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并购案的多方博弈:谁是最大的赢家? 在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下属企业协议收购香港上市公司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HK1886)的交易中,形式上的参与者是收购方可口可乐的下属公司和被收购方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实际上的博弈者是可口
并购案的多方博弈:谁是最大的赢家? 在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下属企业协议收购香港上市公司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HK1886)的交易中,形式上的参与者是收购方可口可乐的下属公司和被收购方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实际上的博弈者是可口可乐、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公司和分别占据第二、三大股东地位的法国达能、美国华平,以及众多社会公众股股东。没有他们的参与,此项完全收购的交易不可能完成。 人们容易形成这样的认识误区,即企业收购兼并行为肯定是一方获利、一方受损。其实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收购兼并的结果不仅仅表现为有胜有负的零和博弈,更多出现的是“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在我看来,此次汇源股权交易中,涉及交易的各方就都是赢家。 可口可乐:赢在收购优质企业,有助产品结构改善 作为这场交易的收购方,可口可乐应该是做了一笔合算的买卖。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便增加了一个包括果汁成品罐装以及销售的经营实体,拥有了一个在中国饮料业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品牌。 众所周知,可口可乐是今天全球饮料业的强者。但可口可乐目前也面临重大的挑战。以可乐类为主的碳酸饮料主要成分为糖、色素、香料及碳酸水等,含有大量糖分,过多摄入易致肥胖症。另外,由于常饮碳酸饮料不利于人体骨骼发育健康,目前美国大部分中小学的自动售卖机里已经禁止销售可乐类饮料。这些问题使可口可乐在美国本土的销售增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可口可乐在欧洲和美洲地区年销售增长率从9%降到了2%,其美国本土已下滑为1.5%。 可口可乐必须调整产品结构以应对这一问题。有数据表明,在美国超市所出售的饮料中,超过2/3是果汁饮料,其中100%纯果汁因为营养丰富最受欢迎。可口可乐把目光投向果汁饮料、投向中国的汇源,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 汇源:赢在溢价出售旗下部门,把握收益和发展机遇 作为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此次交易中得到的实惠也是明显的。可口可乐对“中国汇源果汁”的全资收购出资达到25亿美元,折合约189亿元港币。相当于收购公告发布前一天“中国汇源果汁”市值的3倍,为其上市发行价的2倍,如果此项交易能够成功,汇源集团借助股权交易将获得其中的74亿元港币。 新浪网调查显示,有近80%的网民反对此次收购,认为汇源被收购是在消灭民族品牌,作为企业家,朱新礼这一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应该说,网友们对国家经济和民族品牌的关心是值得敬佩的,但在这一过程中,有一误解必须澄清,现在的舆论普遍认为“汇源集团被完全收购了,朱新礼拿着一大笔钱财走了”。实际情况是:总部设在北京的汇源集团还在,朱新礼还执掌着汇源集团经营发展的舵轮。而汇源集团借助出售所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汇源果汁的股权,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回笼了充足的资金,以支持集团的整体发展。 汇源集团不仅借助溢价出售旗下经营部门获利,还借此与可口可乐公司商定就果汁原料采购与配送方面进行合作,着力于实现借助可口可乐的全球物流配送体系,扩大果汁原料、成品果汁的生产规模和覆盖地域,全面融入全球饮料市场的战略目标。如果说,可口可乐是赢在对中国市场的进入方面,是赢在未来;汇源集团所赢得的则是摆在眼前的现金流量和资本收益,已经赢在了现在,同时又谋求借助可口可乐全球运营体系的辅助进入国外市场,着眼于把握未来的发展机遇。应该说,在与跨国企业的经营博弈中,中国本土企业汇源集团不仅没有落于下风,在整体的布局谋篇上似乎还略胜一筹,原因其实很简单——它在果汁饮料市场中的能力。 其他股东及社会公众股:赢在投资回收成功,收益回报丰厚 根据2007年的有关资料,法国达能集团、美国华平集团、全球三大发展银行之一的荷兰发展银行以及香港惠理基金等在汇源中都有较多持股。其中法国达能和美国华平这两家公司相信国内企业经营者及社会公众已经不再陌生,近几年他们频频在中国出手投资快速成长的 中小企业,谋求分享企业在成长壮大期间的利润成果。这一次,借助可口可乐的参与,两年实现收益翻倍,上述股东也成功实现“套现”,完成了资本“退出”或投资价值增值的目标。他们赢在对项目可行性的准确把握和对企业经营前景的正确判断基础上,得到预期的投资回报理所当然。 相信香港的“中国汇源果汁”其他社会公众股股东也是满意的。他们购买汇源果汁的股票,不排除可能有支持大陆企业的情结,但更多持有的应该是投资国内知名企业所属上市公司能够赢利的信心。这次交易证明,汇源没有让他们失望,特别是在目前全球金融风暴风雨欲来、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动摇之际。 由此看来,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交易实现的是多赢,但笔者以为:最大的赢家应该是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因为它们通过转让下属子公司,实现了有形资产的增值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变现,在目前经济形势微妙、全球金融面临危机的时候获得了堪称空前的投资回报。如果运用得当,他们将争取到加快完成新的产业布局的机会。而他们与可口可乐公司全球合作的约定,将促进企业加速发展壮大,拥有了由国内知名企业向著名跨国企业转变的可能。 汇源:能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最大的果汁生产商汇源集团也已经走过了16年的发展历程。如今一次举世关注的企业购并行为,引发了各方面对汇源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的探究。笔者以为,由于企业诉求的变化,其经营愿景以及由此决定的经营战略必然发生相应变化,值得大家关注。 当初的起点——为“卖不出去水果”的农民解困? 在汇源集团的社会责任报告和有关媒体的报道里,我们经常能看到朱新礼提起他当年从县机关出来办企业时的想法:“从出来创业的那一天起,就想能够为农民做点事。” 面对果农无法卖出积压在自家仓库的水果,听到果农说“卖不出去就自己吃”的无奈话语,朱新礼当初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希望通过生产果汁,解决乡亲们卖果难的问题”。 企业成立以来,朱新礼带领汇源建成了一批果品加工基地,满足了对几十种果品的加工需求。目前汇源集团已经在山东乐陵、安徽砀山、河北保定、山西万荣、重庆万州等地相继建设了30多个基地,用实际行动解决了农民“卖果难”的问题。事实证明,在汇源的带动下,一些地区的农村初步解决了本地或山区果品积压、运输困难和卖水果成本高、收益不确定的问题。 一个汇源工厂一年能消耗1亿斤水果,这无疑是中国农民的福音。2008年7月,汇源又在广东惠东县设立工厂,一期项目租赁使用80余亩国有土地及其附属厂房,配置6条饮料灌装线,生产经营果汁饮料和纯净水;二期准备新建工厂,从事芒果、荔枝等热带水果的榨汁、冷藏、鲜销业务,同时经营温带水果的果汁饮料,总投资达1.75亿元。它给当地果农带来的果品就近收购和销售价格方面的好处当然不言自明。 如果仅以此作为企业的奋斗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说,汇源和朱新礼已经实现了当年的目标。也正因为如此,有人开始质疑汇源在企业收购行为结束后下一步行动向何处去。有报道指出,朱新礼希望成功地溢价出售中国汇源果汁,是为了谋求所谓“华丽的转身”——间接喻示汇源在套现之后的走向可能“不再负责任”。 在解决了一些地区农民“卖果难”问题的同时,汇源已经成为国内果汁企业的排头兵,汇源和朱新礼是否会因为已经完成其最初的基本使命而收手或转行?这是很多人希望知道的。笔者前不久在新浪网上看到朱新礼9月6日面对媒体的一段视频。就下一步“汇源”发展方向,他也给出了答案:“我的梦想就是把果园种植和果品加工业做大做强。” 现在的起点——完善“产业链”, 把果品加工业做大做强 我个人以为,把果园种植和果品加工业做大做强,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已经初步明确——即加大对原料产地选择、果品筛选、成品收购和加工环节的投入,在果蔬产业加工的上游形成优势地位,探索建立并完善果蔬加工产业合理的产业链条。 果蔬业加工的产业链条涉及产品生产、收购、运输、集散及加工,从整个果蔬业加工业发展来说,它至少包括品种选择、种植优化、无污染的果品生产、运输、收购以及果蔬汁无菌加工、灌装等环节。 从朱新礼的回答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汇源不能仅满足于在果汁灌装和销售的下游环节获得成就,更要力争在产地、原料、产品品种和果汁深加工等上游环节形成优势。应该说,这表示汇源开始了一个由中国果汁企业中的强者向中国果蔬产业强者的转变。对于汇源来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已经到来。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饮料行业正在成为中国成长最为快速的行业之一。据《2008—2010年中国软饮料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咨询研究报告》统计:2006年,中国软饮料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360.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4.64%;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449.52亿元,同比增长28.26%;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02.36亿元,同比增长25.35%。2007年1—5月,中国软饮料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650.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7.11%;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714.25亿元,同比增长27.18%;实现累计利润总额62.43亿元,同比增长37.20%。软饮料行业已由品种单一的汽水类主导发展为包括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等十大类、品牌上千家的市场,其中果汁、蔬菜汁等产品供求增长迅猛,带动行业内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如前所说,在美国,超市出售的饮料中超过2/3是果汁饮料,100%纯果汁最受欢迎。虽然多数中国消费者仍喜欢直接食用新鲜水果,但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人们对果汁饮料的接受度也在急剧上升。在全球范围内,果汁饮料正在逐渐成为饮料类消费主流的观点已经得到普遍认同。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水果的深加工仍处在起步阶段。中国的水果种植面积约1.5亿亩,年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7%,但实际加工量不到水果总产量的10%,与水果资源开发的需求不相符。尤其从全球角度看,在果汁、蔬菜汁加工方面,中国的果蔬产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品牌上,都处于较低水平。尽管汇源在100%纯果汁的生产经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个行业的水平局限说明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汇源去做。市场要求汇源发挥优势,建立健全果蔬业加工产业链,带动中国果蔬加工产业的发展。 新的历史起点——探究中国现代化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模式 我认为,现在的汇源应该在“把果园种植和果品加工业做大做强”的起点上进一步提升,承担起历史和市场赋予的新责任。 所谓“新的起点”,在这里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企业创办16年后成功的创业者和经营团队再次起步的平台高度——企业发展面临历史性的转变;第二、企业收购行为完成后,汇源在获取市场认可和巨额资金回流之后的战略选择高度——打造和完善“产业链”;第三、借助产业经营的成功经验,探究中国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的高度——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助力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 中国农业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现代化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其中,新农村建设问题取决于现代化农业的实现。从汇源来看,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挥示范作用,至少面临着产业运营模式、企业经营模式、全国原料和加工基地布局和产品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在果蔬品产业运营模式方面,汇源可以尝试建设工业型果蔬品生产基地,引导农民自愿加入,根据当地土地、山岭、丘陵、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果蔬品种,推广一体化经营,将果树种植和荒山绿化结合,在一些偏僻、多山、穷困的地区大力推广山林种植和山货加工,带动那里的特色经济发展。 在企业经营方式方面,汇源可以尝试与地方政府、农场合作建设农产品基地,采取吸收当地农民加入产品基地职工队伍,将分散、个人或家庭形式的生产引导到程序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上来。争取形成规范化的生产作业,防止生产加工过程中出现搀杂使假现象或质量失控问题发生,提倡健康产品理念,坚持企业诚实经营,探究科学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 在区域发展方面,汇源已经悄然开始了在产业上游的战略布局,建议汇源不仅在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更应该考虑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的果蔬品基地建设问题。 汇源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不久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经批准了汇源博士后工作站正式挂牌,汇源也提出了“科技助推现代农业”的口号。这意味着它正在发生由生产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变。这是国家扶植汇源的一个实质性举措,是鼓励汇源在新起点上走科学发展、现代化发展之路的一个标志。 昨天的汇源,曾经利用果品资源的收购、加工,帮助中国部分地区的农民脱贫;今天的汇源,正力图借助产业投资在一些地方建设新型的果蔬产业基地,促使农村产生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的变化;明天的汇源,是否可以通过果蔬产业模式方面的探索和企业标准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的标杆作用,带动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在推动中国现代化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新的作用? (本文来源:商务周刊 作者:蒋泽中(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可口可乐饮料果汁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