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对行业内相关的专家、厂商、渠道商、业务(销售)人员及客户进行访谈,获取最新的一手市场资料;
- 艾凯咨询集团对长期监测采集的数据资料;
- 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的数据与资料;
- 行业公开信息;
- 行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
- 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 对行业的重要数据指标进行连续性对比,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专家咨询、小组讨论、桌面研究等方法对核心数据和观点进行反复论证。
报告简介:
第一章 我国轮胎行业属性分析第一节 轮胎产品的界定和类别
一、轮胎基本概念和意义延伸
二、轮胎标识的意义和方法
三、轮胎规格标记、选用原则
第二节 汽车轮胎产业属性分析
一、主要品种
二、周期性分析
三、战略地位分析
四、消费模式
五、贸易地位
六、产业政策
七、资本构成
第三节 轮胎产业相关性分析
一、行业地位和重要性分析
二、和汽车行业关联性分析
三、橡胶资源对轮胎产业的影响分析
第二章 轮胎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2006年天然橡胶供需状况总结分析
一、全球主要天然橡胶生产国供需特点分析
二、1996-2006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消费、库存情况分析
三、中国天然橡胶供需特点分析
四、2003-2006年我国合成橡胶对天然橡胶的影响
五、我国天然橡胶目前关税情况分析
六、2007年天然橡胶供需状况预测分析
第二节 2006年合成橡胶供需状况总结分析
一、2006年合成橡胶产量、消费、进出口情况分析
二、2006年合成橡胶进口情况分析
三、2006年我国合成胶价格波动情况分析
四、2006年合成橡胶主要品种产量分析
五、2007年合成橡胶供需状况预测分析
第三节 2006年橡胶助剂供应状况分析
一、促进剂的供应状况分析
二、防老剂的供应状况分析
三、钢铁价格上涨促使轮胎采购成本的提高
四、炭黑的供应状况分析
五、我国橡胶助剂主要生产厂家及品种
六、我国橡胶助剂的主要原料价格
七、我国近年来橡胶助剂进出口
八、2007年橡胶助剂供应形势预测分析
第三章 2006年我国轮胎行业经济运行统计分析
第一节 2006年我国轮胎行业整体运行状况分析
一、产量、产值及增长统计分析
二、销售总额及增长统计分析
三、利润及成本统计分析
四、出口变化统计分析
五、企业分布格局及变化统计分析
第二节 2006年我国轮胎行业产量统计分析
一、2006年1-10月份全国轮胎产量月度监测
二、2006年1-10月份轮胎外胎产量月度监测
三、2006年1-10月份子午胎产量月度监测
四、历年我国轮胎产量走势分析
第三节 2006年我国轮胎细分产品产量分析
一、轮胎总量
二、工程工业轮胎产量
三、农业轮胎产量
四、载重轮胎
五、轻卡轮胎产量
六、轿车轮胎产量
七、子午胎领域(按照轮胎用途细分)
第四节 我国轮胎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中国轮胎行业发生蜕变的驱动力
二、中国具有广大消费市场、行业投资过热
三、中国轮胎业的兼并收购监测分析
四、中国轮胎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五、国内轮胎行业的政策变化趋向
第五节 我国轮胎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建议分析
一、目前原料资源是行业发展的主要屏障
二、目前中国轮胎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轮胎工业检测标准严重滞后
四、攻克子午胎翻新的技术问题,装备问题,提高翻新率
五、斜交轮胎竞争激烈,生产过剩
六、企业结构不合理,平均生产规模小
第六节 2006年我国轮胎行业的贸易状况分析
一、轮胎进口情况
二、轮胎出口情况
三、进口轮胎与出口轮胎的比较
四、影响2006年轮胎出口的因素
五、扩大轮胎出口的建议
第七节 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和新建、拟建轮胎产能分析
一、2006年上市公司轮胎产量和07年新增加的项目分析
二、2007年我国轮胎产量预测和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影响我国轮胎行业发展相关因素分析
第一节 汽车行业发展的状况分析
一、汽车行业总体状况
二、各种车型保有量和产量分析
第二节 农用车行业发展的状况分析
一、农用运输车
二、拖拉机
第三节 工程机械化发展状况分析
第四节 公路的建议和发展
第五节 国家政策的影响
一、目前的税收政策
二、产业政策
三、与轮胎相关的进出口政策
四、轮胎进口配额取消短、中期的影响分析
第六节 原材料对轮胎行业的发展分析
一、轮胎工业结构变迁和原料的相关性分析
二、目前我国轮胎的原料结构分析
第五章 我国轮胎行业五力竞争分析
第一节 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分析
一、技术(子午化水平)
二、成本
三、质量
四、规格品种
五、人才
六、产品竞争
七、重复建设
八、营销网络建设
九、品牌
十、管理能力
第二节 供应商分析
一、橡胶供应分析
二、炭黑供应分析
三、轮胎骨架材料分析
第三节 顾客购买行为分析
一、消费者经常使用的轮胎品牌比较
二、消费者购买轮胎最看重的因素
三、消费者通常选择更换轮胎的场所的比较
四、消费者下一个购买轮胎品牌倾向性比较
五、轮胎消费者心理的研究
六、轮胎消费者认知的研究
第四节 替换产品的威胁
一、对原配胎的替换
二、性能的替换
三、子午和斜交胎的替换
第五节 新进入者的分析(国外资本的进入对我国轮胎行业的影响)
一、成本优势
二、规模优势
三、品牌
四、我国现有进入壁垒对国外资本作用不强
第六章 各类型轮胎市场状况分析(按照轮胎用途细分)
第一节 工程轮胎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目前拥有轮式工程机械的保有量
二、工程胎经济效益状况分析
三、2007年工程轮胎市场预测
第二节 2006年全国20重点区域轮胎分规格价格走势分析
一、载重子午胎
二、轻卡子午胎
三、轿车子午胎
四、载重斜交胎
五、轻卡斜交胎
六、轮胎企业价格上涨状况分析
第七章 轮胎集中度和竞争态势分析分析
第一节 产量集中度分析
一、产量居前10名的轮胎生产企业分析
二、子午线轮胎生产企业外胎产量企业分析
第二节 销售市场份额集中度分析
一、2004-2006年轮胎销售收入前10名企业分析
二、轮胎外胎市场份额分析
三、2004-2006年度全球轮胎75强企业分析
四、2005年全球轮胎三大企业销售额比较分析
第三节 世界轮胎巨头在我国市场动向分析
一、从抢滩式转向全局
二、从谨慎转向积极扩张
三、从生产型转向生产服务型
四、从单一转向系列化
第四节 中国轮胎出口美国首次遭禁
第五节 轮胎市场总体已渐饱和
第六节 市场机会分析
一、细分产品、细分规格
二、工程轮胎严重供不应求
三、微型车市场趋热显示市场机会
四、环保概念轮胎可行
五、智能轮胎分析
六、翻新胎市场机会分析
第八章 我国翻新胎市场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翻胎行业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一、我国翻胎行业现状
二、翻胎企业存在的问题
三、国外翻胎企业的情况及经营管理经验
四、国外翻胎装备的发展趋势
五、翻胎行业发展方向及目标
六、2006年我国翻新胎总量
第二节 翻新胎国家相关政策分析
一、《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涉及企业的优惠政策
二、轿车轮胎的翻新还是空白
三、提倡新胎生产企业介入翻胎
第三节 废旧轮胎翻新业问题分析
一、我国废旧轮胎利用现存的问题
二、废旧轮胎进口的问题难统一
三、汽车轮胎翻新业面临的问题
四、我国废旧轮胎利用存在管理空白
五、进口废旧轮胎的弊端分析
第四节 国际废旧轮胎翻新市场分析(以日本为代表)
一、报废轮胎的再循环状况
二、翻新轮胎的市场需求规模
第五节 废旧轮胎翻新业的发展前景与建议
一、中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前景看好
二、节能环保型轮胎翻新业的市场趋势
三、轮胎翻新是废旧轮胎利用的最佳途径
四、对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产业的建议
五、米其林轮胎回收轮胎翻新的经验分析
第九章 我国废轮胎再生胶粉项目可行分析
第一节 项目背景分析
一、市场容量大,发展潜力大
二、环保特点突出,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三、投资小,废旧轮胎易于采购
四、投资回收期短,投资回报高。
第二节 产品和市场分析
一、再生胶分类
二、产品的区别与应用的性能
三、再生胶优点
四、应用领域
第三节 市场分析
一、世界各国废旧轮胎产生数量
二、国内废旧轮胎利用现状
三、再生胶(粉)市场发展的现状
四、我国再生胶企业性质情况
七、主要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分布
八、再生胶及胶粉生产结构情况
九、国家将进行有条件的政策支持
第四节 再生胶(粉)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第五节 未来市场需求预测
第六节 生产方案
一、生产规模
二、原料的采购
三、工艺路线的选择
第七节 环境保护
第八节 面临主要风险和控制分析
一、市场风险
二、经营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风险控制的对策分析
第九节 收益和利润及项目总结分析
第十章 轮胎行业优势企业分析
第一节 外资企业分析
一、普利司通公司
二、米其林
三、固特异
四、倍耐力
五、佳通
第二节 2006年我国十大外胎生产企业分析
一、青岛泰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杭州橡胶(集团)公司
三、韩泰轮胎有限公司
四、山东泸河集团有限公司
五、南京锦湖轮胎有限公司
六、安徽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七、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八、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九、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十、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
第三节 我国民营轮胎生产企业生存状况分析
第十一章 我国轮胎及相关行业政策总结分析
第一节 透视《轮胎工业产业政策》
第二节 国家限制橡胶行业6类项目
第三节 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
第四节 我国轮胎出口摆脱反倾销启示
第五节 增强型载重胎国标发布执行情况
第六节 软胎消费税调整分析
第七节 中国新的轮胎加工贸易单耗标准影响分析
第八节 化学工业发展指导意见涉及到轮胎部分内容分析
第九节 我国轮胎及相关行业的“十一五”规划的思路和建议
橡胶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