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广东被斥为“血汗工厂”的富士康,在河南却受到了格外热烈的欢迎。河南的打工者更是追捧有加,以一公里的应聘长队“欢迎”富士康。中国需要富士康,需要富士康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是富士康招聘现象告诉我们的道理。

在广东被斥为“血汗工厂”的富士康,在河南却受到了格外热烈的欢迎。当地政府“特事特办”,一路绿灯为富士康郑州工厂的开业解决了所有问题,河南的打工者更是追捧有加,以一公里的应聘长队“欢迎”富士康。

富士康真是一个奇怪的组合,它生产着世界上最新最尖端的高科技产品,同时它又是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十二连跳”发生后,富士康曾经宣称要把一些工序自动化,“在台湾建立自动化工厂”,有识之士就指出,如果可以自动化,苹果自己早就自动化了,何劳富士康干这个?如此看来,不管怎样的高科技,总有一些必须依赖人力的地方,而且往往需要大规模地依赖人力。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世界上还没有一台机器在“智慧”和“灵巧”上可以和人类相媲美。用大规模的人力生产最尖端的高科技产品,这就是“富士康模式”。这一模式最大限度地符合了中国国情,因此具有必然的生命力。

2010-2012年中国劳动保护服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富士康的实践告诉我们,不管怎么去“产业升级”,总是离不开人这个基本要素的;中国的国情告诉我们,不论追求什么样的产业,都要考虑到大规模就业这个前提。中国是个拥有数亿劳动力的市场,还有数以亿计的劳动力等待进入这个市场。在发展中解决庞大的就业需求,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发展过程中受惠,这就是基本的“硬道理”。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低端落后,需要“淘汰升级”了,这是枉顾国情的形而上学。起码在今后二三十年内,中国还离不开劳动密集型产业;二三十年后,中国还得发展更高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可能有很多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唯独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可以持续的。如果中国连劳动密集型产业都不可持续,那中国还有什么产业可以持续?

人们都说劳动密集型产业低端落后不可持续,是因为他们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同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每个企业的产业形态,技术装备和生产方式是有天壤之别的,不可一概而论。就中国制造而言,大规模的社会化、集群化生产,高技术装备,高生产效率和大量劳动力的组织化管理是其主流形态。符合世界标准的产业技术、生产过程和产品品质,构成了中国制造的主要规范。无论是生产过程、管理过程还是生产方式,中国制造都表现了先进性和竞争力,他们一点也不落后。不去分析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具体情况,一看见“劳动密集型”几个字就说低端落后,这不过是“新义和团”的郎氏理论的流毒而已。只有顺着中国制造的模式和思路发展中国的产业,使更多的劳动者加入到现代化的进程中来,中国经济才能获得源源不断地发展动力,并促使中国走向繁荣和富强。离开了中国制造,中国就失去了现实的核心竞争力,任由怎么“转型升级”,都不可能“升级”出强大先进的产业来。试想一下,如果中国遍布“高新技术产业”的自动化工厂,而数亿劳动者却被排除在这个过程之外,中国经济如何可以繁荣富强?而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发展,走技术、资金密集型加劳动密集型的路子,以社会化系统化集成生产为主要方式,中国产业一定可以不断升级和进步,最终获得自己的品牌与技术,实现一流的强大产业的梦想。

作为中国制造的代表,富士康虽然被“腾笼换鸟”的产业政策“淘汰”了,但是不要紧,中国还有广大的区域需要这个具有生命力的产业,因为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工厂,而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中国广大的劳动者需要这样的产业,因为它可以提供稳定的有保障的就业。富士康的招工是无差别的市场化的,它不照顾任何的“关系”和特殊人群,它只注重劳动者的经验和素质。而被某些人神圣化了的所谓崇尚“公平”的国有企业,其就业过程却摈弃了最广大的普通劳动者,毫无“公平”可言。这可能是富士康受劳动者追捧的重要原因。

当富士康在河南招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中国还有这么多的成熟劳动力嗷嗷待哺。中国需要富士康,需要富士康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是富士康招聘现象告诉我们的道理。

富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