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各地冬前主要病虫害基数调查、农作物品种抗病(虫)性、种植结构调整和去冬今春气候条件等综合因素分析,2002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总体上为较重发生年份。其中,东亚飞蝗、稻螟虫、小麦条锈病、棉铃虫、玉米螟、斑潜蝇等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其

据各地冬前主要病虫害基数调查、农作物品种抗病(虫)性、种植结构调整和去冬今春气候条件等综合因素分析,2002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总体上为较重发生年份。其中,东亚飞蝗、稻螟虫、小麦条锈病、棉铃虫、玉米螟、斑潜蝇等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他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

一、东亚飞蝗仍呈严重发生势头
夏季东亚飞蝗总体发生程度为4级(1级:轻发生,2级:偏轻发生,3级:中等发生,4级:偏重发生,5级:大发生),其中环渤海湾沿海湖库区、黄河下游滩区为5级。预计2002年全国发生面积1,680万亩次,比2001年增加10%;需要防治面积1,300万亩次,比2001年扩大13%。预计出现高密度群居型蝗蝻点片地区为:山东东营、滨州、菏泽、济宁,河南开封、洛阳、郑州、新乡,河北沧州、保定、唐山,天津大港、静海、西青、蓟县,陕西大荔、华阴、合阳,山西临猗、永济,辽宁葫芦岛。

  二、小麦条锈病等偏重流行
  2002年小麦条锈病、吸浆虫等病虫害有加重发生趋势。其中,虫害发生约3.9亿亩次,以蚜虫、红蜘蛛和吸浆虫发生为主;病害发生约3.5亿亩次,以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为主。

  条锈病:发生面积5,000万亩次,甘肃陇南和天水、川西北、川中和攀西等西南大部为5级,陕南、湖北江汉平原和鄂北麦区为4级,陕西关中、河南和鲁西南麦区为3级。

  纹枯病:发生面积约1.3亿亩次,黄淮、江淮、华北等大部麦区为4级。

  白粉病:发生面积约1亿亩次,长江流域、西南及黄淮、西北麦区的部分阴湿地区为3级,其他大部地区为3级以下。

  赤霉病:发生面积约3,000万亩次,长江流域麦区为3级。

  穗期蚜虫:发生面积约2亿亩次,黄淮海及北方大部麦区为4级,其中西北大部麦区为5级。

麦蜘蛛:发生面积8,000万亩次,西北、华北及河南西北部等干旱丘陵山区大部为3级,其他麦区为3级以下。

吸浆虫:发生面积3,000万亩次,河北中部、山东南部和西部、河南北部和东南部及安徽淮北局部麦区为4级,黄河流域其他常发区为3级。

三、水稻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
  水稻病虫害仍以迁飞性、钻蛀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为主,发生程度重于2001年。预计发生面积10.3亿亩次,比2001年实际发生面积增加18%左右。

  稻飞虱:发生面积约2亿亩次,华南、江南大部及长江流域、西南单季稻区为4级。

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约1.7亿亩次,东南沿海、江南东部、沿湖、沿江稻区为4级,其他稻区为2级。

二化螟:发生面积约2.1亿亩次,总体发生为4级,其中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和江南大部稻区为5级。

三化螟:发生面积1.1亿亩次,总体为3级,其中沿江及江淮局部稻区为5级。

  稻瘟病:发生面积约7,500万亩次,大部为3级,西南单季稻区为4级,部分高感品种有成灾的威胁。

水稻纹枯病:发生面积2.2亿亩次,发生程度为4级。
  四、棉铃虫在主要棉区将严重发生
第二代棉铃虫在冀、鲁、晋、辽棉区为4级,豫、鄂、湘、赣、新3级,陕、皖、苏为2级;第三代棉铃虫在冀、鲁、辽为5级,鄂、湘、赣为4级,豫、皖、川、晋、陕、苏、新为3级;第四代棉铃虫在鄂、赣、湘为4级,其他大部棉区为3级及以下程度发生。全年累计发生面积1亿亩次。此外,由于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扩大,棉铃虫在这些作物上的为害加重,防治面积扩大。

  五、土蝗、草地螟局部地区发生较重
土蝗:在北方大部地区严重发生,其他地区发生面积和程度呈上升趋势,预计2002年发生面积约9,000万亩次。

  草地螟:发生虫量和程度明显重于2001年,预计发生面积3,000多万亩次,一代幼虫将在北方农牧区中西部暴发为害。

  粘虫:在东北、华北等地为2级以下。
  玉米螟:预计2002年发生面积约1.8亿亩次,东北春玉米种植区大部为4级,其他地区为3级或3级以下。玉米叶螨、玉米蚜等在一些地区发生有加重趋势。
病虫万亩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