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民营书店连锁需慎重

  分店遍布沪上地铁站的明君书店在前年爆出财务困境后,终于步履蹒跚地走到了尽头。记者近日获悉,因拖欠员工薪水及保险金,明君书店最后两家门店——南京西路站店与人民广场店已被法院依法查封。

  与“思考乐书局”、“席殊书屋”等民营连锁书局颇为相似的是,曾经在沪上声名鹊起的“明君书店”,同样也走过了欠书款、欠债、欠薪、关门的悲情命运。这也再次让人相信,“加盟连锁”模式对于书店而言,几乎是一个不祥的谶语。

  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即使是单店的民营书店,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后有网上书店的冲击,前有新华书店的光环遮挡,不时还会受到来自盗版市场的侵蚀,民营书店既无成本优势,又无规模效益,在利润不高的图书行业,一招不慎,就会“死”得很难看。

  倒闭并非孤立事件

  在明君书店倒闭前,开有600余家加盟店的席殊书屋已被收购。

  人民广场人流如织的地铁里,明君书店却铁将军把门,上贴着“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的封条。透过玻璃门可以清楚地看到,货架上仍然凌乱地摆着一些书籍杂志,“特价书:每本5元”的字样同样清晰可见。

  江苏路地铁站的明君书店门店关闭时日更久。周围其他店铺营业员说,原来书店开着的时候就很冷清,“关闭是早晚的事情。”一个首饰店老板说。

  而真正令这一天到来的是7.3万元的拖欠员工薪酬。今年7月,明君书店原大宁店员工诉明君书店的劳动争议仲裁获胜。3个多月后,明君书店方面仍未支付拖欠工资,被强制执行,使最后两家门店不保。事实上,早在三年前,明君书店就因长期拖欠出版社书款,上海40家出版社集体停止对其发货,导致部分书店停业。

  停业谢客也为会员带来了不小影响。张小姐曾是明君书店的会员,而手中的那张尚有余额的“明君文化卡”如今也毫无作用。“根本就找不到他们书店的工作人员。”

  一度达22家直营店、10家加盟店、逾13万会员的明君书店,最终难逃民营连锁书店失败的厄运。此前,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民营全国性连锁书店席殊书店遍布30个省、市、自治区的400多个城市。但后来600余家加盟店或者倒闭,或者更换招牌,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而曾名噪一时,把分店开到北京王府井的“思考乐书局”,先后被牵连进7桩银行“讨债”案件,涉案本金超过5000万元,最终因财务问题被收购。

  民营书店要比特色

  民营书店资源少,租金负担大,因此应注重专营某一领域。

  由于在资金、规模和渠道上难以与新华书店抗衡,民营书店无法发挥规模性的效益。徐州先锋书店是当地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学术性民营书店,该店总经理沙剑锋说:“如果要和国营书店比规模,绝对是民营书店的误区。”

  以明君书店来看,除了最终引爆的资金问题,定位不准也是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就在人民广场店仅20余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各种图书被分成了人文•社科、文学、经济管理、证券、教辅等多种类别。透过玻璃门,记者注意到,货架上甚至有《2006年高考时政热点》和《2005年高考金手指》。

  沙剑锋告诉记者,国营书店的利润大多来自于垄断的教材教辅这棵摇钱树,其利润可达到40%~50%。“民营书店让利大,一打就是8折,否则无法吸引顾客。老顾客打折更低,学校需要订书也会压折扣。有的一大笔生意做下来,甚至还会亏损。这也就难怪很多民营书店容易在资金面上出问题了。”

  北京精锐纵横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鹰认为,新华书店的优势还在于国有的资源,比如租金就占很大的便宜。

  思考乐的倒闭与思考乐正大店的亏损密不可分。可以算这样一笔账:该门店一年的房租高达450万元,营业额1200多万元。一般图书进价在6.5折,除去运输等成本,到达书店为6.8折,差价为32%。不包括会员卡购书打折在内,1200万元的营业额毛利润约在384万元。扣除6%的税、8%的人工等,只剩228万元,再付出450万元的房租,最终每年亏损280万元。

  一江之隔的上海书城占地18000平方米,面积是思考乐正大店的三倍以上,一年的租金却只要250万元。原因正是国有的上海书城是公益性租房,而思考乐却是商业租房。

  连锁可能是误区

  国外书店很少连锁,国内书店也并非开得多就会赚得多。

  事实上,从国际范围而言,几无成功的书店特许加盟模式。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书店,全是直营店;第二大的鲍德斯书店,在美国国内也全是直营店,在海外有部分加盟店,但全部配送英文书,有语种的特殊性,能体现产品特殊优势。

  徐州先锋书店是当地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学术性民营书店,该店总经理沙剑锋告诉记者:“从前几年我国一度高涨的书店特许加盟来看,很多特许书店总部对加盟商的背景、文化和经济实力不做更多考察,列出的加盟条件大多很虚。靠获得‘加盟费’维持总店运转是很多特许经营的直接目的。”

  没有信息化平台,没有成熟的物流配送和管理系统,没有销售反馈系统,没有营销细分、市场细分、渠道细分系统,图书连锁从何做起?

  上海学友书店业务经理邱建华认为,如果书店定位准确、品种齐全、又有特色,就不需要做第二家。并非开得越多,赚得越多。
书店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