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对行业内相关的专家、厂商、渠道商、业务(销售)人员及客户进行访谈,获取最新的一手市场资料;
  • 艾凯咨询集团对长期监测采集的数据资料;
  • 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的数据与资料;
  • 行业公开信息;
  • 行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
  • 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 对行业的重要数据指标进行连续性对比,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专家咨询、小组讨论、桌面研究等方法对核心数据和观点进行反复论证。

报告简介:

2008年中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描 述 〗

  固体废物(简称废物)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存在的物质,或者是提取目的组分废弃之不同的剩余物质。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
  我国是在80年代初期开始有限地进行资源化,并于80年代中期提出了“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作为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由于受资金、技术和其它原因使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采用无害化为先导、资源化为目的,进行减量化。
  《2008年中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对中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报告是在中心“十一五”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组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最新数据,结合我们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而成,为企业把握整个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提出基于趋势上可能战略选择。
  本研究报告依据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渠道数据,同时采用中心大量产业数据库以及我们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所进行的市场调查大量资料,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
  本报告主要面向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相关企业,同时对于产业研究规律、产业政策制定和欲进入的金融投资集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目 录 〗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简介
一、产业固体废弃物
二、生活消费固体废弃物
三、有害固体废弃物和放射性固体废弃物
第二节 污染控制途径
第三节 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
第四节 堆肥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第五节 有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一、蚯蚓养殖
二、食用菌生产与秸秆综合利用
第六节 城市垃圾的卫生土地填埋
第七节 粉煤灰的农业利用
第二章 我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
第一节 城市生活垃圾等高热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一、外热式固定床垃圾热解技术
二、废塑料与煤共焦化新技术
三、结论
第二节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微生物学途径探讨
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微生物学途径
二、结论
第三节 陶粒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一、生产发展概况
二、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三、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四节 国内外钢铁企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技术新进展
一、传统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
二、钢铁企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及技术新进展
第五节 论西部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矿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一、矿业废弃物的种类
二、矿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三、矿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四、依靠法制和科技进步实现矿业废弃物最大程度的资源化
第六节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及发展
一、高科技光环下的阴影——电子废弃物问题的产生和处置
二、我国的电子废弃物问题
三、产业化——我国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
第七节 木质包装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一、木包装的回收复用
二、木包装的机械或化学处理
三、木包装的分解处理
四、结论
第八节 皮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实现
第三章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评价方法研究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评价体系及研究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二、评价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方法
第二节 层次分析法评价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一、层次分析方法
二、实例分析
三、结论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新兴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
一、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农业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目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可选择模式分析
三、新兴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实证分析
四、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第二节 北京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分析
一、矿山固体废弃物概况
二、资源化利用现状
三、展望
第三节 上海城市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构架
一、综合推进协调系统
二、回收分拣系统
三、加工生产系统
四、再生品应用系统
第五章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动态分析
第一节 南京农业大学建立国内最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基地
第二节 宝钢探索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效途径钢渣成功用于东海滩涂工程
第六章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运营情况分析
第一节 历年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企业数量分析
一、历年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企业数量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数量
三、不同所有制分企业数量分析
第二节 历年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从业人数分析
一、历年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从业人数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从业人员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比较
第三节 历年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一、历年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比较
第四节 历年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产成品分析
一、历年行业产成品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成品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成品比较
第五节 历年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销售收入分析
一、历年行业总销售规模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销售收入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销售收入比较
第六节 历年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总资产状况分析
一、历年行业总资产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资产规模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资产比较分析
第七章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前景及建议分析
第一节 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需政府扶持
第二节 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立法分析
一、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内涵界定
二、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立法的必要性
第三节 黄河沿岸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思考
一、黄河沿岸水质污染事件
二、城乡结合、循环利用、生物化处理的方式模式及个案简介
三、城乡结合、循环利用、生物化处理的模式典型意义
第四节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
表2.1 热解气体成分和性质
表2.2 样品的热失重特性
表2.3 各时期产品主要性能及市场需求
表2.4 不同工艺技术对粉煤灰品质的要求
表2.5 淤泥类陶粒试验结果(堆积密度kg/m3)
表2.6 磷灰石尾矿陶粒焙烧试验结果(kg/m3)
表2.7 建筑垃圾陶粒焙烧试验结果(kg/m3)
表3.1 经济影响
表3.2 社会政策影响
表3.3 环境影响
表34 总目标的层次总排序
表3.5 待选方案集关于第二层次指标对总目标的优序指标评价
表3.6 标度及其描述
表3.7 IR值
表3.8 总目标排序
表3.9 A-B之间
表3.10 B1-X之间
表3.11 B2-X之间
表3.12 B3-X之间
表3.13 总目标排序
表4.1 北京地区主要矿山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堆存量
表4.2 北京地区主要矿山固体废弃物累计利用量及利用率
表6.1 历年我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企业数量表
表6.2 历年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不同规模企业数量
表6.3 历年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量
表6.4 历年中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从业人数情况表
表6.5 历年我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不同规模企业从业人员情况表
表6.6 历年我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从业人数情况表
表6.7 历年中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工业总产值情况表
表6.8 历年中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不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
表6.9 历年中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
表6.10 历年中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产成品情况
表6.11 历年中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产成品情况表
表6.12 历年中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成品情况
表6.13 历年中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销售收入情况表
表6.14 历年中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收入情况表
表6.15 历年中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分析
表6.16 历年中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总资产情况表
表6.17 历年中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不同规模企业资产情况表
表6.18 我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历年不同所有制企业资产情况
图2.1 城市生活垃圾外热式固定床热解工艺
图2.2 热解时间与颗粒尺寸的变化关系
图2.3 产物分布与颗粒尺寸的变化关系
图2.4 加热功率为28.8kW时热解气体瞬时流量变化
图2.5 热解周期随供热强度的变化
图2.6 单孔处理强度随热解室宽度的变化
图2.7 废塑料制型煤炼焦新技术处理废塑料工艺流程图
图2.8 2%WP1 98既冉釺G/DTG失重曲线图
图2.9 2%PVC 98脊踩冉釮Cl红外吸收谱图
图2.10 废塑料WP2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图2.11 陶粒产量发展概况
图2.12 陶粒产品结构
图2.13 陶粒企业规模比例
图2.14 粉煤灰陶粒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15 工艺流程
图2.16 淤泥类陶粒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3.1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层次模型图
图3.2 递阶层次结构计算流程
图3.3 上海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层次结构模型
图4.1 北京地区主要矿山地理分布图
图4.2 北京地区主要矿山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与年排放量

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