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走过20年后,中国的医药行业发展形势依然看好,并将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优势。联合国工业计划署将健康产业确定为21世纪代表经济发展方向的朝阳产业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南的医药行业目前虽遭遇瓶颈,但依然蕴涵巨大商机。   A   河南医

走过20年后,中国的医药行业发展形势依然看好,并将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优势。联合国工业计划署将健康产业确定为21世纪代表经济发展方向的朝阳产业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南的医药行业目前虽遭遇瓶颈,但依然蕴涵巨大商机。   A   河南医药遭遇瓶颈   专家预计,到2010年,全国医药市场销售额将达到千亿元。但在具备中医药研究和人才优势的河南,医药行业却在前几年的飞快增长之后,遭遇了发展瓶颈。   分析河南医药行业的现状,很多医药企业存在投机心理。竞争激烈,产品淘汰快,企业寿命短,是目前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三株、巨人、太阳神等许多家喻户晓的品牌,都是来去匆匆,几乎没有能够长久的品牌。一些短视企业利益至上,夸大功能,误导消费者,以至于影响到整个行业的信誉,给全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硬伤。   但一些企业靠造势、虚假宣传在短时间内实现利润迅速增长的“经典案例”,也使许多企业纷纷效仿,注重短期行为。这些,造成了医药行业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因此,公众渴望出现被市场认可、被社会承认的医药。   B   发展方向:功能多样化、技术含量高   据了解,国家正式审批的医药有2000多个品种,而河南目前生产的医药只有39种,上市销售的只有34种,且知名度普遍不高;国家公布的医药功能分类有25种,河南生产的医药功能有15种,集中在“免疫调节”和“调节血糖”两种功能。居民消费较多、市场潜在购买力较大的“改善睡眠”、“改善记忆”、“改善视力”、等功能医药生产企业极少,“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肠道功能”等方面产品则根本没有。   业内人士分析,因为河南医药企业发展规模较小,资金、人才方面达不到一定规模,因此在科技投入和新产品开发上存在滞后、力量不足等情况。他说,医药是附加值高的产品,生产企业应具有较好的产品科研开发能力,要走多样化、高科技的发展路子。   C   洋品牌带来“新路子”   近年来,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医药行业,安利、美国全球健康联盟、杜邦等一批医药跨国公司或在中国设厂,或在中国推出产品。据统计,近5年来,洋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以平均每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长。   这样洋品牌的进驻,给中国的医药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启发。目前,中国医药行业正在不断地向发达国家保健食品业学习,将“诚信、美誉、品牌”作为自己的新方向,更加理智地进行企业管理,走出自己的“新路子”。   D   规范医药行业发展 政府在努力   自1995年10月至今,有关部门陆续发布20多项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技术要求,对保健食品的定义、范围、研制、审批、生产、经营、广告宣传、行政管理、市场监督等,做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   而业内人士也非常看好未来中国的医药市场:中国的保健食品以传统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这符合当今世界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潮流。我国的中药医药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良好的销售业绩,并在不断发展。   总之,保健食品业需以诚信作为自己的生存之本,改变不良行业行为,有实力的医药企业才会在未来的广阔医药市场分一杯羹。
保健品医药