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周广西糖价涨跌互现,成交难见改善。周一受批发市场价格上调的影响,南宁新糖价格报至2980-3000元/吨,此价位一直维持到周三,周四受各批发市场价格小幅上调的影响,糖价上调至2990-3010元/吨,周五受批发市场小幅回落的影响,报至2980-2990元/吨,

  本周广西糖价涨跌互现,成交难见改善。周一受批发市场价格上调的影响,南宁新糖价格报至2980-3000元/吨,此价位一直维持到周三,周四受各批发市场价格小幅上调的影响,糖价上调至2990-3010元/吨,周五受批发市场小幅回落的影响,报至2980-2990元/吨,本周陈糖报价维持在2900-29400元/吨左右,本周总体涨幅为40元。由于新的榨季还要消化一定量的旧糖,销售压力仍然较大。虽然“短期工业收储”的消息公布了,但这个利好的声音是微弱的,压不住开榨的隆隆的机器声,新糖逐渐增大在食糖市场的份额。柳州周一受各批发市场价格上调的影响,报价为2970元/吨,此价位维持到周三,周四小幅上调至2970-2980元/吨,周五受批发市场小幅回调的影响,报至2980元/吨,由于柳州糖市多为新糖,因此报价主要以新糖为主,本周总体跌幅为30元。目前由于轮库,低价的陈糖进入市场,对新糖的价格冲击力度很大,春节备糖迟迟没有启动,商家的信心越来越不足,观望气氛笼罩着整个糖市上空。有的商家认为,目前市场上利好和不利消息相互交织,而国家收储、广西减产等因素对糖市有着利好的作用,但正是文件没有出台,都只能当作传闻。

  本周云南新糖上市步伐显慢,糖企陈糖清库基本结束。截至本周末,云南全省开榨糖厂数量为9家,较上年同期开榨20余家大幅减少,新糖上市步伐也显得较为缓慢。本周昆明、甸尾、大理三地都陆续有新糖到货,因开榨糖厂多数集中于滇西,大部分产出的新糖主要运到甸尾和大理销售,昆明新糖上市量偏少。昆明新糖销售价格相较陈糖高30元左右,而甸尾与大理的陈糖销价价格仅10-20元,接近持平。本周初个别糖企继续清库销售陈糖,目前陈糖清库工作基本结束,只有祥云有少量糖企陈糖存货,预计近日将完成陈糖的工业销售工作。商业库存陈糖也较为集中,新糖则仅限于少数集团在售,市场维持糖源偏紧的格局。本周糖价波动幅较小,陈糖因清库价格偏低,成交情况相对较好。新糖多数顺价销售,因上市量不多,销售情况尚可。本周总体销售情况不佳主要是受价位不具优势以及销区市场销售不畅影响较大。

  本周华南部分产销区已经转而变成新糖的地盘,但随着产量的增多,价位也有不断调低跌之势,一周内,华南糖价悉数下跌,周跌幅从10-120元不等,而随着春节的临近,整个华南地区备货的食糖量仍无明显增加。本周湛江地区价格偏低的拍卖糖仍居销售主导,其余陈糖与新糖作为补充销售,除周一报价从上周五的2970-2980元/吨大幅调低至2930-2970元/吨外,周内价格基本以小幅阴跌为主,商家走量心切,价格当然不做太多计较,但稳住信心仍不可或缺。拍卖糖销售区域较广,有运往沿海地区加工成绵糖销售的,还有直接以较低价位在当地或发往沿海地区销售。至周五时,糖价周跌幅为60元。本周伊始,海南市场陈糖就已所剩不多,新糖逐渐占据整个市场。随着小糖厂的陆续开榨,糖产量逐渐增多,对市场价格的打压比较明显,上周陈糖报价还停留在3050元/吨左右,本周新糖报价就已经滑至2930-2950元/吨,周跌幅达120元,而成交仍不见好。截至12月11日,海南开榨糖厂总数已经达到15家。其余几家甘蔗较少的糖厂也将于12月中下旬陆续开榨。 本周广州、汕头两销区仍以陈糖销售为主,新糖适量补充。广州市场陈糖、广西新糖报价一直较为稳定,销售偏淡;汕头市场价位波动也不大,陈糖仅在3030元/吨上下10元小幅调整,广西、湛江新糖也多在3070-3090元/吨一线。

  本周华东销区糖价以稳为主,前期部分地区虽有小幅下跌,但后期基本持稳,总的来说,各地糖价波动幅度不大。前期各地区均以销售陈糖为主,新糖到货量不多,后期新糖陆陆续续到货,库存量也有所增加,商家购买意愿强烈,销量不错。周一、周二华东销区受相关产区价格波动影响,食糖价格或稳或跌,杭州、义乌、合肥、宁波、福州和晋江价格下跌10-40元/吨不等,虽部分地区节前备糖已经开始,但由于终端采购量没有往年的量大,所以销量不见起色。义乌、宁波和杭州有新糖到货,其余各地均以销售陈糖为主,整体销量一般。周三华东销区销量较周二比,成交有所好转。糖价除福州和晋江两地调低20元/吨外,其余各地糖价持稳;合肥、义乌新糖到货量逐渐增多,南通、山东和合肥地区节前备糖仍没有开始,糖价又不稳定所以销售乏量;上海、南京和南通的库存陈糖依旧能应付当前的销量。周四华东销区杭州调低糖价10元/吨,义乌调高20元/吨,合肥调高20元/吨,其余地区糖价维持周三水平。宁波到货新糖增多,成交一般,多数地区均以销售陈糖为主。周五除杭州调低20元/吨外,其余各地糖价持稳。整体成交尚可。国家收储的数量及价位消息一出,市场并未做出太大的反应,多数商家均对后市没有信心,纷纷表示3300元/吨的价格虽然很高,但就目前消费的萧条及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很难对糖价形成支撑作用。

  本周华中销区现货价格稳中有跌,市场购销能力降低,到货量少,库存不大,新糖价格已经和陈糖价格接近。临近春节了,销区春节备糖气氛仍很淡,许多的商家采取以销定进的方式,市场观望气氛较浓。长沙本周到货不多,与上周相比,现货价格下调20元/吨,销量一般,库存不大;周口、商丘现货价格下调40元/吨,陈糖和新糖价格相同,成交情况不好,内天陆陆续续有少量到货,库存量少;武汉现货价格下调50元/吨,本周新糖数量较少,销量不佳,到货及库存量不多;新乡下调20元/吨,市场购销能力下降,库存及到货量一般;郑州新糖价格持稳,陈糖价格上调10元/吨,成交情况不好,到货及库存量少。本周工业临时收储的文件已经公布,国家及地方收储120万吨食糖的消息再次传出。业界有关人士指出,这些对于当前的糖市来说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大。有部分商家透露今年春节备糖的数量和往年相比,将会下降。当前,相关部门需要做得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稳定当前经济状况。

  本周西南到货量有所增加,新糖偏少。上周西南各地商家趁云南糖业清库之机或多或少有所备货补库,本周部分糖已陆续到达,以云南陈糖为主,重庆暂无新糖到货,成都新糖稍多,贵阳偏少。受库存分布情况以及市场需求情况存在差异,各地销售情况有所不同。成都继续维持淡销格局,商家库存普遍偏紧,由于产销价格稍略倒挂,大部分商家维持以销定进的操作。该地市场糖源较多,糖品参差不齐,价格偏低的二级糖销售情况较好,陈糖次之,新糖仅有部分对糖品要求较高的终端购买。重庆销售情况较好,前段时间较大的库存压力已经消除,本周到货维持较少,都为陈糖,市场价格较为坚挺,至周末,糖价周涨幅10元。贵阳市场基本维持稳定,购销仍不显活跃,由于商家库存普遍较少,进货频率较高,本周新糖和陈糖都有陆续到货,目前市场暂无广西糖到货,维持销售云南糖,陈糖因销价偏低较为畅销,本周因与糠原陆续到达,糖价较上周调低10元。

  本周华北销区或稳或跌,各个地区走势不一。北京、廊坊和石家庄地区供需较平衡,到货较为正常,从而全周的报价走势平稳,石家庄只在周五下调20元;天津前期货源较少,因有上周末开始的春节备货需求的支撑,报价较周边地区偏高,本周该地到货量逐步增加,糖价也于周四、周五持续下调,全周下调幅度达100元。绵糖方面,由于不同糖源陆续到货,市场需求偏软,此前价格一直持稳的绵糖报价开始有不同幅度的下调,北京地区较上周同期下调达130元,天津、廊坊、石家庄下调分别为70元、50元、40元。成交方面,随着春节备货在部分地区的陆续开展,部分地区的成交较此前有好转。天津从上周末开始成交有一定的好转,但至周末又较周初略微减少。在北京、廊坊、石家庄三地,成交量未见有明显的放量,春节备货未见有大规模的启动。据部分经销商分析:第一,由于现阶段的食品卫生大检查的不断开展与深入,以往耗糖较大的食品行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很多食品加工企业限产、停产;第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型的食品加工行业在出口量上明显的较往年少,此方面的用糖也较往年少;第三,采购商家对糖市的后期仍多持看跌的心态,现阶段的采购策略仍是随需随购,不会有大规模的采购。

  本周东北、西北产销区大多数地区糖市较稳定,量、价均无明显的变化,仅有个别地区糖价略有波动。西安糖价仍随南方主产区联动,上周末本周初,该地糖价下调40元左右,周三又回升了20元,其余时间无变化;本周初,受公路运费上涨的影响,乌市糖价回升了30~50元,临近周末,运费恢复正常,该地糖价也回落至上涨前的水平;本周初,鲅鱼圈质量不佳的绵糖价格下调了60元,受此影响,质量较好的绵糖也随之下调,下调幅度超过百元,低价位的报价已低于3400元/吨;长春绵糖价格下调了20元左右。其余地区糖价较稳定,但有消息称内蒙个别糖厂将在近期下调绵糖售价,若属实,这些地区砂糖、绵糖价差将进一步缩小。本周东北、西北销区多数地区到货量不大,上周末本周初,太原市场有少量南方产新糖上市,其余地区目前尚无南方新糖销售,砂糖销售多以陈糖为主,西北部分地区北方砂糖上市量略多于南方砂糖。据了解,包头糖厂已于本月10日之前开机生产,至此,北方三大主产区计划开机生产的糖厂已全部开机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本月10日之前,北方三大主产区中已有5家糖厂完成了本制糖期的生产。按计划,本月底北方产区又将有数家糖厂停机。

  本周全国糖市总体低迷,仅在周三部分产销区报价上调,其余时间各地糖价多稳中现跌,产销区购销仍较疲软,多数地区春节需求力度有限。

  收储一事再度现身糖市,地方收储虽已公示明确,但因其局限性,无法产生太大的即期效应。国家收储方面,传闻又有了新的变化。业界对此的反应相对平静,上周的价值缩水一说也算应验了一回。就其相关内容看,数量增加,固然可贺,但价位的变化,也许隐喻着其他一些不太乐观的信息。此前有关国家储备的传闻,似乎已言之凿凿,现又生变故。看来,在没有正式文告之前,最好还是持有必要的谨慎。今年所余时日有限,短期内购销若能有较明显的升温,其影响力将超过诸多空泛的利好消息。但就今年的大形势看,有效需求的不足,远非制糖一业所面临的困境,对此也许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到货陈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