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发展现状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通过几年的减员减负,已基本解决“老粮、老帐、老人”问题。近几年受益于国家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和粮价逐步走高的市场环境,同的通过代储代管各级储备粮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大多能做到收支平衡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发展现状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通过几年的减员减负,已基本解决“老粮、老帐、老人”问题。近几年受益于国家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和粮价逐步走高的市场环境,同的通过代储代管各级储备粮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大多能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盈余,这在以往是少有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认为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已经结束或是已经完全成功。首先,从国有粮食企业人员分流的初衷看,当初减员分流,为的是给企业“减负”,减员不是目的,通过“减负”,实现企业轻装上阵,发展企业才是改革的目的。因此,企业减员,至多只是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其次,由于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国有粮食企业必须在粮食流通市场中起主渠道作用,迫切需要扶持和发展一批有实力、有市场竞争力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从这个要求来衡量,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是:除少数县(市)外,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普遍存在着“企业实力不强、经营方式不活、市场占有率不高”的现象,直接影响着市场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及粮食市场的调控。其具体体现是: 一、粮食收购队伍萎缩,粮食收购数量锐减。以笔者了解到的省内某县为例:该县原是我省最早被确定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的粮食生产大县,耕地面积34,万亩,每年稻谷产量在18万吨以上,其中稻谷商品量在4.8万吨以上。在计划经济时期,该县国有粮食部门每年收购粮食的数量在3万吨以上。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人员的不断分流,粮食购销公司员工从最多时的287人,目前已精减到18人。与此同时,当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年稻谷收购量已逐步萎缩到不足1万吨,超过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被民营企业占领,这种情况在省内并不少见。 二、资金投入不足,仓储设施老化。据有关部门数据,我省国有粮食企业粮库点多面广,仓房设施简陋。2000年后新建成的仓容仅占全省总仓容的14%;而1978年前建成的仓容达159万吨,占全省总仓容的40%,且主要是老苏式仓和瓦片仓,破损老旧。 三、机制呆板,员工缺乏开拓市场的动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粮食,虽然有农发行的贷款支持,但除各级储备粮食的购销合同外,一般的粮食经营在办理贷款时,企业必须先交付20%的贷款保证金,并且要求以销定购,收回的货款也必须首先用于归还当笔贷款,手续繁琐。对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利润,扣除利息等成本后,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利润分配。在经营粮食本来利润率就不高的情况下,繁琐的融资手续、没有吸引力的利润分配办法严重挫伤了企业员工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而社会上各类粮食收购实体和粮食经纪人却走村串户,快购快销,迅速占领了当地的粮食收购市场。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深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国有粮食企业在完成了减员分流的第一步改革之后,决策部门应抓紧推进以国有粮食企业更深层次的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最终实现国有粮食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通过资产和土地置换,盘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所属资产,大多是以前的粮站、粮库。这些站、库、点分布在各个乡镇、甚至村落。对那些较边远、不具备批量收购粮食的库点,或是地处中心城镇、具备房地产开发等商业价值的库点,可以通过拍卖或土地置换的方式进行盘活,拍卖所得款项或置换得到的地差收益,可用于重新选址,建设现代化粮食仓库,适应新时期粮食收购和保管需要。 二、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粮食企业中实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粮食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行股份制改造,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较为成熟的一种方式。可以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业务和资产进行分类,对一些纯政策性的业务和资产可交给国有独资企业经营;对经营性的业务和资产,可以通过资产评估作为股份,并吸引当地有实力的其它经济成份的企业和职工等入股,组建股份公司,按照股份公司运作的模式进行管理,充分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以引进人才为重点,提高国有粮食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国有粮食企业(这里不含中央储备粮系统)近十年来大多以“减员”作为改革的第一要务,几乎未引进任何人才。以现有国有粮食企业的实力、待遇和工作性质,也难以吸引和留住真正的管理和经营人才。但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国有粮食企业要发展,首先必须解决人才问题。 笔者认为,解决人才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一)筑巢引风。对精于管理和经营的人才,通过设定一定比例的股权激励机制,吸引他们安心创业,在实现他们个人人生价值和财富梦想的同时,发展壮大粮食企业。(二)横向学习。通过企业领导者走出去参观学习,了解其它行业在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监控、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企业领导者领导企业的能力水平。(三)就地培训。对一些通过培训学习可以提高员工技能的工种,如保粮新技术等,应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和学习,通过对职工的培训活动,提升员工业务水平。(四)建立企业经营人才储备制度。有计划地从大中专院校中选拔个人能力强、有创新意识、有一定组织和领导能力的各种专业的毕业生到粮食企业中来,改善粮食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建立企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人力储备。 四、加大对粮库建设的投入,发挥国有粮库的蓄水池作用。从全省来看,目前的粮食仓储能力远远不够,体现为仓容不足和设施老化。与设施先进的中央储备粮库相比,仅省储备粮公司部分新建粮库具备储粮“四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条件,这种情况严重制约我省仓储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为了更好地掌握粮源、调控市场,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对粮库建设的投入;而对那些尚能装粮、但设施落后的仓库,应加入功能提升的投入力度,发挥这部分仓库作为收购出纳仓、临时储粮仓库的功能。只有仓储设施完善了,国有粮食企业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在粮食价格大幅波动时,才能从容吞吐,调节市场。鉴于仓库建设和改造投入大,笔者建议发挥社会资金的作用。例如:可以尝试建设股份制仓库;对一些规模较小的仓库改造也可以先进行资产评估,再吸收部分职工资金进行仓库改造,同时实现改制;同时建议发挥中央储备粮库和省储备粮管理公司的企业资金作用,参与省内有关地方县(市)仓库的建设和改造,通过资金投入与代储管理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仓库建设和改造的资金不足问题,有效提高地方县(市)的仓储能力和仓储水平。购销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