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北五味子概况 五味子来源于木兰科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均属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其藤长达5-10米。多攀握在林木或灌木上生长。以北五味子粒大、肉厚、色红而质优。北五味主产在东北

一、北五味子概况
五味子来源于木兰科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均属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其藤长达5-10米。多攀握在林木或灌木上生长。以北五味子粒大、肉厚、色红而质优。北五味主产在东北长白山系和大兴安岭山脉的辽宁本溪地区、辽东半岛、吉林通化、浑江、延吉及黑龙江五常、铁力、佳木斯、伊春和内蒙古牙克石地区、扎兰屯等地区的海拔450-1100米的针阔混交林中。

二、森林退缩,资源减少
林业是东北三省的优势产业之一,森林面积居全国之首。七、八十年代以来,东北农民及上百林业工人对森林滥砍滥伐而且只伐不种,虽富了一时,但破坏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采伐后的林地又多种植了人参、玉米、大豆和高梁。造成森林快速大面积向中苏边境退缩。于此同时,也使北五味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境,产量年年大幅下降。

三、气候改变年年减产
由于森林覆盖面积缩小,导致东北气候的改变。再加上全球性的气温变暖。东北长白山地区、大小兴安岭地区,每年9月至10月初,正是五味子浆果成熟期,这些五味子产区年年这个季节阴雨绵绵,五味子浆果在枝上便腐烂了。因此,五味子年年受灾减产。这是产量下降的又一个原因。

四、抢青采摘,质量下降
五味子产区农民为了避开9-10月的阴雨期,每年8月份便提前上山采摘五味子,但这个时候五味子刚刚由青变红,果肉也不饱满,抢青货多色青、肉薄、籽粒瘪瘦,药厂、饮料厂尤其是外贸部门都不愿意要。而真正的优质货却少之又少,货源十分紧张。这又是五味子产量下降的另一个原因。

五、不断开发,需量增加
五味子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作用。主治久咳、虚喘、梦溃滑精、遗尿尿频、自汗、盗汗、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症。

60年代初,经临床实验证明:五味子具有兴奋强壮作用,可以治疗神经衰弱,使五味子的需求有了很大增长,由年需量600吨增加到1000吨。后来又发现五味子含有多种木脂素成分,具有降酶作用,五味子成为治疗肝炎的新药,并在中药制药企业得以开发应用。如护肝片等,使年需量进一步上升,由1000吨增加为1500吨。

进入90年代末,尤其是2000年之后,因五味子除具药用功能之外,还五味俱全,在韩国及国内饮料行业又开发了具保健功能的五味子食品、五味酒、五味子饮料,这些医药由于具备保健,又美味可口,很快拓展了市场。五味子在医药行业的开发,又使五味子的年需量巨增为2000-3000吨。五味子由于上述原因,年年减产,而需求却年年递增。导致北五味子货源,日趋紧缺。每年五味子产新期间,韩国、日本客商及国内药厂、酒厂、饮料厂云集北五味子产区抢购五味子货源。五味子货源也年年攀升,如优质北五味90年代末仅25-30元/公斤,2000年由于上述原因,价格上升为50-60元/公斤,增幅达100%,2004-2005年优质北五味价格攀升到90-120元/公斤。2006年10-11月,北五味子又逢两年减产,多商深入产区抢购,使北五味子产区统货(红、青货)价格猛升到120-130元/公斤;出口一、二级货升为150-180元/公斤。据向产区了解:产区优质五味子货源已很少,总存量不足200-300吨。随五味子的抢购风不止 ,北五味子价格仍有上升空间。

六、建议
这些年北五味子货源始终以野生采集为主,鉴于北五味子生境恶化,又年年减产。而需求随医药、食品、饮料等行业的开发,年年增加,为了满足五味子的不断增长的需求,笔者建议:东北、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等地区的山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山地林间及退耕还林土地发展五味子的人工栽培,并在栽培实践中按着GAP指导原则,总结出从育苗、移栽、管理、加工等一整套完整的、系统的、规范的生产标准化五味子的生产技术,并推而广之,大力发展北五味人工种植,以满足五味子多方面的需求,同时也为山区、林区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饮料森林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