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药行业涉及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机械制造)和中药商业等,是集农、工、商于一体,产、供、销相结合的综合性产业。   一、中药行业的现状   中药材生产:目前,一批优质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基本形成;濒危

  中药行业涉及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机械制造)和中药商业等,是集农、工、商于一体,产、供、销相结合的综合性产业。

  一、中药行业的现状
  中药材生产:目前,一批优质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基本形成;濒危物种代用品及中药材生物技术研究有了一定进展,特别是人工培育和人工栽培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野生变家种家养的进程;一些主要依赖进口的南药引种成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依赖进口的品种逐步减少。常用的500种中药材,依靠人工栽培、养殖的供应量已近50%,使中药野生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此外,通过全国药材资源普查,对中药材的蕴藏量、需要量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为野生药材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依据。中药行业基本形成了以中药科研教育为依托、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

  中成药工业:按照《国家医药管理规范》(GMP)要求组织建设和生产,加快了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和剂型改革的步伐,促进了中药工业规范化、现代化进程。目前中药剂型已达40多种,特别是中药针剂、粉剂、软胶囊、缓释剂、气雾剂等先进剂型的应用,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了产品质量。中成药产品结构得到调整,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及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一批名优产品、著名商标及一批产值过亿、利税达千万的企业已经涌现。中药新药开发与研究有所进展。

  中药饮片工业:经过量多年建设,国有重点中药饮片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装备、化验检测、仓储条件等硬件有明显的改善,同时提高了饮片的质量,并基本满足市场及医疗用药。中药饮片的生产由手工操作发展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逐步提高了中药饮片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中药商业:中药的批发企业仓储及营运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中药的零售门市网点面目一新,在进一步继承和恢复传统“老字号”等一批百年名老中药店堂的同时,引进现代营销管理,发挥了传统特色和现代营销相结合的优势。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中药行业已取得了较大成绩,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中药行业基础薄弱、缺乏后劲的状况愈见明显。总体上表现为:行业资产规模经济偏低,同档次品种重复较多,高科技产品稀少,现有资产优化重组及资产存量盘活步子不大,外向型企业竞争意识不强,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投资明显不足。具体为:

  中药材: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仍显薄弱,大宗中药材品种生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力度不够,栽培繁育生产管理粗放;药材单产低、质量差现象较为普遍;优良品种的选育、种籽的提纯复壮滞后;一些品种病虫害防治及高效、低残留无公害农药在中药材生产领域的研究推广进展缓慢,导致中药材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超限。

  中成药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基础差、自有资金不足,缺乏自我改造能力。多数企业生产集中度低,创新、开发能力弱,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的现象比较普遍。中药产品缺乏国际竞争能力。中成药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工艺技术规范的基础研究工作薄弱,中药制剂水平整体上与国外企业相比落后。推广GMP的政策与资金不配套,投资与需求矛盾突出。

  中药饮片工业:饮片炮制工艺落后(某些有特色的工艺除外),致使药材有效成份流失,饮片质量下降。干燥工艺还采用露天、场地晾晒,造成饮片污染。中药饮片包装缺乏定量、商标规范和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缺少统一的质量标准和炮制规范,产品档次低。

  中药技术装备:中药制药设备发展滞后,特别是制剂设备仅相当于70年代的国际水平;低水平产品多,尤其成套设备和关键技术没有突破,制约着中药生产工艺的发展,产品系列化、标准化、配套能力差,机电一体化的制药设备研制开发处于初步阶段。

  中药商业:中药材具有一地生产全国使用、一季生产全年使用的特点,客观上要求必须有一定的储备,以丰补欠。实际上,中药行业的仓储建设和网点建设,多年来一直是行业的薄弱环节。仓储设施差、中药材露天存放损失严重,与GSP要求不相符合,影响了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生产质量。中药零售网点大幅度减少、营业场所简陋,直接影响到群众购药。

  三、制约中药业发展的十大因素
  纵观当今国际医药市场不难看出,中国中药业明显落伍了:在一年高达150亿美元的中成药贸易额中,中国仅占3%,其余被日本、韩国、印度、泰国“四分天下”。日本人扬言:在21世纪将“汉医汉药”改为“东方医药”。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中药“大国”变成了“小国”呢?请看

  1.产品质量差。中成药质量差主要表现在:
  外观上“粗、大、黑”,而且丸、散、膏、丹、片等诸种剂型几乎都存在这种弊端。患者一次用量(以重量计算)常常是西药量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药物中的杂质和无效成分多,有些药物的重金属和残留农药剔除不尽。

  有效成分不明确,无法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也无法确定是何种成分对疾病有效。

  GMP是世界各国公认的确保药品生产质量的管理手段,也是国际间药品贸易的通行惯例,但在我国中药企业中,仅有几家企业获得GMP认证。

  对于上述弊端,国人早已习惯,但欧美等国家就不易接受了。

  2.科技水平低。中成药本质上属于生命科学范畴。纵观当今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产业,无不是靠高科技来支撑和发展的。但在我国多数中药企业,高科技含量较少,因而缺少发展动力和后劲。

  目前常用的生产工艺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方法,加六七十年代的方法,即:水煮、水煎、水醇、醇水、浓缩等。用这些古老的和多年一贯制的工艺生产出来的中成药,就难免“粗、大、黑”。

  中成药的质量检测,大部分仍停留在感官检验、细菌检验和部分单一成分的定性检验水平上。

  西药必做的定量分析、药理测试等内容,中成药却因科技水平所限而大部分未能做到。

  3.创新意识弱。不夸张地说,我国中药业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吃祖宗的老本,属今人创新的东西不多。

  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收载的剂型近40种,除现代应用的片剂、注射剂、滴丸、胶囊剂除外,其它药物剂型几乎齐备。而今天的药物剂型也只不过43种,仅比李时珍前进了一小步,无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新需求。

  在新药的研究开发上,很多中药企业推出的三类和四类新药,只不过是在先人经典处方的基础上增加或更换几味中药而已,尽管每年上市的新药不少,但能够被消费者叫好的不多。

  4.信息意识差。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市场经济也是信息经济。在美国,很多企业都设置了“首席信息经理”,其地位相当于副总裁。由此可见信息的重要性。然而,我国不少中药企业存在着信息不灵以及自身不大重视信息的现象。

  至今没有配备电脑、没有进入互联网的企业并不鲜见,报纸只订两三份的企业也不在少数。由于其信息渠道和种类单一,因而机遇难觅,也不能激发出由信息而产生的联想和思路。最终把自己封闭起来,而封闭就注定要落后。

  稍稍浏览几种医药方面的报纸就能看到,企业竞相招聘销售人员、医药代表,而招聘信息人员的企业却寥寥无几。从实际看,也鲜见哪个企业设有专门的信息人员。

  5.企业人才少。企业成败关键在人。但统观我国中药企业,药学人才严重匮乏。原因有三:

  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医学和药学人才的培养上比例失调。医学院校平均每个省市一至两所,而药学院校只有沈阳药学院和南京药学院两所。历史遗留下来的药学人才匮乏状况至今尚未扭转。

  改革开放后,药学院校虽增多到30所,但快速发展的医学和药学事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量也明显增加,且不说众多医院药房、医药管理和科研部门的需求量,单凭近两万家医药生产和批发企业便足可让药学人才供不应求。

  中药企业多属小企业,对药学人才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待遇远不及大型药业和“三资”药业,因此,正规药学院校毕业生不大愿意前往就职。

  6.投资规模小。在我国1000多家中药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96%。很多小企业的初始投资为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几百万元不等。这些小企业虽有经营灵活、机构精简、适应市场能力强等优势,但与投资额上千万元、上亿元的大企业相比,明显“先天不足”,并由此产生“综合证”,如:装备差、生产能力低;产品档次低、质量差、科技投入不够、难以壮大等。小企业固然可以走“小而优、小而精、小而专”的路子,但仅靠自身微薄的积累去实现“优、精、专”,谈何容易。

  7.用户压价狠。这些年来,很多医院是靠所属药房来养活的。药房并非企业,钱从哪里来?靠的是远远低于市场的药价从厂家商家进药,然后按市场价格卖给患者。药房压价的幅度一般在10%20%,新药在30%50%之间。这样,本属于药厂的利润部分地流入了医院药房。除此之外,药厂还要将部分应得的利润从“暗道”送给医院的有关环节和人员,例如:向医院申请进新药的“见面礼”,给医生的“处方费”,给药房人员的“统方费”,给临床科室的“宣传费”等等。

  中药的利润率本来就不高,经上述“明道”压价和“暗道”剥皮之后,其利润就所剩无几了。但很多中药厂为了拥有“上帝”,即使效益不佳也要硬着头皮往这些“明道”和“暗道”上走。

  8.“洋药”冲击大。据报道,进口药占我国医药市场近1/3的份额,其中不乏“洋中药”。

  “洋药”和“洋中药”虚高定价者多,给医院的扣率即便是50%,最后的纯利仍然可观,同时还能让医院、药房、医生等环节和人员获得较多的实惠,因此大受其欢迎(此种现象经顺加作价的改革有所遏制)。与之相比,中成药尽管拥有治疗疾病的诸多优势和特色,但由于给医院提供的实惠远不及“洋药”和“洋中药”,因此呈现出患者欢迎而医院不大欢迎的状况。

  9.“同室操戈”急。在我国医药领域,各式各样的“同室操戈”比比皆是:

  同一个品种多家生产。如复方丹参片、牛黄解毒片、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等药品,其生产企业分别达到十几家或几十家。家数一多,便互相挖空心思挤占对方市场,诸多不正当地竞争也由此而产生。

  窃取对方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挖对方人才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而产生的官司此起彼伏。

  为了争夺同一个市场,各企业的产品竞相压价,甚至搞赔本销售,结果大家都无利可图、无以发展。

  10.重视中药晚。中药是中国的“国粹”。但遗憾的是,我国对“国粹”给予名副其实的重视太晚,由此而引起的落伍可能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追赶回来。

  从建国到70年代末期,中国没有一所专门传授中药知识的高等院校,只有少数几个院校(系)设置中药学这门课程,课时约为几十至200个左右不等。不言而喻,没有中药学的普及焉能有中药业的提高和发展。

  早在70年代时,日本就大力研究和开发中药,并不遗余力地将其推向世界,而此时的中国正处在“文革”中期,“国粹”被国人所冷落。

  直到“中草药热”在世界不断升温,我国各种相关的“计划”、“纲要”才相继出台,各种早该设置的科研机构才相继成立。而这时我们已远远落在了日本的后面,以致很多欧美国家认为中草药起源于日本。

  分析以上情况,其目的只是希望我国中药业尽快发展起来,尽快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2000年中药行业发展的形势
  从现在起,到2000年将是中药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国际制药的挑战和国内深化改革的机遇并存。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中药产业,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这为中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二)回归大自然,天然绿色食品和药品浪潮的兴起,使国际上对中药重新评价、需求激增,欧美国家也在调整本国法律,对中药进口有所放宽。国际国内天然药物市场的不断扩大,我国中药科研能力和企业素质的提高,为中药产业进入国际医药市场提供了良好机遇。

  (三)中药行业已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集团,成为国际医药市场的“开拓者”。同时,初步具备了跟踪国际制药的高科技发展动态、研制开发储备拳头产品、改进生产技术装备和积蓄后劲的能力,一旦国际市场成熟,经国家政策扶持,必将迅速抢点,挤入国际医药市场。

  (四)随着我国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工作的进展,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随之,中药产业增长速度及市场前景看好,原化学药为主的医药工业格局将发生变化。一些中小化学药生产企业将被迫调整原来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转产中药。同时,中药行业也将是国外资本投资热点之一。

五、有关政策措施
  从支持中药民族工业,将中药产业的潜在优势尽早发挥出来变为现实的可行方面出发,国家对中药行业的发展要给予以下特殊政策和措施:

  1、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对中药材料科研方面的投入和中药材生产扶持。

  2、国家鼓励和支持中药企业进行中药GMP示范建设,提高药品质量,改善生产条件,探索中药GMP建设的路子。对实施GMP示范建设的企业所生产的中药产品价格实行优质优价。

  3、国家重点鼓励对饮片工业建设,积极促进中药饮片工业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4、国家支持对中药主产区和中药集散地的仓储建设。

  5、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对中药新药的研究,鼓励企业在销售收入中提取5%以上作为新药开发资金。
中药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