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08年金融业发展动态,提供能源矿产、石油化工、IT通讯、房产建材、机械设备、电子电器、食品饮料、农林牧渔、旅游商贸、医药保健、交通物流、轻工纺织等行业专业研究报告

    1、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九条政策措施
    12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九项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认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要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形成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面扩大融资、分散风险的合力,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
    会议研究确定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一)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二)加强和改进信贷服务,满足资金合理需求。(三)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四)发挥保险的保障和融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运行。(五)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并购贷款、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多种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六)改进外汇管理,大力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七)加快金融服务现代化,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八)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增强金融业化解不良资产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九)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强化风险监测和管理,切实维护金融安全稳定。
    2、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 央行连续降息
    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决定,当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1月26日,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和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下调1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12月22日,央行再次决定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也是央行2008年第五次减息、第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此举旨在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发挥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自2008年7月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决策部署,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新情况,及时调减了公开市场对冲力度,连续四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硬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同时,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引导新增信贷资源向重点领域和经济薄弱环节倾斜。
    3、金融业全力支持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2008年初以来,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出口退税率缩减、经济结构调整、自然灾害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一些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削弱,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为防止出现大面积破产和失业潮,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促进经济增长,5月份,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推动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中小企业。
    12月初,银监会颁发《银行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指导意见》,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更好地扶持小企业发展。为进一步创新融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银监会又于12月9日发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明确指出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并购贷款方面科学创新,满足企业和市场日益增长的合理的并购融资需求。
    4、金融业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2008年,我国相继发生了南方冰雪灾害和四川地震灾害,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年初以来,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席卷我国南方大部分省区,给当地农业、林业、电网、工业等带来巨大破坏。冰雪灾害发生后,我国金融业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1月底,正值现金投放旺季,几十年一遇的大雪天气使得部分地区交通严重受阻、中断,央行办公厅及时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现金供应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分支机构立即采取措施,确保春节前现金供应工作。2月1日,央行又发布了《关于抗御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就加大对抗灾救灾必要的信贷支持力度,做好群众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备耕的各项金融服务等工作进行了部署。银监会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各金融机构即积极投入抗击冰雪灾害的战斗。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给汶川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地震发生后不久,央行和银监会即发布了《关于全力做好地震灾区金融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履行“六项服务承诺”,保证各项捐赠和救助资金及时到位;紧急布设服务网点,确保受灾群众在安置点就近获得银行服务;千方百计做好资金调度,采取灵活有效措施,确保受灾群众方便提取存款;尽快做好受灾群众金融权益调查、跟踪和确认工作,尽力保障客户存款和银行资金等重要信息的安全。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指示精神,银监会还发布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开辟捐款快速通道,特事特办,确保各项捐款迅速汇往灾区。地震发生后,全国金融业迅速行动,积极投身抗震救灾。银行业在灾后不到十日内,累计捐款就已超过8亿元,各家银行还积极出台支持灾区灾后重建的各项金融服务政策。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向四川等受灾地区发放救灾及灾后重建贷款超过44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救灾与重建工作。
    5、在参与奥运过程中金融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8月8日开幕的北京奥运会无疑为奥林匹克运动史留下了辉煌一页,值得永远铭记。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教练员和数以万计的外籍游客来到我国,对奥运会期间的金融服务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我国金融业则以优质的服务配合了北京奥运的完美举行。
    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我国金融业积极投身奥运服务,以切实行动和优质服务水平向奥运和世界友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央行引领完善奥运支付环境建设,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打造操作平台;银监会系统全面部署奥运金融服务工作,统一建设了金融服务应急机制。中国银行业协会全面推进文明规范服务系列活动;各银行金融机构在网点建设、流程设计、服务创新、资源保障、系统安全、应急反应和人员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经营机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服务流程进一步规范,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全行业文明规范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充分展示了中国银行业良好的服务形象。国家外汇管理局也积极采取措施,就奥运期间外汇业务做好部署。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纷纷积极投身奥运金融服务并取得喜人成绩。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是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我国金融业在参与奥运的过程中,提升了服务水平,也提升了自身形象和实力。
    6、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11月6日,汇金公司向农行注资1300亿元人民币等值美元,并将持有农行50%的股份,与财政部并列成为农行第一大股东。农行作为最后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因此进入实质性阶段。农行IPO技术准备或将于明年下半年完成。
    12月6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召开成立大会,标志着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开发银行是我国首家进行商业化改革的政策性银行。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是政策性银行股改的起点,是破冰之举。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改革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未来的改革提供了宝贵借鉴。
    7、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
    从去年10月的6124点,到2008年的最低点1600多点,我国股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速降过程。在股市振荡、市场低迷之际,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只对出让方按1‰税率征收股票交易印花税,不再对受让方征收股票交易印花税。
    这一重要举措与其他几项实质性利好政策形成的救市“组合拳”打出后,极大地鼓舞了A股人气,沪深两市当日大幅高开。沪指开盘即大涨9.06%,深成指开盘涨8.35%。9月22日,沪深两市继续大幅高开,沪指收盘2236.41点,涨7.77%;深成指收盘7469.07点,涨4.40%。800余只个股涨幅超4%。证券交易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是继2008年4月24日印花税税率由3‰下调至1‰之后的又一维护股市稳定的力举,有效起到了“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
    8、中资银行实力增强“出海”步伐加快
    招商银行出资超过300亿港元收购香港有75年历史的家族制银行永隆银行,成为香港市场上2001年以来最大手笔的银行控股权并购案,也是2008年中资银行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而中国银行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股权案,则标志着中资银行国际化中股权收购的展开。
    10月8日,招商银行纽约分行开业。这是美国实施《加强外国银行监管法》17年来,第一家中资银行开业,也是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一个重大突破。以此为先导,拉开了中资银行进军华尔街的序幕。10月15日,工商银行纽约分行在纽约曼哈顿设立。12月8日,建设银行设立纽约分行的申请也获得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批准。
    一直以来,中资银行在海外扩张推进缓慢,此次突破是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站上新起点。这一方面是对我国银行业发展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对于我国银行业吸收借鉴国际银行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通过接受更严格的监管和审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招行、工行、建行相继获准设立纽约分行,与中国银行业改革后银行盈利能力增强及自身体制健全深有关系。而在次贷危机重创华尔街之际,中资银行进军华尔街意义不凡。
    9、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挂牌
    根据中国保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于9月份挂牌成立。据了解,保险保障基金公司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属于非营利性企业法人,其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董事会9名董事成员分别来自保监会、财政部、央行、国税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及3家保险公司。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的出台和保险保障基金公司的挂牌之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此前保险保障基金接收新华人寿股权事宜不无关系。因此,对于市场而言,大家似乎更加关注保险保障基金公司依法接收的新华人寿股权今后将何去何从。
    10、国资委宣布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股票汇金公司增持工、中、建三大行股票
    9月18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一贯强调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要成为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积极力量,在股市低迷时期,国资委将支持央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增持其控股的上市公司股份,支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同一天,中央汇金公司宣布为支持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将在二级市场自主增持工、中、建三大行股票。9月23日,汇金公司正式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三大行股票各200万股A股,拉开了增持序幕。
    数据显示,从9月23日至11月28日,汇金公司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避开上市公司业绩快报或定期报告发布前这一不得增持的时间段,轮番对工、中、建三行A股进行增持。据初步测算,汇金公司在此期间用于增持工行A股的资金约为7.63亿元、增持中行A股的资金约为1.77亿元,而增持建行的资金约为2.77亿元,累计投入资金总计达12.17亿元。汇金公司持续的大幅增持行为,在市场低迷期间稳定了工、中、建三行的A股价格,并借助这三只股票在上证综指中的巨大权重,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大盘颓势,维护了市场的稳定。

金融业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