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前,太子参三大主产中安徽宣州产区种植已经结束,贵州施秉产区种植近半,福建柘荣产区正在大面积种植。太子参今年产新开始,价格走势呈先降后升而后又降,各产区货源消化状况不同,对年末太子参种植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2006年末,太子参的价格

目前,太子参三大主产中安徽宣州产区种植已经结束,贵州施秉产区种植近半,福建柘荣产区正在大面积种植。太子参今年产新开始,价格走势呈先降后升而后又降,各产区货源消化状况不同,对年末太子参种植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2006年末,太子参的价格,农民种植收益仍大。



  近期对安徽宣州产区调查情况如下:一是农民自己育苗得比较多,买苗栽种较少;二是栽种下每亩需要投入500-600元;产新采挖,按投入劳动工时计算,需600元上下;加上其它费用,总投入应在1300元左右。三是按近期产区的收购价21元,平均亩产150公斤计算,毛收入3150元,净收入1800元上下。福建产区经济发达,成本投入多,以1500元计算,净收入也在1500元以上;贵州产区经济发展稍缓,投入略少,净收入更大。



  二、2006年太子参产新价格波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产区货源消化状况也发生变化。



  太子参今年产新开始后,产区货源消化速度最快的是安徽宣州产区,到现在产区货源存量最少的是贵州施秉产区,消化速度慢以及存量最多的是福建柘荣产区。



  安徽宣州产区是太子参的老产区,产新时间比福建和贵州两个产区要早,价格比他们相比略低,距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河南禹州市场距离较近,所以产新开始这几个市场商家陆续到此产区采购。尤其是亳州市场商家较多,采购的量最大,对减缓阻止产新初期的价格下跌起到了积极作用。去年太子参产新价格上涨,农民受益较多,今年产新价格下跌,收入缩水。在太子参走销形势不断好转情况下产地农民出现惜售的情况,价格由18-19元开始逐步缓慢回升到产新中后期的21-22元。太子参在各市场的销量是有限的,商家到安徽产区采购后,手中货源得到了补充,采购力度减弱,安徽产区价格又再度回落,同时对其他两个产区的货源消化也产生了影响。贵州施秉产区发展种植时间最晚,产量在三产区之尾,质量好于安徽宣州,逊于福建柘荣,价格也比福建稍低。在安徽宣州产区产新到中期时,福建、贵州两产区产新正值产新初期。在前者价格回升的带动下,两产区价格也出现回升,分别由20-22、19-20元上涨至22-23、21-22元。福建、贵州两产区之间存在价格差,一些福建产区商家到贵州产区采购回来充福建货销售,对贵州产区货源消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到现在贵州产区2006年新货已经很少,仅有几十吨货。福建产区质量居三大产区之首,原产地保护注册标志,每年江中制药厂都到福建产区大批量采购。尤其是去年产新后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就在此。可是今年不知何因未见在福建大批量采购,很大的影响到货源的消化,到福建产区产新中期价格便下滑,农民更是难以接受。至今产地新货仍有50%以上未销出。



  三、安徽产区前旱后阴雨对种植的影响。



  安徽宣州产区种植比较早,种植初期的干旱对种植影响较大,中期后产区持续阴雨,致使种下的出现烂秧情况,情况轻重不同地区也不一样。如广德县也是太子参产区,烂秧的较少,况且在后期天气转好,农民进行补种 ,减少了对单产量的影响。



  从今年太子参三大产区货源消化的状况来看,安徽宣州、贵州产区农民受益较多,种植积极性高,福建产区农民前期卖掉好,后期未出售的将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所以,2006年安徽、贵州产区种植面积在2005年基础上是扩大的,福建产区不会有大的波动。2007年太子参的产量在不受天气影响的情况下是继续增加。太子参的走势转好和价涨的阻力较大,总体将呈下跌的趋势。


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