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虽然“油气产品价格管制将在6月放开”已被辟谣,但整个6月必将疑云笼罩:一方面国际油价暴涨,价格管制压力再增;另一方面,要稳定大灾之后的形势,6月份放开似乎时机不利 市场再一次骚动起来。 各地汽油、柴油供应

虽然“油气产品价格管制将在6月放开”已被辟谣,但整个6月必将疑云笼罩:一方面国际油价暴涨,价格管制压力再增;另一方面,要稳定大灾之后的形势,6月份放开似乎时机不利

市场再一次骚动起来。

各地汽油、柴油供应紧张的迹象显示,关于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传闻正在主导6月份的油市。

国际油价冲上每桶130美元,国内CPI指数预计出现回落,这导致成品油的涨价预期空前集中到6月份。国内投机商们的选择正在给市场带来更大压力,6月份被认为是奥运会前油价上调的最后一个合适时间段。

政府在保持沉默。其实,它在5月22日才刚刚做出过一次辟谣。在业内人士看来,政策的不可预知性正在强化成品油市场的投机取向。

暗流涌动

关于放开油价最早的传闻在5月21日出现,有媒体称:“国家能源局、发改委、两家石油石化巨头等相关部门对放开价格管制的讨论已到最后冲刺阶段,原预计8 月后放开油气化产品价格管制,由于目前地震灾害的突发,油气化价格很可能会在6月初就放开。”

这条消息在第二天就被否认。5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出现一句话的“公告”:“近日社会上流传的‘油气价格或提前至6月初放开’的说法,毫无根据。”但这个辟谣的举动并没能阻止市场的涨价预期。

甚至在股市上,中国石油(601857.SH,0857.HK)和中国石化(600028.SH,0386.HK)也借势成为近期护盘主力军。

与此同时,涨价预期也蔓延到整个产业领域。进入6月份,上海、北京等中心城市“加油难”的消息开始在媒体上出现,这为几个月来一直承受“批零倒挂”压力的国内成品油市场揭开了供应紧张的盖子。

来自国家商务部的消息说,5月20日以来,上海多处加油站90号、93号汽油和柴油断档,另有部分加油站限额、限对象出售。另据媒体报道,5月28日晚上,北京首次出现对小型车93号加油限制的情况,每辆小型车只允许加油100元。

就像以前发生过的“油荒”一样,人们把原因归结为炼油商故意弱化产能、批零商囤积居奇等方面,这也被民间理解为成品油价格即将调整的前奏。而此轮供应紧张,是在政府部门专门辟谣之后继续发酵,显示市场的涨价预期已是站稳脚跟。

分析传闻出现的原因,国际油价在5月中下旬暴涨至130美元上方,而且近来始终在高位徘徊,这在国际上已经引起罢工。在国内,分析认为政府一直有意对成品油价进行市场化改革,7月份行动风险太大,目前只剩下6月份一个时间段。

还有一个支持涨价预期的重要数据将在下周公布。由于进入夏季,食品价格上涨压力的减小,5月份CPI指数被普遍认为将出现回落。

CPI指数此前一直是政府执行价格管制政策的主要出发点。如果此指数回落,等于是为陷入两难境地的中国成品油价格提供了解套的机会。

六月迷局

中国最近一次上调成品油价格还是在2007年11月初,调价幅度为10%。是次上调确实有效缓解了当时很严重的“油荒”局面。而当时,国际油价还在90美元左右徘徊。

如今半年多过去,国际油价又上涨了35%,按照近期新加坡进口汽柴油完税价格计算,中国的汽、柴油出厂价已经与国际市场价差分别达到每吨3900元、近6000元的历史新高。

政策性亏损导致两大国有石油巨头的经营数据逐渐恶化。中国石化董事长苏树林5月27日就对媒体表示,即使有国家的巨额补贴也只能填补亏损的一半,目前炼一吨油亏损达到3000元。而对于中国石油来说,这家连续三年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却不得不面对一季度微利的窘境。

另外,国际油价冲上130美元后,一些用政府补贴平抑油价的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纷纷表示将提高燃料价格。而被世界认为是国际油价上涨主要推动者的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也骤然增加。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柏强教授表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4月份进口原油获得的补贴已达到71亿元人民币。5月份这个数字可能增加到近百亿元。这还不包括没有享受到补贴的中国石油天燃气集团公司,政府如果坚持下去,财政支出的数字将非常庞大,而且,政府补贴并不能解决成品油市场的根本问题。比如其对要素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而像“油荒”等不稳定因素依然会不时出现。

林柏强表示,如果CPI指数出现回落,那成品油价调整的时机也就临近了。不过目前国内的形势以稳定为根本要求,政府可能会认为6月份调价不是一个特别合适的时机,问题是,坚持不调的成本也会很大。

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则表示,如果单纯考虑国际油价继续上涨的压力,6月份调整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不能再拖了。

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即使最终6月调价政策出台,那也是一种被动的应对,恐怕调整的幅度也难如人意。

外界注意到,由于明确了对抗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发展两手都要抓,政府对当前的价格管制政策呈现出放松的迹象。5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认为会议透露出了积极信号。

会议强调,做好成品油总量平衡和市场供应。抓紧投产新建炼油能力,加强产运销组织协调,支持企业增加生产。另外,千方百计保证农业“三夏”用油。外界注意到,此次会议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提出“稳定成品油价格、加强价格监管”的指示。

保留的一张牌

能源专家多认为,如今应对油价上涨压力,政府手里还有一张牌可打,就是特别收益金。

中国自2006年3月决定对石油行业征收特别收益金,民间称为“暴利税”。当时规定,原油价格超过每桶40美元时,开始对国内石油企业征收20%-40%的特别收益金。特别收益金征收第一年,中国石油上交289亿元,2007年这个数字则翻到了445亿元。

此前,为减轻两大国有石油巨头的负担,政府已经采取进口原油增值税返还、按月补贴等措施。时至今日,在政府坚持不想提高终端消费价格的情况下,实施后能取得明显效果的,除了特别收益金减免似乎已别无他法。

中国石油此前已多次表示,已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降低“特别收益金起征点”的报告,并称有关方面正在积极研究。不过,有民间的声音甚至直接建议,政府应取消特别收益金。

进入5月中下旬以来,石化双雄股价坚挺,也跟市场风传特别收益金征收标准提高每桶60美元有很大关系。但这个最后的撒手锏何时出手,只有政府高层知道。市场上相当一部分声音认为,6月份调整特别收益金政策的可能性比调整油价的可能性更大些。

无论是在股市投资中,还是在现实产业领域,模糊的市场传闻正在引导市场的投机取向。而政府的沉默让外界显得无所适从。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表示,政府应该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尽快制定出一个成品油价格调整模式。
石油成品油特别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