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旭日升”茶饮料作为我国新兴茶文化的开创者,曾经用短短5年时间迅速腾飞,制造了一个“冰茶神话”,在全国茶饮料市场上的占有率最高达到70%。然而,从2001年开始,这个市场“巨人”却开始迅速走向没落,最终卷入“卖身还债”的风波。
“旭日升”茶饮料作为我国新兴茶文化的开创者,曾经用短短5年时间迅速腾飞,制造了一个“冰茶神话”,在全国茶饮料市场上的占有率最高达到70%。然而,从2001年开始,这个市场“巨人”却开始迅速走向没落,最终卷入“卖身还债”的风波。1993年,河北省冀州市供销社成立了旭日集团,投入3000万元用于
“旭日升冰茶”生产和上市,当年即获得几百万元回报。1995年,“旭日
升”利用租赁厂房、委托加工方式,在全国开设了23家分公司,销售额500
0万元。1996年开始了“冰茶神话”的旅程:当年销售额骤然升至5亿元,
1997年销售额又突破10亿元,在市场销售最高峰的1998年,“旭日升
冰茶”的销售额达到20亿元,在全国茶饮料市场上的占有率最高达到70%,
这一数字一直持续到2000年。
“旭日升”的快速成长除了依靠其实施的品牌营销战略外,更主要的原因是
采用了“借鸡生蛋”的低成本快速扩张战略。开始阶段,源源不断的订单曾经使
集团现有设备捉襟见肘,他们便采用到外地租赁厂房或委托加工方式生产产品,
解决了资金、时间、运输等快速扩张中的一系列问题,迅速完成在全国的物流体
系和销售体系建设,到1998年,“旭日升”在29个省建了48个加工厂。
这种运营方式一时在业内传为佳话,成为企业成功扩张的典型案例。
然而从2001年开始,正当“旭日升”不断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时候,它
却奇怪地在走向没落。据集团一位原销售经理透露,当年“旭日升冰茶”的市场
份额从70%迅速跌至30%。到2002年下半年,设在冀州市的茶饮料PE
T生产线全面停产,“旭日升”基本停止市场铺货。仅仅2年的时间,“冰茶神
话”发生了可怕的逆转。
据集团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在战略上盲目追求市场份额,过度扩张带来一系
列销售管理问题,从而导致失去成本控制,产品越卖越亏,几年下来集团累计总
负债至少在5亿元,债权人不断地将其债务官司大白于天下,“旭日升”就此陷
入了市场信誉崩塌的危机之中。
对此,旭日集团秘书长白庆宁解释说,“旭日升”的迅速扩张主要靠银行贷
款,由于还处在打市场的“资本投入期”,销售成本过大使得本身没有形成资本
积累。而在2001年,银行方面却突然不再提供贷款,使得发展的资金链被斩
断,只能干着急。
记者近日在旭日集团总部采访时发现,办公大楼里冷冷清清,上下转了一
圈,只发现几个普通值班人员留守。据集团一位原销售经理说,企业原来的高层
骨干管理人员大部分都另寻出路了。企业最辉煌时有1万多名销售员,如今已是
“树倒猢狲散”。原来的48个加工厂目前只有山东一个在少量生产,而且经营
权已经被当地人买断。
近些年,“旭日升”的债主们一直上门要账不断。更为严重的是,“旭日
升”近日还身陷一场“卖身”风波。旭日集团下属的旭日保健公司自2001年
以来一直拖欠上海紫江公司600多万元的货款。于是,紫江公司申请苏州中级
人民法院将“旭日升”商标查封,并强制执行,拍卖“旭日升”的商标所有权以
清偿债务。这一事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可幸的是,在冀州市政府领导和集团
负责人的“斡旋”下,拍卖活动被暂停。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旭日升”刚刚从拍卖槌下“逃生”,关于拍卖
其生产设备的拍卖槌音又逼近。河北省拍卖总行近日发布了拍卖其设备的公告:
受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委托,今年5月21日,在河北省拍卖总行拍卖大厅依
法公开拍卖旭日集团所属位于冀州市饮料罐装总厂的吹瓶、注塑、制冷等设备。
拍卖所得资金将由债主民生银行回收。
采访中,一些职工感慨地说,“旭日升”的债主至少有几十家,如果群起效
仿,“旭日升”将面临生死之劫。
“5年时间崛起,2年时间衰落”,是什么导致“旭日升”如此速升速落?记者在采访旭日集团一些现任和原任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时,他们普遍认为,“旭日升”最终走向没落并非偶然。
许多旭日集团原来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说,“旭日升”先人一步,通过广告策
略创造了“冰茶”概念,应该是成功的。然而,1996年,公司开始不计成本
地进行市场扩张,一味追求销售额,最终失去成本控制,债务越积越多。
某分公司原经理说,为了跟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个强大对手一争天下,集
团从1996年便开始对分公司实行量化考核,销售任务年年飙升,他们分公司
1996年的销售任务是130万元,1997年便一下子涨到了2500万
元,1998年又飞涨到1.3亿元。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分公司便相应将任务
分解给业务员,许多业务员为完成销量遍地开户,对原有经销商的一些遗留问题
不管不问,低价倾销、冲货现象层出不穷。
巨大的销售量并没有带来可观的利润。一位普通业务员说,为了完成销售
量,他们到处找销路,不管有没有利润,只要卖出去就行,而且要送货上门。按
照成本核算,每趟送50箱饮料才有利润,可是他们对于10箱、20箱的买主
也会送货上门,根本就是“赔本赚吆喝”。
“在新产品推出和多元化经营方面不够慎重,也使得负债经营的‘旭日升’
更显窘迫。”据集团一个部门负责人说,1999年,他们投资3000万元开
发技术含量很高的花生露、核桃露等蛋白饮料,由于前期市场考察失误导致投资
失败;2000年,又投资3000万元在各大城市建可供现接现饮的旭日升冰
茶“线条机”,也最终以失败告终。
旭日集团一些原中高层管理人员说,“旭日升”的销售战略,在一定程度上
使其迅速占领了市场,但是市场膨胀的同时也带来人员的膨胀,由于各种管理措
施没有及时跟进,集团很快患上了“大企业病”,诸多问题暴露无疑。
首先,企业管理人员本土化所形成的“势力圈”,给外部新鲜管理理念的注
入带来阻碍。某分公司原经理说,在“旭日升”发展初期,一线销售人员多数从
冀州本地派遣,1998年,随着市场扩大,集团销售人员紧缺,为在短时间内
招够人,每个销售人员都承担五六个招人指标,许多分公司由原来的几十人扩大
到几百人,不少人员工作不踏实,政策执行起来不是被截留就是被扭曲。
为解决人员管理问题,1998年底,“旭日升”把1000多名原工作在
市场一线的销售人员调回生产部门,重组了销售力量,但新老团队之间的隔阂、
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使得“销售客户断线”等新矛盾层出不穷。
其次,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使集团在财务上难以监管遍布全国的销售分公
司。某分公司一位原销售副主管说,由于“旭日升”销售渠道是建立在传统供销
体系基础上的,各分公司经理全部是集团外派人员,总部对他们缺少约束机制,
导致成本控制出现漏洞。
虽然2000年集团总部意识到了分公司管理上的问题,给每个分公司派了
一名“监督员”。然而,据一些分公司销售人员说,此举并没有实质性效果,因
为“监督员”到分公司不久便被“同化”。
从“旭日升”走出去的不少管理人员仍认为“旭日升”有重新崛起的可能,
但谈到启动资金以及以后如何解决内部管理问题,一些人也表示了极大的忧虑。
旭日集团秘书长白庆宁说,关于启动资金问题,由集团高层组成的专门班子
正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公关,希冀通过资本运作和品牌运作来解决。然而,
接受采访的一些集团管理人员也表示了忧虑:今天的市场格局已经不比当年,
“康师傅”和“统一”这两个品牌茶饮料巨头总共的市场份额已达到80%,他
们一年的广告投入加起来就有近3亿元。因此,“旭日升”想东山再起并非易
事,至少得花上好几亿元,谁会成为这个敢于冒险的投资商呢?
“即便获得了启动资金,以后的内部管理也是个大问题”。一些旭日集团的
原管理人员说,“为了解决‘乡土人才’管理观念滞后问题,早在2000年
底,‘旭日升’就曾大胆进行人员变动,引进了30多位博士、博士后和高级工
程师。然而,企业‘大破大立’式的改革并没有产生预想的效果,许多曾立下汗
马功劳的元老级员工面对改革心理极不平衡,引发了企业内部的矛盾,引进的高
级人才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2001年底纷纷离开企业。由此看来,管
理革新是非常困难的,而‘旭日升’要想重振,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财务等方
方面面的管理革新,不然势必会重蹈覆辙。从这个层面来讲,‘旭日升’即便东
山再起,以后的发展仍是任重道远。”
饮料分公司衰落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