网络建设规模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中国移动在3G业务推出的第一年应吸引不少于1000万的用户入网。如果措施得当,这一目标应该不难达到,因为这一数字只占中国移动网上中高端用户的30%左右。但中国移动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应吸取联通推广CDMA业务初期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在手机终端供应、手机补贴、新业务开发、品牌塑造等方面引起重视。
B 中国联通
面向3G时代,中国联通的CDMA1X网络处在一个十分有利的位置。一方面CDMA1X网络只需较少的投资和较短的时间即可完成向EVDO的过渡,使得联通有可能成为中国最早提供3G服务的运营商,另一方面,CDMA1X网络是全国覆盖,一旦完成升级,其网络覆盖在一段时期内会好于其他几家运营商,中国联通将拥有明显的3G网络优势。同时,联通的CDMA机卡分离技术允许用户不换卡即可享受3G服务,这在市场推广方面会更为方便。最后,联通基于2.5G的CDMA1X网络开发的大量数据增值业务可以移植到3G网络上,这又给了其业务上的领先地位。日本KDDI的CDMA1X网络用户增长长期领先于NTTDoCoMo的WCDMA用户,其成功的经验向联通展示了一幅美好的发展前景。
如果中国联通只有一张CDMA1X网络的话,那无疑它是处在中国3G时代最有利的位置,但联通同时又有一张GSM网络,这又为其在3G时代的发展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联通目前还没有明确GSM的升级方面,作为一张承载着8000多万用户的网络,如果不进行升级,长此以往会损害用户的信心,进一步降低联通GSM网络的品牌形象,造成用户转网;如果进行升级,又将面临巨额的资本性开支,而联通网上用户较低的ARPU水平又不足以弥补这笔开支,这对于联通而言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说3G发牌之前业界关注联通的焦点是CDMA业务的增长,那么3G发牌后业界关注的焦点将会成为GSM业务的稳定。
C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
最后分析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作为两家固网运营商,面对着长途业务收入的下降和固网话务量向移动网络的转移,电信和网通迫切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小灵通”业务,两家运营商得以在移动市场分一杯羹。3G发牌后,两家运营商得以正式进入移动业务市场,这对公司长远业务增长是一项十分有利的因素。
但是要想在3G时代的移动通信业务市场获得理想的收益却非易事。3G发牌之后,首先必须进行的是网络的规划与建设。如果双方都选择独立建设一张全国范围覆盖的网络,由于两家公司在业务范围上是南北划地分治,在诸如机构、人员、传输资源、投资、市场营销网络等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与中国移动和联通相比差距会比较明显。如果选择分建共享的方式,各自建设业务区内的网络,通过签署漫游协议的方式保证用户的全国漫游,则可以部分弥补这种差距,也会缩短网络建设和业务推出的时间。
用户发展方面两家公司也需要精心制订相应的策略。一方面,通过固网业务两家公司掌握了一批高端用户、商务用户、企业用户资源,通过捆绑销售等方式可能吸引用户转网;另一方面,作为新的移动网络运营商,用户可能对其提供业务的能力和质量存在疑虑,树立成功的品牌形象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
最后,两家公司现存的“小灵通”网络也面临着联通GSM网络类似的问题。“小灵通”网络升级的可能性很小,网络覆盖也因为缺乏后续投资得不到完善,因此其用户今后转网的可能性很大。由于手机、号码、消费水平等方面的障碍,“小灵通”用户向3G网络转移的比例不会很大,但随着移动语音业务价格的进一步降低,向GSM或CDMA网络转移的可能是存在的。
2004年下半年,3G概念再次叩响中国市场的大门,与三年前相比,此时的3G更为成熟与现实。依托设备厂家数年巨额投入的潜心研发,借鉴了国外3G运营商的经验教训,面对着中国持续增长的移动通信市场,这一次当中国通信企业唱响3G旋律时,我们知道,它是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3G对中国通信企业无疑是一次发展的良好机遇,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3G牌照问题的复杂性,3G牌照的发放时间、牌照数量、技术标准还不明确,3G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对企业而言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只有在技术、网络、业务、服务、营销各方面准备充分,勇于迎接挑战的企业,才能抓住3G机遇,成为新的市场领导者。
各方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