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对行业内相关的专家、厂商、渠道商、业务(销售)人员及客户进行访谈,获取最新的一手市场资料;
  • 艾凯咨询集团对长期监测采集的数据资料;
  • 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的数据与资料;
  • 行业公开信息;
  • 行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
  • 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 对行业的重要数据指标进行连续性对比,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专家咨询、小组讨论、桌面研究等方法对核心数据和观点进行反复论证。

报告简介:

2004-2005年DSP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主要结论
一、2004年全球DSP市场发展概述

2 (一) 发展现状
2 1、市场规模
3 2、市场现状
4 (二) 主要国家与地区发展概要
4 1、美国—市场需求萎靡不振
4 2、欧洲—需求增加,地位降低
4 3、亚太—需求和市场份额双增加
4 4、日本—市场全面启动,份额上升
二、2004年中国DSP市场规模与结构
6 (一) 市场规模
6 1、市场规模
7 2、增长速度
7 (二) 市场应用结构
9 (三) 市场品牌结构
10 (四) 进出口状况
10 1、规模
10 2、结构
三、2004年中国DSP市场供需分析
12 (一) 需求分析
12 1、需求结构
13 2、需求特点
15 (二) 供给分析
15 1、供给结构
16 2、供给特点
17 (三) 市场特征分析
17 1、市场增长速度加快
18 2、通讯和数字消费成为发展重点
18 3、3G成为厂商竞争的重点领域
19 4、国内厂商实力进一步加强
19 5、供需基本平衡,但结构发生了变动
20 6、市场需求升级推动DSP供给技术的演进
20 7、市场需求与供给双重作用促使DSP市场平均价格下降
四、2004年中国DSP市场竞争格局与主力厂商市场竞争力评价
22 (一) 竞争格局分析
25 (二) 主力厂商市场竞争力评价
25 1、TI
26 2、Freescale
26 3、Agere
26 4、ADI
五、影响2005-2009年中国DSP市场发展因素
27 (一) 有利因素
27 1、技术驱动DSP的应用
27 2、需求升级促进DSP的繁荣
28 3、应用领域的深入带动了DSP的需求
29 4、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保证了DSP市场源源不断的需求
29 (二) 不利因素
29 1、3G不明朗影响了DSP的需求
30 2、通用处理器和FPGA等的竞争对DSP形成了严重的挑战
六、2005-2009年中国DSP市场趋势分析
31 (一) 产品技术趋势
32 (二) DSP应用领域将继续深入发展
32 (三) 消费电子领域将成为DSP应用的重点
七、2005-2009年中国DSP市场发展预测
34 (一) 市场规模预测
35 (二) 市场结构预测
35 1、应用结构
八、建议
37 (一) 加强DSP产品开发设计,实现产品创新
38 (二) 加大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
38 (三) 国内企业要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形成完整的DSP产业链
报告说明
表目录
5 表1 2004年全球DSP市场规模与份额
6 表2 2001-2004年中国DSP市场规模
7 表3 2001-2004年中国DSP市场增长速度
8 表4 2004年中国DSP市场应用结构
9 表5 2004年中国DSP市场品牌结构
11 表6 2004年中国DSP市场进口结构
12 表7 2002-2004年中国DSP市场需求结构
24 表8 各厂商16-BIT定点运算DSP性能比较
24 表9 各厂商32-BIT浮点运算DSP性能比较
25 表10 2004年中国DSP市场主力厂商竞争力排名
36 表11 2005-2009年DSP应用结构预测(按销量)
图目录
3 图1 2001-2004年全球DSP出货及增长
6 图2 2001-2004年中国DSP市场规模
7 图3 2001-2004年中国DSP市场增长速度
8 图4 2004年中国DSP市场应用结构
10 图5 2004年中国DSP市场品牌结构
13 图6 2002-2004年DSP各个应用领域需求占总需求比例
15 图7 2004年按处理位数划分的国内DSP市场供给结构
16 图8 2004年按厂商划分的中国DSP市场供给结构
21 图9 2001-2004年中国DSP平均价格走势
34 图10 2005-2009年中国DSP市场规模预测
35 图11 2005-2009年中国DSP市场增长速度预测

市场报告年中国结构规模年度需求市场研究D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