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对行业内相关的专家、厂商、渠道商、业务(销售)人员及客户进行访谈,获取最新的一手市场资料;
  • 艾凯咨询集团对长期监测采集的数据资料;
  • 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的数据与资料;
  • 行业公开信息;
  • 行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
  • 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 对行业的重要数据指标进行连续性对比,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专家咨询、小组讨论、桌面研究等方法对核心数据和观点进行反复论证。

报告简介:

2005-2006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 描 述 〗
  报告推荐
  无线固话终端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消费电子产品,2002年7月信息产业部正式发文后,各地移动运营商纷纷推出无线公话和商话业务,在成熟的产品技术推动和政策许可的前提下,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发展迅速。
  电信业务发展和“村村通工程”等客观环境促成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的快速发展,2005年赛迪顾问预测,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销量达到200万部,同比增长超出30%。
  中国的电信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但就百人电话拥有量而言,和欧美发达国家的60%以上的普及率相比,中国的电话普及率仅达到25%左右。整个电信市场还远未达到饱和,可发展的市场空间还很大。
  无线固话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终端产品价格的在大幅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西部地区人们对于通信产品的需求,特别是那些网络布线比较困难的偏远地区。同时,无线固话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在流动载体(如:长途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上的通信要求,随着公路和铁路等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无线固话还将有更大的作为。
  报告亮点
  愿与业界分享以下部分研究发现,更细致的研究将体现在报告中:
  1、无线固话终端市场受国家政策和运营商发展策略影响较大。
  2、无线固话终端市场厂商垄断程度很高。
  3、无线固话终端平均价格将继续下降,并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4、目前主力无线固话终端生产厂商渠道以直销模式为主,个别厂商采用代理销售。
  5、个性化需求增多、行业需求呈多样化趋势、低价位产品需求继续扩大,是无线固话终端产品需求的三大趋势。
〖 目 录 〗
研究对象 1
主要结论 2
一、2005年全球无线固话终端市场发展概述 3
(一) 发展现状 3
(二) 基本特点 3
1、移动网络普及加速,固网移动化大势所趋 3
2、后发优势特征显现,发展中国家移动领先 4
3、中国成为海外无线固话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5
二、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规模与特点 6
(一) 市场规模与增长 6
(二) 产品结构 7
1、按产品用途划分 7
2、按产品网络划分 8
(三) 品牌结构 9
1、无线固话终端市场(无线商话 无线公话) 9
2、无线公话市场 11
3、无线商话市场 12
(四) 市场结构 14
1、区域市场结构 14
2、销售渠道结构 15
(五) 市场基本特征 17
1、无线固话市场竞争缺少规范性 17
2、行业特殊性和产品专业性形成基本垄断局面的高集中度市场 18
3、终端制造进入门槛低,竞争日趋激烈 18
4、产品多样化趋势明显,低端产品供应增加 19
三、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主力厂商市场策略分析 21
(一) 鑫诺通讯市场策略分析 21
(二) 星网数码市场策略分析 22
(三) 厦门实达市场策略分析 24
(四) 青年网络市场策略分析 26
(五) TCL市场策略分析 27
四、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需求分析 28
(一) 细分市场分析 28
1、传统公用电话市场 28
2、政企电话用户市场 29
3、农村住宅电话市场 30
4、行业应用市场 31
(二) 无线固话终端认知度和产品性能有待提高 32
(三) 资费和终端价格最终影响市场有效需求 33
(四) 运营商主导无线固话市场需求 34
五、2006-2010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趋势分析与预测 35
(一) 影响未来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35
1、中国经济整体发展势头强劲 35
2、国家政策对普遍服务的扶持力度加大 36
3、具有成熟的网络与产品技术 37
4、运营商自身的发展要求为无线固话创造市场机会 37
5、替代产品/互补产品的冲击 38
(二)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39
1、无线公话产品发展趋势 39
2、无线商话产品发展趋势 40
3、发展模式趋势 41
4、渠道与终端发展趋势 42
5、价格变化趋势 42
6、用户需求趋势 43
(三) 市场规模预测 43
1、销量预测 43
2、销售额预测 44
(四) 市场结构预测 45
1、产品市场结构 45
2、区域市场结构 48
3、渠道市场结构 49
六、建议 50
(一) 丰富产品线,重视行业应用市场开发 50
(二) 把握降价节奏,加强低端市场渗透 50
(三) 顺应运营模式发展趋势,完善代理商体系 51
(四) 继续完善服务网点,与运营商共建服务体系 52
报告说明 53
表目录
表1 2003-2005年全球移动通信用户分布及增长 4
表2 2001-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总量及增长率 6
表3 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按产品用途划分的产品销售结构 8
表4 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按产品网络划分的产品销售结构 9
表5 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整体市场品牌销售结构 10
表6 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公话市场品牌销售结构 12
表7 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商话市场品牌销售结构 13
表8 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区域销售结构 15
表9 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销售渠道结构 17
表10 2001-2005年农村电话用户数及新增用户数 31
表11 2006-2010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销量预测 44
表12 2006-2010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销售额预测 44
表13 2006-2010年中国无线公话终端市场销售情况预测 45
表14 2006-2010年中国无线商话终端市场销售情况预测 46
表15 2006-2010年中国无线商话终端区域市场销售情况预测 48
表16 2006-2010年中国无线商话终端市场渠道销售情况预测 49
图目录
图1 2001-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销售量及增长率 7
图2 2001-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销售额及增长率 7
图3 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按产品网络划分的产品销售结构 9
图4 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品牌销售结构 11
图5 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公话市场品牌销售结构 12
图6 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商话市场品牌销售结构 14
图7 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区域销售结构 15
图8 2005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销售渠道结构 17
图9 2003-2005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政企电话用户数 29
图10 2003-2005年中国固定电话普及率情况 30
图11 消费者对各种通信服务的偏好选择 32
图12 2006-2010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销量预测 44
图13 2006-2010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销售额预测 45
图14 2006-2010年中国无线公话终端市场销售情况预测 46
图15 2006-2010年中国无线商话终端市场销售情况预测 46
图16 2006-2010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按产品用途划分的产品销售结构预测 47
图17 2006-2010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按产品网络划分的产品销售结构预测 47
图18 2006-2010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区域市场销售结构预测 48
图19 2006-2010年中国无线固话终端市场渠道销售结构预测 49

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